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南海受挫 俄官方沈默學者媒體熱議
【大紀元2016年07月14日訊】海牙國際法庭對南中國海的仲裁結果引起各方關註和熱議,但大陸的主要戰略夥伴俄羅斯對南中國海仲裁結果則罕見保持沈默,從克里姆林宮、普京,到俄羅斯外交部及其他俄羅斯高級官員都對南海問題只字不提。但俄羅斯學者和媒體則積極熱議。
據美國之音報導,南中國海仲裁結果宣布之際,正在俄羅斯烏拉爾地區葉卡捷琳堡市訪問的中國副總理汪洋與俄羅斯副總理羅格津舉行了3個多小時的會晤,討論了在核能、航空、太空、探索月球火星等許多領域的合作,但羅格津絲毫沒提到是否談到南海問題。
海裁決公布當天,俄羅斯外交部發布的有關消息未提南海議題。此外,同中共來往較密切的俄共也同政府一樣對南中國海議題保持沈默。
對此,俄羅斯東南亞問題學者羅克申說,俄羅斯的立場就是盡可能不參與南中國海爭執。
羅克申:「現在某些人說俄羅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支持中國。但俄羅斯在任何場合都沒有表達過類似立場。」
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紮哈洛娃一個多月前表示,俄羅斯不是南中國海的爭執方,不會加入,也不想捲入,更不允許別人把俄羅斯拖入其中。
此前,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在6月份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安全會議上發言時完全不提南中國海,僅提朝鮮半島問題。
在俄羅斯官方保持沈默的同時,俄羅斯媒體和專家學者則積極熱議中共這次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受挫。並通過引述外媒評論大量報道和解釋了美國、日本、越南、印度等國針對南中國海仲裁結果的立場和反應。
官方俄羅斯電視台報道說,南中國海除了資源豐富外,更是全球重要貿易交通航道通過之處,但中方的九段線幾乎把整個南海都劃進了自己的地盤,這就意味著重要的能源貿易運輸必須經過中國眼前通過,中方無疑想控制這條重要的國際水道和交通線。
許多評論認為,仲裁結果使中方在南中國海的外交面臨更大困境。
學者羅克申認為,很難預測南中國海地區未來的局勢發展。仲裁結果很可能為中方和其他國家坐下來談判尋求妥協提供機會。但也有可能中方將采取更強硬的立場,中國國內的大民族主義情緒也可能會被刺激調動起來。
中國問題學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南中國海島礁主權歸屬不應通過海牙仲裁法院解決,而是應該通過政治談判。這次仲裁結果可能導致北京把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到軍事和海軍艦隊的建設上,北京未來會更加強在南中國海地區的軍事存在。
學者盧金對媒體表示,世界大國不接受國際裁決已早有先例。也有俄羅斯學者認為,北京不參加南中國海仲裁程序犯下很大錯誤。因為中方喪失了闡述自己立場,讓外界更好了解中方態度的機會。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