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本週一一份報告表示,國內房市存在「系統性風險隱患」,房市一旦出現美式崩潰,房價暴跌35%,銀行與房貸按揭保險機構將面臨總計170億以上的損失。
銀行保險均有風險
報告說,這些風險隱患中,包括次貸機構可能引發房價下行壓力。次貸市場,監管寬鬆,有太多監管空子可鑽,放貸標準不像銀行和信用社那麼嚴厲,風險較大。報告預計,次貸市場占總額為1.6萬億國內房貸市場的近6%。一旦房市放緩,這類風險貸款就有可能加劇房價下跌。
據《金融郵報》報導,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助理副總裁、報告主分析師默西(Jason Mercer)說,這類貸款最有可能先出現拖欠違約,引發連鎖反應。違約房屋被銀行沒收拍賣時,可能連帶附近房屋價格下跌,就像是火藥桶效應。
報告說,好在是,國內近90%的房貸市場為銀行或信用社等大型金融機構佔有,3/4的房貸按揭債務持有機構為7大金融機構,包括6大銀行和德信集團(Desjardins Group)信用社。一旦房市崩潰,這7大放貸機構損失總計近120億,加拿大房貸及住房公司(CMHC)在內的房貸保險機構損失另計高達60億。
報告總結說,儘管如此,6大銀行仍有能力在不出現災難性虧損情況下,吸收房市下行壓力,穩定不受影響,即美市崩潰雖說可能導致巨額損失,卻不太可能威脅到銀行額定償付能力。默西說,如保險機構不像美國保險機構在次貸危機中那樣任意拒賠,房市下行壓力下造成的損失就會在銀行與保險機構之間平攤,其中銀行損失計近80億,保險機構損失計近90億。
默西還說,加國房市即使崩潰,也不太可能像美國次貸危機那麼猛,這是CMHC和其他2大私人房貸保險機構後面有政府做強大靠山。說雖如此,近年趨勢是納稅人對銀行支持日益消退,一旦房市下行,也有可能危及房貸保險業。
房市和2008年美次貸危機相似
報告還說,近年國內家庭房貸債務與收入比日益上升,房價持續瘋漲,房市與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美國房市極其相似。這種情況下,分析師們都在擔心:一旦加息,就業市場下滑,國內房市將何去何從?報告根據1990年代國內房市貸款違約危機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等歷史經驗,預測全國房價可能下跌25%,卑詩和安省房價可能跌35%。
報告說,國內大型放貸機構,尤其是幾大銀行,幾個季度內就能匯聚龐大內部資本來應對由此造成的損失。其中,國內房貸按揭業務比例最重的帝銀,遭受資本衝擊最大。默西說,即便如此,帝銀也未違反最壞情況下的最低監管資本要求。
報告說,房市一旦崩潰,銀行與保險機構在計算拍賣損失時,不僅要計房價下跌損失,還包括律師費、補稅、房產費和必要維修支出等。如房價跌35%,卑詩省原價100萬的房拍賣價可能僅55萬,拍賣額外支出成本近10萬。
加國房市優勢
目前國內房市看似穩定,但一直有人擔心房價可能高估,加人可能借債超出還債能力。經合組織本月報告曾警告,加國房價與家庭債務相對收入太高,尤其是多溫兩地更高。上月,豐銀CEO波特(Brian Porter)在電視採訪中說,豐銀過去幾個季度已陸續削減房貸按揭業務,呼籲渥京進一步收緊房貸政策給房市降降溫。
報告最後說,儘管如此,國內房市中,有與美國房貸按揭市場大不相同的幾大關鍵結構性差異,如政府明確的按揭擔保政策,次貸市場比例較小,發放—銷售(originate-to-distribute)轉賣性放貸做法不普遍,以及政府謹慎宏觀調控政策等,都使得房價暴跌機率減少。◇
責任編輯: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