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燈叢話》(13)愚婦遊地獄誤變豬
序言
《秋燈叢話》作者是清代的王椷先生,字凝齋。先生因為孝廉之故出任三楚,為官清廉有惠政,民稱之為賢父母。先生在閒暇之時,奮筆不輟。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有所裨益則編之於卷,積久成書。旨在勸善去惡,所記者皆實有其事,確有其人。甚得紀曉嵐等當世名士賞識。
王椷所著《秋燈叢話》共十八卷,當代的軼聞遺事多所攝錄。現編譯其中部分故事,以饗讀者。
四十八、愚婦遊地獄誤變豬
錢塘某村的老婦人號稱活無常。她每當接到了冥司的差事,就暈臥在床上一天。鄰居的婦人懷疑是假的,想隨著一起去驗證一下。老婦人奇怪她的傻勁兒,允許了。
婦人和丈夫說了,於是和老婦人一起睡了兩天。老婦人甦醒了,而鄰婦的身體還殭直。丈夫大驚,詰問老婦人。老婦說:「我進入冥司,囑咐她站著等一回兒,不要到別的地方去。等我出來以後看不見她了,我懷疑她已經回來了。我再回去找一找。」
老婦人又睡在床上好一會兒,起來說:「趕緊向東南十餘里地,某村民家的豬產了數隻小豬,裡面有一個花色的。你趕緊買回來,不要計較錢財。」丈夫按照老婦的話辦好了。老婦讓他拿著豬到鄰婦的面前,高呼她的乳名,馬上把豬摔死,鄰婦就一下子坐起來了。
丈夫詢問原因。婦人說:「冥界中的風景和人間差不多,只是隱晦看不見日月。我到了一座衙門前面,老婦進入,讓我站著等著。一會兒我看見角門內抬出一座彩亭來。鼓樂作為前導,裡面設有佳餚,香氣撲鼻。有數個人左右跳躍,像是高興而且示好的樣子,還有隸卒數人圍繞而行。我信步跟去,到達紅門的一側。眾人競相往裡進,恍惚間我被眾人擠進去了。回頭一看已經變成豬了。」
老婦和鄰婦說:「冥司裡定案,都和這個差不多。那些人生前貪癡,所以罰為豬形。彩亭佳餚是順著他們的生性利導。你雖然癡,但是幸好不貪,所以暫入輪迴,仍然能夠還陽。」
四十九、濟人可以延壽
總鎮王某是山右人,乾隆初年去河南,路過洞庭湖,被風阻隔了十餘天。他憂悶無聊,想找人能與他交談的,而附近並沒有村落。第二天有一個老者來拜見,老者容貌清奇,語言也質樸可聽。問姓氏住所,老者都含糊答應。拿佳餚款待也不拒絕,而且老者很能喝酒,到百觥也不醉。王某也喜歡喝酒,於是互稱莫逆之交,天天一起吃飯喝酒。
偶爾談及五行之術,老者說:『這個我很有體會,如果不嫌棄我愚陋,願意陳述鄙見。』王某高興地拿出自己的八字。老者仔細推算,凡是吉凶病痛以及起居等多項事都寫上日期拿筆詳細記錄了。到年齡五十八的某天某時,說有墜馬之災,就擱筆不再推算。
王某說:「我的祿位就此終止了嗎?」老者說:「是命數,修德可以改變 ,然而修德沒有比濟人更好的,你請留意。」說完老者飄然而去。此時風也順利了,於是解下纜繩繼續前進。
以後歷年的遭遇都和老者說的一樣。於是王某奉為神算,吃飯睡覺都帶著。一天在江上捕獲盜賊很多,細心審問,值得憐憫的十餘人都放了。
從此他精神愉悅,飲食備常。而所推算的多數都不準了,因而他也漸漸的淡忘了。一天策馬山行,他忽然心血上衝,頭暈目眩,像中了邪似的。於是旁人把他扶下來,經過一段時間才甦醒。而馬則往來狂奔,數聲長嘶而死。恍惚他想起老者的話,拿出以前所寫的一看,時刻一點也不差。後來王某壽至七十多歲。
五十、戴叔倫墓碣
乾隆甲子年,江南鬧饑荒。制府尹公上書請求以工程來帶動賑災,修復各州縣的水道。在常州的荊溪開了一條引河,巡檢張某監督這個工程。工程途中挖到一座古墳,有矮石碑 ,寫著「唐詩人戴叔倫墓」。碑底鐫刻數行字說:「筮之吉,卜之凶,六百年後遇大工,寄語荊溪張巡檢,將我骨骸葬其中。」張巡檢向制府說明,於是令改鑿河道,把墳墓重新修好。墳墓巋然高出數尺,周圍種上松柏。矮石碑立在旁邊,並刻碑把這件事記下。 @#
責任編輯:魏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