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包」 如何蛻變為品學兼優的乖孩子?
【大紀元2016年06月30日訊】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的金蓮夫婦,成了當地媒體競相採訪的名人,因為他們的女兒、兒子相繼考上中國最好的大學。在出版社編輯的鼓勵下,他們把教育孩子的經驗寫成了書。本系列文章是根據金蓮同名著作改編而成。
金蓮思兒子3歲時住在外婆家。一天他做錯了事,習慣於用過去教育方法的外婆,用一根樹枝輕輕的打他,想讓他接受教訓。不過,還是有點疼。這孩子不願意了,哭鬧後抹乾眼淚找外婆要樹枝,說要把地裏啄糧食的雞趕走。外婆信以為真的把樹枝給他,沒想到這3歲的孩子接過條子就向外婆打去。
有樣學樣,天真無邪的孩子就是這樣從學習中成長過來的。稍長後,這孩子還有愛發脾氣、亂放物品、沉迷於電視、偏食、做事拖拉等各種壞習慣。就是這樣一個讓金蓮夫婦頭疼操心的孩子,最後卻成了學校、鄰里鄉親公認的好孩子。他吃了甚麼靈丹妙藥呢?
對外婆 從怨恨到依依不捨
孩子打外婆,給大人們留下了很多思考:這麼小的孩子居然這樣有心計?平常這麼關心他、愛護他,他也不信任我們嗎?後來外婆家裏的人在生活上更加疼愛金蓮的兒子,從語言上去感動他、誇獎他:「你是我的乖孫兒!」「 你做的很棒!」「 外婆喜歡你!」。
外婆家人的真切關愛,換來了孩子對外婆家的情濃意切。 金蓮兒子上大學後寒暑假回家,很多時候都是迫不及待的要回老家去看望外婆,告訴外婆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幫外婆家幹活;走的時候依依不捨,真情真意,可見一斑。
從亂放東西 到文明寢室室長
金蓮兒子小時候有亂放東西的不好習慣。有道是:孩子總是像一面鏡子,反應著大人們的一舉一動,無論是想法、情緒或行為舉止,都有大人的影子。金蓮夫婦從自身做起,每天把房間打掃乾淨、東西放整齊,衣服穿整潔,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同時,他們看到孩子亂放東西時就及時提醒,態度平和,語氣堅定,聲音清晰,但不是叫罵,給孩子一種威嚴感。 久而久之,孩子就改掉了亂放東西的習慣。 兒子讀大學後,有一次放假回家自豪的對父母說,他當選為學校宿舍的室長、樓長;在他的帶領下,他們的寢室經常被學校評為文明衛生寢室。
曉之以理 改掉偏食習慣
糾正孩子行為時,不僅要持之以恆的反覆提醒,更要心平氣和的講清道理。
比如,孩子年幼時總是忘了飯前洗手,金蓮夫婦就時時提醒,直到他們完全改變了這一習慣為止。 孩子吃飯偏食:不喜歡吃苦瓜,就耐心的告訴他們苦瓜可以清熱、解毒,吃了苦瓜不生瘡、不會中暑,讓眼睛更明亮,耳朵更靈敏,精力旺盛,等等。不喜歡吃芹菜,就給他們說芹菜對人體能起安定作用,有利於安定情緒,消除煩躁;芹菜是高纖維食物,能非常有效的清理腸道垃圾,達到抗癌防癌的作用……哇,些菜有這麼多好處啊!孩子明白道理後就不再偏食了。
不再沉迷電視 學業大有進步
金蓮的孩子是小小電視迷,全神貫注的看電視,表情隨著劇情起伏;看完電視後,注意力不集中,顯的很困乏,做作業粗心大意,寫字潦草,解答數學題錯誤多。金蓮夫婦經過與孩子們商量後定下規矩:做完作業後才能看電視;平時每天看電視不超過40分鐘,星期天不得超過1個鐘頭。
看完電視後也不會無事可干。兒子有時幫父母幹一些家務活,有時溫習當天的功課,有時做一些戶外體育活動。規矩定下來後,金蓮夫婦督促孩子嚴格遵守。尤其修煉法輪功後,由於每天打坐煉功,孩子們定力也逐漸加深了,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只是每天早上吃飯時看一看「空中英語」,晚上看一會兒童節目,空餘時間主動幫助父母幹家務。他們學習時思想集中,精力充沛,作業差錯率降低,各方面進步都大。
現在的家長都抱怨孩子不好管,也沒有耐心管,也看到了自己的嘮叨、囉嗦、大道理、發脾氣,只能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束手無策。金蓮夫婦因為修煉「真、善、忍」, 看到孩子有問題,能夠靜心下來,向內找一找自己的不足,首先從自身做好;同時跟孩子平心靜氣的講道理,持之以恆的提醒孩子改掉不良習慣,最終端正了孩子們的品行。
孩子們不僅改掉了惡習,還更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比如金蓮的兒子假期回家的時候,經常義務給當地的小學生和中學生補課,不向補課學生收取費用。金蓮兒子的善心義舉,深深感動了當地的居民,也贏得了他們的尊敬與稱讚。
<b ><a href=”//zipsurvey.com/Survey.aspx?suid=79300&key=4EF2EA2A” style=”color: #3339FF”>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a></b>
責任編輯:馬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