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社會萬象

川菜館遍地開花 傳統川菜現危機

紐約時報6月15日發表文章表示,傳統的川菜正在消失。圖為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2011年第四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初賽「麻婆豆腐」(攝影: 愛德華 / 大紀元)

【大紀元2016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四川菜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川菜館遍地開花,但在成都的老川菜廚師和愛好者們卻認為,這個被川人引以為傲的菜系正面臨嚴峻危機。

在中國,川菜已經成為最受喜愛的人們在家庭之外的用餐選擇,有無數餐廳都將它標誌性的辣味作為商標來宣傳。

不過,老川菜的廚師們卻認為,川菜迅速的發展和流行反而降低了許多川菜館的烹飪水平,比如魚香茄子,現在的廚師用大量的辣椒、油和味精淹沒了這道菜的味道和口感。

《紐約時報》報導,71歲的廚師王開發表示川菜確實面臨著一個危機,「表面上感覺川菜是在繁榮發展,但是背後其實是個亂象,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可以成為一個頑疾,導致川菜的沒落。」

之前開過川菜館的成都美食評論家石光華(Shi Guanghua)認為,川菜現在變的沒了底蘊,很單調。他說:「我們的味蕾現在已經被傷得退化了,結果就是我們越吃越辣。」

連鎖餐館主廚熊阿兵表示,人們慢慢會對追新求異感到厭倦。他說:「現在很多人,特別是70年代以後出生的,都在回歸,改吃傳統川菜。很多人都在回歸自己的根。」

有網民說,現在的川菜就只有辣,各大餐館都競相「逐辣」,而傳統川菜特有的「味」卻沒有了。他認為追逐辣,其實就是尋求一種刺激,越刺激越好,這個刺激不夠再找其它更刺激的。

但是刺激是暫時的,是善變的,隨著感官的喜好而變化,時間久了人會疲倦。

而傳統的菜餚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讓人回味無窮,就如古典樂、老歌一樣,它是長久的,它的內涵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品嚐得到。

傳統川菜講究「五味調和」

起源於四川、重慶,川菜的出現可追溯至秦漢,在宋代已經形成流派,當時的影響已達中原。

四川自古以來就水好,土質肥沃,氣候溫暖,被譽為「天府之國」。因此,四川境內烹飪原料多而廣,加上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的調味品,為各式川菜的烹飪及其變化無窮的調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川菜自古講究「五味調和」,「以味為本」,其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川菜的基本味型為麻、辣、甜、鹹、酸、苦六種,在六種基本味型的基礎上,又可以調配變為多種複合味型。而川味麻辣的秘訣在於巧用辣椒製的調料,如紅油,其色澤紅亮,微辣香膩,堪稱一絕。

川菜的烹製方法有煎、炒、炸、爆、溜、煸等幾十種,講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風格獨特,以味型多樣、變化精妙、用料之廣、口味之厚為其主要特色。

總的來說,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類豐富,口味清鮮醇濃並重。

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鹹;「八味」即是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薑汁、家常。

曾作為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評委會主席、原國家特級烹調師曲運先生表示,川菜其實是最不好炒的,現在人對川菜有一種誤解,以為川菜就是辣,或是川菜就是麻辣。

他說:「真正的川菜是講辣而不燥,辣而不烈,辣而爽口,這個辣椒辣的不是死辣,就是它在處理辣的方面,調味料的運用順序呀,花椒的處理呀,光辣椒就有很多種,有的椒辣辣,但是顏色不夠,有的顏色夠但辣不夠,怎麼把它結合起來再加一些調料,達到這種香辣的味道,而又不失食物的本味,味道方面要處理得非常好。」

對於川菜的發展和變化,曲運強表示,「傳統的菜是有活性的,就是在變中求不變的,不管用甚麼方法,最後製作出的菜是符合那個菜系的風味、質感、美感,口味純正,味道好,與眾不同,一比較就知道了。」

他打比方說也不光是菜,像音樂也一樣,舞蹈呀,西方的芭蕾舞,貝多芬、巴哈的這些音樂呀,多少年了,也是這些段兒呀,它也沒有少一個音,少一段東西,因為它有它傳統的內涵的東西在裡頭,是有生命力會感染人的。

被稱為美國的中菜第一鑑賞家的舒恩費爾德(Ed Schoenfeld)先生曾說:「我認識許多1949年之前中國大陸的大廚師,也向他們學習過廚技,我認為經過了中共執政後幾十年裡的破壞,他們很多精華的東西現在都找不到了。」

為了恢復中國傳統菜餚,新唐人電視台自2008年開始舉辦第一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每年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辦的大賽都吸引了眾多廚師前來參賽。讓全世界人了解真正傳統的中國菜,以及中國傳統文化。

大賽評委曲運強表示,如今人的道德下降,食材的污染,很多東西都不行了。要恢復傳統的東西要從人這方面的道德先著手,也就是正人先正心,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菜。

「中國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像古代的一朝服飾一朝文化,當然一方水土也養一方人,飲食也是有它的特點,所以形成了地方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隨著傳統文化的遺失,傳統菜餚也在消失。」#

責任編輯: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