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風悠悠:三君子皆行正義

作者:陸義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6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司馬遷的《史記·伍子胥列傳》中,記載有這樣一個實事:

紀元前506年,伍子胥引導吳兵破楚,為報父仇,掘開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解恨。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認為以臣仇君,掘塚鞭屍太過分了,批評伍子胥為違犯天道,身必遭殃。伍子胥也毫不示弱,回答申包胥說:「就算是倒行逆施,我也要幹到底。」這裡表現了伍子胥父仇不共戴天,決意痛快雪恥的堅強意志。

當初,伍子胥逃離楚國時,與申包胥有一番對話。申包胥問伍子胥說:「你真要報君仇?」伍子胥說:「我一定要滅掉楚國。」

申包胥說:「你好好幹吧,你有本領滅掉楚國,我就有本領恢復楚國。」

後來,伍子胥果然依靠吳兵破了楚國。申包胥就到秦國去討救兵。他對秦哀公說:「吳國就像貪婪的大豬、長蛇,專要欺負大國,先拿楚國開刀。我們的楚王丟了國家,逃亡在草叢之中,派我這個下臣來向君王報告急難。希望君王出兵,可以與吳國一起瓜分楚國,也可獨吞楚國,如果君王是保護楚國,楚國將世世代代事奉君王。」秦哀公派人拒絕了申包胥,十分婉轉地說:「寡人知道了,請你到賓館去休息,我們商量以後答覆你。」

申包胥說:「我的國君落難住在草叢之中,下臣哪敢到安逸的地方享福?」說完就靠著院牆站立號哭,日夜哭聲不斷。七天不喝一口水,眼淚流乾了,都流出血了。

秦哀公得知此情,被申包胥愛國愛君講義氣的精神所打動,說:「楚王有這樣好的忠臣,楚國不該滅亡。」於是,秦哀公唱起《詩經》裡的《無衣》這首詩歌,歌詞說: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回環往復共有三章,末句:「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子偕行」,秦哀公用唱歌的方式,表達了秦人在國際事務中主持正義,願為楚國的堅強後盾!

第二年,申包胥借秦兵趕走了吳人,恢復了楚國。

伍子胥與申包胥,這對好朋友,一個盡孝為父,一個盡忠為國,兩人堅毅追求,實踐了各自的諾言,展示了各自人生的光輝。兩人的行事,立場不同,用意相反,但兩人的精神,實踐誓言,展示剛義,卻是相同的,都是好樣的男子漢。伍子胥和申包胥兩人都是贏家。再說秦哀公,他被申包胥愛國愛君、講義氣的精神所打動,在國際事務中主持正義,願為楚國的堅強後盾,也是正義之舉!

筆者在少年時代,私塾老師講:「春秋多義士!後世讀者,應學義正心,不得徒誦文句而已!」

正是:
古代多義士,各自盡仁勇;凜烈標高潔,千載浩寰中!@#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秦昭襄王用了范睢這個能人,終於使自己轉危為安,使國力日益強大,使外交日益順達。秦國按照范睢「遠交近攻」的計策,果然瓦解了六國的聯盟,使「天下來賓」,為秦國後來統一天下,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 馮唐當時只是一個小郎官,但他有高度的愛國熱情,敢於向漢文帝進諫,漢文帝則虛心納諫,於是中國歷史上就留下了馮唐論將、文帝赦魏尚的故事。
  • 學術界認為,漢武帝鹽鐵官營是英明的決定,不僅促使農民使用大型的犁用以取代耜之類落後的木器、石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最重要的是鐵兵器產量激增,並最終取代銅兵器,中國文明的歷史從此揭開新一頁。
  • 蹴鞠圖,畫像石
    最早的足球運動來自中國,起源於齊國臨淄,古代叫做「蹴鞠」
  • 李離深深地向曾經辦案五載的衙門,望了一眼,頭也不回地大踏步向朝廷走去。
  •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筆者認為這一章的詩句用白話翻譯出來會破壞她的意境。千百年來,古人對美女描寫的詩篇有很多,能超越這一章詩句的卻很少見。這一章的每一句都押韻,不僅讀起來句句優美,而且每一句都令人遐想連翩,
  • 「大歷史觀」這並不是一個宣傳的口號,而是我們試圖從整體上看待五千年的歷史,並探索和發現貫穿於這五千年歷史中的密碼。
  • 有德行的人會努力實踐勤儉節約,它是一種美好的品行,自古就為聖賢所尊崇;奢侈揮霍無度,會招致德損家敗。正所謂「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唐太宗極為重視文字記載華夏舞台朝朝代代歷史在鑄就人類思想工程中之作用,親令修成《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晉書》六部史書,占清乾隆皇帝所定二十四部正史四分之一。在六部史書的修撰過程中完成一系列正本清源的工程,如史料選取拓展到更為廣闊的史類書籍,包括佛道修煉,特異神跡等,以呈現其朝代賦予之特色。
  • 華人首位書畫鑑定博士葉國新教授,致力於藝術鑑定研究超過20年。8歲開始學習書法,12歲就開了個人畫展,學生時期更展現出對書法與畫作技巧的高度掌握力及天分,首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展與畢業展國畫及書法雙料榜首的先例。葉國新為何從一個未來有無限發展可能的藝術新秀,轉而投身藝術鑑定領域?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