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史】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作者:劉曉
font print 人氣: 43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年紀輕輕就做了三軍統帥的孫權,為了鞏固基業征戰未休,取得了赫赫功績,而當時能與其匹敵的天下英雄唯有曹操和劉備。事實也的確如此。

穩定局勢 平定山越

建安五年(200年),孫權的哥哥孫策意外身亡後,孫權在母親吳太夫人的強力支持和以張昭、周瑜為首的文武官員的擁戴下即位,並被東漢朝廷冊封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開始統領江東。

可以說,孫策為孫權留下了豐富的軍事和政治遺產。此時吳國基業初步建成,已擁有江東六郡,包括漢王朝的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州,成為江東最大勢力,這為孫權今後的發展擴張奠定了基礎。軍事上初步建立了統帥授兵、部將領兵的相對獨立的軍事管理體制,亦有周瑜、周泰、黃蓋、程普等得力大將;在行政管理上,則形成以文官在中樞輔佐,宗室或外戚子弟任地方軍政長官建立行政構架。孫權即位後,繼承了孫策的上述遺產,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鞏固、擴大,最終成就了自己的歷史功績。

十八歲的孫權初掌江東時,局勢有些動盪。整日痛哭的孫權聽從大臣張昭的勸告,從悲痛中擺脫出來,開始處理政務,視察軍隊,穩固軍心,讓「眾心知有所歸」。此時,孫權所具備的有利條件一是內部人才濟濟,而其「舉賢任能,各盡其心」的用人標準使他在今後的歲月中,不斷拔擢人材為國效力。二是與江東接壤可以直接威脅到江東生存的主要三股力量,都無暇或無願插手江東與孫權爭勢力,其中曹操正忙於與袁紹爭奪北方,劉表也將重點放在防禦曹操南下、防備劉備坐大上,對孫權只是令江夏太守黃祖加以防範。因此孫權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一個是清理內部不臣之人,一個是平定山越叛亂。

孫權先後清理了有二心的廬江太守李術、暗中與曹操來往的廬陵太守孫輔和原吳郡太守盛憲等人。與此同時,他還清楚地認識到山越叛亂會徹底顛覆江東的危險性,因此他分派諸將平定安撫山越諸族,討伐叛亂之人,保證後方安定。

「山越」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靈帝紀》中,他們生活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等山高林密之處。史載山越人身體矮小、短面、鬚髮少、鼻形廣、眼睛圓而大,習慣傍水而居、好水斗、善於駕舟行筏,有斷髮紋身的習俗。

東漢末年,孫策開發江東時,一些老百姓和地方土豪為其威名所震懾,在其未到時,就逃入深山。這些漢人為了自保與山越人融合,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組織和社會,不服徭役,不納租稅,自給自足。他們入則為民,出則為兵,常常利用險峻的地勢,「領人攻沒郡縣,殺掠官吏豪強」。孫策曾與山越人有過交手,建安三年(198年)底,袁術暗中鼓動山越宗帥祖郎對付孫策。孫權隨孫策討伐涇縣以西六縣山越人時,在宣城時遭山越人偷襲,刀已架到脖子上,若不是大將周泰拚死相救,孫權性命不保。

建安五年,孫策打算偷襲曹魏都城許都時,山越人藉機叛亂。孫策只好以平定叛亂為要,孫權即位後繼續派兵平叛。不過,203年,孫權第一次西征江夏太守黃祖,僅剩攻城時,後方揚州的山越人卻又乘機作亂,孫權功敗垂成,不得不回兵討伐。

此後,山越經常在孫權與曹魏等作戰時叛亂,孫權多次派兵征討,迫使大批山越人出山,並將精壯青年編入軍隊,其餘人編入國家戶籍,成為向國家納稅、服役的百姓。據《三國吳兵考》記載,「孫權嗣立,先後得山越兵不下十三萬人。」山越人的出山,不僅擴充了東吳的兵源、稅源,擴大了土地範圍,使東吳後方穩定,而且他們與漢族的融合,也促進了江南的開發。

GanNing
清代甘寧畫像(公有領域)

 

除了平定山越,孫權還從203年至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黃祖,並收得大將甘寧。孫權對甘寧十分器重,對待他如原來那些老臣一般。孫權還因為聽從甘寧建議,在第三次西征時擒獲黃祖。他還因甘寧替被俘的江夏都督蘇飛求情,而赦免了蘇飛。這再次體現了孫權的用人之道。

聯劉抗曹 赤壁大勝

曹操在統一北方後,為了實現全國統一大業,於建安十三年(208年)率大軍南下,意圖奪取劉表占據的荊州,進而揮師江東,消滅孫權。在曹操大軍尚未到達荊州時,劉表病死,形勢變得複雜起來。孫權遂派魯肅以弔孝為名前往荊州,探聽局勢。魯肅未到荊州,劉表之子劉琮就投降了曹操,依附於劉表的劉備也被曹軍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擊敗。江東危在旦夕。

魯肅轉而去當陽見劉備,提出孫劉聯合抗曹,這一建議與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不謀而合。劉備於是派諸葛亮前往江東商討聯合事宜。諸葛亮見到孫權後,向他分析了當前形勢及孫劉聯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之後,孫權召集眾大臣商討和戰事宜。這時曹操派使者給孫權送來一封信,信中說:「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八十萬軍,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暗示曹操將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進攻東吳。曹操的氣勢讓東吳大臣驚恐不已,紛紛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唯有魯肅和武將等主戰。孫權猶豫不決。

此時回朝的周瑜力排眾議,並進行了精闢的分析,指出曹軍不擅長水戰,況且冬天嚴寒,馬無草料,士兵長途跋涉水土不服,必定會生病,而這正是用兵的大忌。他還對孫權說,曹軍並不可怕,他只要五萬精兵,就可保證取勝。孫權聽了非常高興,說道:「五萬精兵一時難以湊齊,現在選編了三萬,請你與子敬、程公前去迎敵。」周瑜遂被任命為主帥佐都督,帶兵溯長江西上,準備與劉備的軍隊會合,共同對付曹操。

為了表明自己抗曹的決心,孫權拔出身上的佩刀,狠狠砍去面前桌案的一角,並大聲說道:「從現在起,文武官員再有敢說降曹的,就與這桌子一樣。」

赤壁之戰示意圖(公有領域)
赤壁之戰示意圖(公有領域)

 

在周瑜得當的指揮下,孫劉聯軍採用火攻方式在赤壁大敗曹軍。曹營燒傷或溺斃的人馬,不計其數。赤壁大戰不僅讓周瑜聲震三國,名垂千古,而且彰顯了孫權的決策政策,同時使曹操暫時無法南下,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

此時荊州雖名義上屬於孫權,但荊州屬下的武陵、長沙等四郡在劉備手中,曹操占有兩郡,孫權也占有兩郡。考慮到孫劉聯盟抗曹的重要性,孫權接受了魯肅的勸告,同意了劉備借用整個荊州的請求。

開疆拓土 聯曹擊蜀

在取得赤壁大戰勝利後不久,周瑜病逝。孫權十分傷心,讓魯肅接替周瑜的職位。此後,孫權開始進一步開疆拓土。210年,他派步騭為交州刺史,揮師南征。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廣東雷州半島和廣西南部。吳軍壓境,交州太守士燮等大多表示臣服。吳國邊境擴展到交州。

211年,孫權將治所遷至秣陵,第二年,修築石頭城,改秣陵名為建業(今南京),並修築濡須塢以防曹操南侵。213年春,曹操親率四十萬水陸大軍出濡須口討伐江東,金鼓齊鳴,旌旗蔽日,氣勢如虹。孫權自帶七萬將士迎敵,部伍整肅,嚴陣以待,水陸俱守。在對峙的一個多月中,孫權曾親自乘快船夜視曹營,曹軍弓弩齊發,孫權載箭而歸。這個情節在《三國演義》中被寫作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見江東將士之威猛嚴整,脫口贊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此語千古流傳。也正是基於此,曹操率先撤兵。

其後,孫權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215年,以荊州為基地對外擴張的劉備取得了蜀地,孫權遂派諸葛瑾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大戰一觸即發。不過,在曹兵攻打漢中後,面臨著益州被威脅的處境,劉備與孫權議和,雙方以湘水為界,劉備把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土地給予孫氏。

又過了三年,劉備荊州守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坐大,對自己構成威脅,遂決定向曹操稱臣締結聯盟,並以呂蒙為都督,襲取荊州,擒殺關羽。219年,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封南昌侯等。深知殺了關羽,劉備不會善罷甘休,孫權於是將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曹操「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襲位。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建國號「魏」,史稱曹魏。第二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稱帝後三個月,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討伐孫權。孫權兩次派使者入川求和不成,一方面任命三十九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一方面為避免蜀漢與曹魏夾攻,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在次年的夷陵之戰中,陸遜不負眾望,大破蜀國七十萬大軍。夷陵之戰的慘敗,使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蜀國短時期內難以對魏、吳構成威脅。不過,對東吳來說,則要獨自面臨來自魏國的政治、軍事壓力。孫權要想獨立發展,就必須想辦法平衡力量,擺脫危機。他遂在夷陵之戰後,主動向劉備道歉,修復了吳、蜀關係,並與曹魏斷絕關係,使曹魏不敢輕舉妄動。

孫權能夠每每在關鍵時刻,以弱擊強、以少勝多,使東吳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主要在於其有用人獨到的眼光,而且善於聽從臣子的建議。

大戰曹魏 登基稱帝

223年,劉備去世後,東吳大臣勸孫權稱帝,孫權認為時機還不成熟。第二年,曹丕派兵伐吳,因正值長江汛期,江水暴漲,曹軍無法渡江而退。225年,曹丕不聽大臣鮑勛勸諫,又起兵伐吳,又因氣候原因無功而返。在回軍途中,吳揚威將軍孫韶派部將高壽等率領一支由五百勇士組成的敢死隊在夜色掩護下從小路出擊,直攻曹丕中軍大本營,曹丕大驚而逃。高壽繳獲了曹丕的副車羽蓋等軍需儀仗。惱羞成怒的曹丕,回來後尋找了一個罪名將鮑勛殺了,群臣「莫不為勛嘆恨。」

曹丕在226年去世後,兒子曹叡繼位。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首次北伐,引起魏國朝野震動,曹叡親率大軍至長安,調度指揮關中、雍州、涼州魏軍對付諸葛亮。孫權趁機派手下鄱陽太守周魴假意投降,引誘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上鉤。曹休在獲得曹叡的同意後,率十萬兵馬進入安徽,遭遇陸遜伏兵,大敗。曹休失敗後氣憤難平,導致背疽發作而死。

663px-Sun_Quan_Tang
229年,孫權在武昌城南舉行郊祭,即皇帝位,改元黃龍。圖為孫權畫像,唐代閻立本《古帝王圖》局部。(公有領域)

 

此次戰役的勝利,使群臣再一次勸孫權稱帝。這次,孫權同意了。229年,孫權在武昌城南舉行郊祭,即皇帝位,改元黃龍。追尊父親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母親吳氏為武烈皇后;兄長討逆將軍孫策為長沙桓王;以長子孫登為皇太子。孫權在祭天文書中認為「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文書中孫權是以承繼漢室自居的,並大肆詆毀曹氏篡漢,但對蜀漢政權卻隻字不提。

孫權的「併尊二帝」的用意,諸葛亮接收到了。在說服群臣後,諸葛亮派使臣衛尉陳震赴武昌慶賀孫權登基,並與吳國訂立了中分天下的正式盟約。對魏國境內領土的劃分方案是:「震到武昌,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而雙方共同的目標是「滅叡」,並約定「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這份盟約得到了雙方的共同遵守,直至蜀漢於公元263年滅亡,三十多年間,雙方從未違約,有效地維持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登基後不久,孫權下詔遷都建業,直至二十多年後去世。從孫權即位到三分天下,到登基稱帝,孫權亦不愧是一代雄主。難怪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孫權:「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而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的「孫郎矯矯人中龍,顧盼叱吒生雲風」更讓人心嚮往之。@#

責任編輯:古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眼中,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絲國」,直譯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Seres被認為是源於漢字「絲」,也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一詞的來源。
  • 看,那一個個表情栩栩如生,無一雷同,或跪或站的秦軍將士;看,那一匹匹昂首嘶鳴、奮蹄欲奔的戰馬;看,那一排排整齊、嚴謹、氣勢恢宏的隊列,漫步在兵馬俑俑坑旁的你仿佛穿越到了兩千年前的古戰場,在北風瀟瀟戰馬嘶鳴鼓聲陣陣中,親身領略秦國將士的勇猛!這是怎樣令世人歎為觀止的千古奇蹟!這個奇蹟的締造者依舊是那已做了諸多震古爍今之事的秦始皇帝。
  •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而民國史學家柳詒徵的評價是:「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
  • 統一了天下的秦始皇,不僅確定了「皇帝」稱號,做了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等諸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還留下了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並成為後世各代王朝的範本。
  • 德國柏林有一座現存的巴洛克式的雄偉的宮殿,它是十八世紀初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委託建築師Arnold Nering設計的。在1705年夏洛特去世後,為了紀念她,腓特烈一世將宮殿和附屬產業命名為「夏洛滕堡宮」。此後幾經擴建。
  • 《易.繫辭》曰:「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從今時回溯大約一萬年,正是中華文明萌生的上古時代。那時鴻蒙初開,天與地,神與人,初次在這中原舞臺綻放風采。那時的故事,流轉萬年光陰,歷經一代代世人口耳相傳,翰墨相續,似乎早已化作面目朦朧的傳說。儘管如此,那些散落在歷史縫隙的片段,始終為後人吟詠懷念,也教人不知疲倦,投入浩瀚煙海,追尋最初的記憶。
  •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 秦末漢初叱吒風雲、並開兩漢之基的大將軍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漢書補注》引唐朝大將李靖的話說:「張良所學,《六韜》、《三略》是也;韓信所學,《穰苴》、《孫武》是也。」《穰苴》和《孫武》都是古代著名的兵書,《穰苴》的作者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田穰苴,《孫武兵法》又稱《孫子兵法》,是同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所著,該書計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
  •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中原有著數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關於先秦的奇書《山海經》中出現過。其《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稱謂。既然有「倭」的記載,必定有來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這說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時就已經存在。據考證,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鮮半島,從半島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從日本到達半島,再從陸路去往中國的遼東。
  • 漢朝滅亡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與日本的往來依舊持續,中華文明繼續照耀著扶桑之國。在此期間,更多的漢文典籍輸入日本,日本人也開始大量使用漢字記事;而由西域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在此時東傳到了日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