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05年開始,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第一次出行從1405年到1407年,第二次從1407年到1409年,第三次從1409年到1411年,第四次從1413年到1415年,第五次從1417年到1419年,第六次從1421年到1422年,第七次從1432年到1433年,前六次都發生在永樂年間,最後一次則是在宣德時期。
這七次航行,前三次最遠都到達古里(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第三大城市),第四次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東南米納布附近,臨荷姆茲海峽),最後三次都到達非洲東海岸,而且有一種說法,就是在第六次航行中,鄭和船隊中的部分船隻曾到達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並穿越了麥哲倫海峽。換言之,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以及麥哲倫海峽的最早發現者是中國人。
宣成祖「共享太平之福」之理想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任務並非是史書上所載的為尋找建文帝,而是向世界宣揚明成祖的遠大理想。
在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時候,明成祖給了他一封敕書,帶給西洋各國番王和頭目。敕書中說道:「朕奉天命,為天下主,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報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照臨,霜露所濡之處,皆欲遂其生業,不至失所。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此敕諭,悉使聞知。」
從這封敕書可以看出明成祖的天下觀和對世界的期望,天子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無論遠近,無論種族,無論華夷都一視同仁。承受天命的他的遠大理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把這個世界的秩序變得井井有條,希望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共享太平之福。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明成祖還在敕書中透露,天子對四夷諸國是無所求的,而且只要來中國,就一律都有賞賜,其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原則。顯然,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圖就是宣揚成祖的「共享太平之福」的理解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
帶著明成祖的期望,鄭和每到一國,第一件事便是宣讀明成祖的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是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鄭和代明成祖賜予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除了建立藩屬關係之外,鄭和還奉命調解海外各國之間的紛爭,飽受強國欺凌的滿刺加國(今馬拉西亞),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獲得獨立的。
第三件事就是進行貿易,即以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換取各國的土特產品。各國都為中國的瓷器、絲綢製品等所折服,紛紛向中國納貢稱藩,發展貿易。
各國國王貢使紛至沓來
明朝皇帝的宏大理想,慷慨的饋贈,以及通過鄭和船隊所展示的彬彬有禮和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的強大,使不少國家從內心賓服,隨船隊來中國的各國貢使、國王等都大量增加。
《明史》載,永樂年間,鄭和所到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達318次(不包括日本、朝鮮、琉球)。有四個國家的11位國王先後來到中國,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再如1422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屬。其中包括浡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和滿剌加兩國的國王與王后,由東、西、峒三王率領340餘人的蘇祿(在今菲律賓境內)使團等,他們都受到隆重的國賓待遇。此外,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到福州就病死了。
明朝與各國發展的朝貢關係分為三類,一類是直屬的,如爪哇的舊港,由明朝委派宣慰使管理;一類是關係比較親密的,貢使往來頻繁,國王有時親自來朝貢,如滿剌加、浡泥和蘇祿;一類是僅有一般往來的朝貢關係,這些國家居多。事實上,朝貢關係表面上是藩屬之國對明朝的一種納貢關係,但實際上是一種通商關係。正如明成祖在敕書上所說:「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
厚往薄來 共享太平之福
由於明朝採取的是「厚往薄來」的政策,即明朝朝廷在接受香料、珍奇等貢物後,會成倍的賞賜,賞賜物品與貢品的差價一般在1至20倍左右。比如,胡椒在蘇門答臘市場每百斤值1兩,但作為「貢品」,明朝政府給予每百斤20兩。而賜給各國國王、王族絲綢、瓷器等物品時,絲綢動輒數千匹。這固然是天朝禮制體系的體現,更彰顯了天朝大國的富足和大氣,也是成祖所追求的「天下共享太平」的境界的折射。
除了賞賜,明朝招待貢使也是盡心竭力。貢使沿途往返的車船住宿均由明朝政府承擔,另外還給銀錠作為車馬費。於是,許多貢使和大批隨從,一邊從容處理自家的貿易,一邊樂不思蜀地等待。有的貢使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甚至一等就是三年。
此外,對於貢使帶來在中國出售的貨物,明朝只是部分收稅,有的不收稅就允許他們在市場上出售。
對此,明成祖的看法是「商稅者,國家以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因此,各國朝貢時也兼在中國做貿易,獲取利益。
世界航海史壯舉與影響
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到達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地方,比義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他使明朝發展了對外關係,使天威遠達東南亞、南亞、西亞和非洲,其遠航,將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更廣大的範圍,對所經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擴大了中國與他國的對外貿易,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而「鄭和航海圖」是中國十五世紀前,最為詳盡的一張亞非地圖,其所標註的亞非地名多達500個,其中本國部分占200個,亞非其他國家占300個。
鄭和船隊或到過美洲與澳洲
曾任英國皇家潛水艇司令的凱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2002年的新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中提出一個新假設,即中國人鄭和比哥倫布早72年「發現」新大陸。
孟席斯根據鄭和航海路線上發現的明代瓷器、石碑、中國地圖和星圖等資料提出如下新說:鄭和船隊早在1421年至1423年就已經將世界地圖的雛形繪製出來了;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都是中國人發現的,而不是歐洲人;鄭和下西洋的副將洪保和周滿比麥哲倫早近一個世紀抵達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
對於孟席斯的新說,國內外學者有各種看法,有贊同的,有反對的,也有持中間看法的,但從其提供的論點看,確有證據表明鄭和船隊的部分人馬到達過美洲和澳洲。
此外,有近代史家認為,鄭和下西洋對於明朝的財政是個大負擔,這種看法並不對。明萬曆時的《廣志繹》卷一寫道:「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逾百餘萬歸。」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在國庫充盈的情況下進行的,皇帝給了700萬,鄭和最後還剩了100多萬。
明王世貞撰寫的《弇山堂別集》卷四《皇明盛世述四》也記載:「其次則內官監太監鄭和,以永樂四年率師二萬七千人駕海舶齎敕諭金帛行饋西洋,瑣里,暹羅等三十餘國皆隨使入朝,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意思是遣使入朝的三十多個國家所進貢和互市所盈利的非常可觀。而且,鄭和下西洋所達到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壯觀局面,又豈是單單的銀兩可以計算的?成祖的遠見卓識,古今罕有。
而忠心耿耿、秉承明成祖旨意的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回來途中也去世了,由其為統帥的大規模遠航自此終止,但其壯舉與明成祖那宏大的理想卻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章。@*
點閱【威德遐被的永樂大帝】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