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多校學生集體撕書 碎片灑落如暴雪

人氣 1648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高考前,大陸多個學校又現集體撕書現象,高考生們在教學樓上將試卷和書頁撒碎,盡情從樓上拋灑,紛紛揚揚的紙片如暴雪一般落下,樓前碎紙鋪成厚厚一疊。近年,此「瘋狂行為」的照片、視頻被各大網站轉載,並引發巨大爭議。

大陸媒體報導,6月2日,山東省菏澤鄆城一中高考生在教學樓上將試卷和書頁撒下,緩解高考壓力,教學樓下的空地被撕下的試卷和書頁覆蓋,場面相當震撼,猶如下雪。

6月3日,河南信陽、濮陽等地高中生在高考前一刻瘋狂撕書,部分學校學生還點燃鞭炮、燃放禮花來宣洩壓力。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開始了。每年這個時候,不少學校的高三學生都會通過撕書、大喊等方式減輕壓力。此舉引發熱議。有人認為,撕書吼樓帶著浪費與暴戾的不良風氣,不宜提倡,應該禁止。也有人認為,撕書就是一種解壓方式,不用上綱上線扣帽子。

撕書是一種暴力?

高考前撕書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自2010年撕書之事在被媒體曝光之後,至今高考撕書已從個別行為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狂歡表演。每年臨近高考,撕書的行為愈演愈烈,形式也從單一的撕書演變到撕書、踩書、扔書等花樣。

一直以來,對撕書的行為網上存在著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學生撕書只是為了緩解緊張情緒,釋放考試壓力,不應該過多地干預。但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環境,還表現出了對知識的不尊重,不一定要用撕書,可以用其它方式來緩解壓力。

網絡上有評論表示,儘管撕書、吼樓等行為,看似的確有釋放學業壓力、讓不良情緒「卸載」的一面,但將書籍視為「敵人」,非要「撕之而後快」,就多少與讀書育人的宗旨相悖。而且,把撕書作為高考前的「最後一課」,以「調整心態」為名,進行「考前狂歡」,更容易累積浮躁心態,難言理性。

另有學者認為,撕書是一種「文化暴力」,它不僅不尊重知識、書本,而且此行為使孩子們變得浮躁、暴戾。

2014年5月30日上午,陝西長武縣中學6名高三學生圍毆一名50歲老師,原因是不滿老師制止他們的撕書行為,「等到其它老師聞訊趕來制止時,曹老師的頭上和臉上全是血,衣服也被整個染成了紅色,光擦血的衛生紙就扔了半紙簍。而學生用來打人的三根拖把棍,也已被打斷成好幾截。」

近年來,不光是「撕書」,包括「扔水壺」「燒被子」等泄壓方式也存在於校園中,這種以損毀其它物品來達到宣洩目的的方式,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

撕書是對知識的褻瀆?

更多人認為撕書是在「褻瀆知識」。有網民說:「我只能用『悲哀』這兩個字來形容。他們是什麼意思?解脫了嗎?不用學習了嗎?錯,大錯特錯!因為人的一生都在學習,都需要學習。」

有老師說,這些學生都走進一個誤區,認為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分數,為了考大學,這正是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我們僅僅培養了學生的考試能力,並沒有讓他們認識到書籍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習的真正作用。」

大陸的孩子,從幼稚園開始,人生剛剛起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就要在填鴨式的教育和外界的壓力下被迫早熟。這些被應試教育逼得厭學,被條條框框剝奪了想像力,被競爭和焦慮變得功利的孩子,沒有解壓的出口。

在一考論輸贏的環境下,莘莘學子別無選擇,只有一頭扎進書堆里,扎在應試教育的苦海里。如此的教育,讓孩子們認為,讀書是為了考試、為了更好的工作、掙更多的錢,而書本、知識就只是未來掙錢的墊腳石,哪來的尊敬?

網絡作家李國好在其博文上表示,高考撕書現象是應試教育的失敗。他說,「如今高考一落幕,各地高三學生的撕書照片和視頻便會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引發關注。『讓書本飛』,『讓試卷飛』,是泄憤,還是減壓?還是一場被過度解讀的狂歡?作者寧願做出這樣的解讀——『暴力撕書』是應試教育的徹底失敗。」

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幫,學校變成了「煉獄」,「考試集中營」,這是教育之殤。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大陸多地高考人數創新低 北京10年間減半
大陸多省高考減招 湖北江蘇家長抗議遭鎮壓
中國學生逃離高考出國留學 哪些專業最熱門
大陸高考減招 江蘇16市上萬名家長抗議
紀元商城
每日更新:去大自然 Apple iPad可以高像素超廣角拍攝
Apple AirPods Pro無線耳機 USB-C充電 2倍主動降噪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