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衛福部2015年將全日平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基準,但僅能算是行政規則,而澳洲昆士蘭省、美國加州、日本等都已明確立法規範。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鄧雅文6日出席醫護比立法公聽會指出,護病比造假、灌水已是常態,只有評鑑那天才補足人力。護病比立法要有很清楚的配套措施,如何落實、如何因應才是重點。
鄧雅文表示,跨科調動、畸形班表、責任制、彈性人力醫院四大管理凶器,是醫院在營利考量下,用來發揮最少人力求得最大利益。如病房護士人手不夠,就 挖東牆補西牆,造成跨科調動、訓練期不足等,護理勞動環境惡化。工會是第一線人員最了解基層狀況,工會主張三班護病比均等,因為不應該以工作量分配人力, 且護病比應該是1:4,達到全能照護。
健保累積投入上百億護理專款補貼改善護病比,台灣護病比目標是1:7,不過健保協商結果,醫學中心護病比小於1:9、區域醫院小於1:12、地區醫院小於1:15就可以拿到補助。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提出訴求包括,立刻公布護病比超過1:9醫學中心、超過1:15地區醫院名單,別保護血 汗醫院;比照英國衛生部規定所有NHS醫院作法,要求醫院每月上網公布個病房實際病護比。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表示,護病比看起來經過很多協商,到底哪些團體做協商?護病比醫院為什麼不可以被公布?不管護病比有沒有達標,最終損害的是全台人民,衛福部是對人民還是對協商者做交代?希望擬定法源要有懲處機制,否則錢就無限上綱的給。◇
責任編輯: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