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易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中對於文化的闡釋就是化成天下,根據不同的人文環境來勸化、善化。孔子在註釋《易經》的時候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人,所得善報自己受用不完,餘慶會遺留給子孫;反之,積不善之人的余惡也會殃及後代。而釋道兩家對於善惡有報的論述就更多了。這裡選取了古籍中的數則故事,將其翻譯以饗讀者,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啟示。
有一位姓陳的盲人,擅於揣摸骨相,遠近馳名。
漳州鎮的某公延請陳某到家中。陳某先給眾人摸骨,多有奇驗。後來到了某公,陳某揣摩良久說:「這是乞丐骨,不值得一說。」從人呵斥, 陳某於是又揣摸了一遍,毅然說沒錯。等摸到頭骨,陳某急忙下跪說:「這是總鎮骨啊,當貴!」某公很是驚奇,禮遇並且厚贈了陳某。
原來某公未顯貴時,因為貧困而乞討。路上拾到遺金,於是尋訪主人歸還。失主想拿出一半酬謝,公拒不收,問公的姓氏也不說出。這天夜裡,某公住宿在神廟,夢見神人換了他的頭,後來從軍,以致顯貴。(《秋燈叢話》)@
責任編輯:魏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