【大紀元2016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何伊、岳柯美國華盛頓DC報導)華人移民選擇在大華府工作和定居,在租房或買房的過程中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如地理位置、學區、周邊環境、房子構造、風水等。您在尋找理想居所時,注重哪些因素呢?
在專利局工作的張女士於七、八年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當年購房時,她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學區,最後決定把新家落戶在波多馬克(Potomac)社區。「包括從小學到高中,這裡都是比較好的學區,社區成熟,距離DC也特別近,我們在大華府上班,幹甚麼都很方便。」她表示,自己對房子本身並不挑剔,看著順眼就行。不過,當地房價較貴,作為工薪階層,她目前只能承受房齡較老的房子,好在房子維護完善,總的來說還不錯。「我想,總結下來,買房時最重要的就是地點,一定要選擇自己滿意的居住地點。因為,買好房子後,其它方面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裝修和不斷改進,但是你唯一改變不了的就是地點。」
同許多年輕人一樣,Jason喜歡輕鬆隨意、無拘無束的環境,因此習慣了時不時需要易地而居、又能隨遇而安的「動態」生活。目前,他租住在靠近洛克維爾市中心的一室一廳,感覺房子大小和內部格局都挺適合自己。「租房前,我會考慮價錢和地點,對我上班是否方便,還得看看附近有沒有餐館、商店這些。」平時有閒的話,Jason就近可去電影院、打保齡球,出門乘坐地鐵也十分方便,附近還有中西餐館。
洛城居民柯先生當初選擇買房時,主要看重地點,當地是華人居住區,有華人超市和購物中心,交通方便。另外,從馬州和全國範圍來看,蒙郡的學區也不錯。「買房需要做很多考量,我們要看綜合因素,像洛城的房子一般比較舊,所以,我會選擇較好的地理位置。如果要買面積大和較新的房子,可以考慮住在德國鎮(Germantown)。」柯先生認為自己當年做了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投資和自住兩相宜。」他建議,華人新移民在買房前,「三思而後行」,除了個人的信用和收入狀況,可向居住在這裡的親戚朋友諮詢,請他們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同時在網絡上做一些相關研究也是必要的。
范女士因為對原來的房子不大滿意,最近買了一處新房。「因為小孩讀書,我們需要住得離學校近一些,相對離我工作地點也近一點。」她說,「這裡的華人只要是工作穩定的或有小孩的,主要看著的還是學區,然後是距離工作地點的遠近。如果買房是為了投資,另外還會考慮房價是否會漲。」她表示,買房時的確有許多因素比較棘手,作為上班的父母,一定要考慮小孩上學和放學是否需要接送的問題,房子大小是否合適,周圍的環境安靜與否,樹木疏密度,當地交通狀況對小孩是否安全等等。因為有兩個男孩,范女士還特別注重房子的實用性。「他們活動多,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自行車、以及不同季節的各種運動器械和衣物鞋帽啊之類許多東西。而且,我因為在家裏上班,還要考慮有一個適合工作和擺放書籍的地方。」
從事科研工作的白先生在買房之前,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距離工作的地點、價格、小區的安全性和環境。如今五年已過去,他對自己的選擇仍然非常滿意。白先生現在上班只需十分鐘車程,房子周圍的綠化的建築密度都很好。他更喜歡住獨棟屋,綠地面積至少大約有0.2-0.5英畝,讓他很滿意。「我可以打上綠籬,開闢一些土地,種植蔬菜或整一方花園。」他說,「環境尤其重要,住房本身是一個方面,但是環境在我心目中佔到50%的比重,如果只有房子,沒有綠地,房子的價格應該下降一半。」他表示,因為孩子已經工作,房子夠用就行,追求面積只是讓自己感覺有面子,但沒有實用的價值,徒增經濟負擔而已,不如把資金用在其它投資上。白先生偏好帶中式廚房的房屋,廚房最好和客廳隔離開。「因為華人炒菜,油煙大。對美國人的開放式廚房,華人很不習慣。即使自己裝抽油煙機,抽率也不大,屋子裡的油煙味還是挺重。買房時如果碰到帶中式廚房的房子,我想這在華人中應該是很搶手的。」他還建議華人移民,買房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需求而行,房子不是給別人看的,看重面子是個很不好的習慣。
責任編輯: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