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沐恩編譯報導)近期全球地震頻傳,預測地震的消息也不時見諸報端。說到震後所需物品,大家都會想起「應急防災袋」。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政府建議,如果房子受損不嚴重,可以不去避難所。依此思路,日媒近期介紹了在自家、學校或辦公室避難所需物品及要做的準備,有助於讀者在災害發生時不依賴他人,也減輕政府和社會的負擔。
4月以來,僅亞洲地區就有緬甸北部、日本熊本和東京附近、台灣高雄、宜蘭和花蓮,及中國遼寧、西藏等多地發生地震,如何避災也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日本「讀賣新聞」網站在3‧11地震五週年之際刊發報導,做出了相關提示。
日本由於近年實施了新的建築物耐震標準,房屋的抗震性大大提高;而3‧11大地震後,政府也重新評估了首都「直下型地震」房屋可能受損的程度,並呼籲民眾,如果房屋沒有受損,震後儘量選擇在家中生活。況且在大都市發生大地震,避難所也無法容納所有災民。
讀賣新聞提示,以往的防災袋都是為了應對避難所的生活而準備的,思路的轉換,使得民眾需要為在自家、學校或辦公室避難做好準備。
一、在自家避難可能用得上的物品
1. 塑料袋、報紙、保鮮膜
震後物資缺乏,應儘量準備可一物多用的這三樣東西:塑料袋可以在做飯和處理傷口的時候當手套用;套在水桶或紙箱上,可以用來運水。最好準備大中小三個型號的塑料袋。
報紙捲起來可以在骨折的時候起到固定作用,揉起來放進毛衣或襯衫裡可以禦寒。保鮮膜包在盤子上,吃完食物可以不用洗碗;貼在傷口上可以用於止血。
2. 定期更新食品儲備
食品的儲備可以採用滾動式保存法,即多購買一些食品,定期食用,然後再補充。保存期為一年的食品即可作為災後應急食品保存。凍乾食品和乾貨是很好的選擇。避難時經常食用碳水化合物,如果能適當地增加含蔬菜的各式湯水,攝食含豐富礦物質和食物纖維的乾貨,可以保持營養的均衡。
3. 水的儲備
計算儲備量的公式是,按照每人每天2升×家中人數×七天的量,四口之家就要準備56升水。
4. 冷藏箱
在冰箱不能使用的情況下,冷藏箱可以暫時用來存放食品。把需冷藏的食品放在冷凍食品的下面,可以提高保存效果。
5. 便攜式煤氣爐
一個瓦斯罐可使用一小時,即使沒有城市供應的煤氣也可吃上熱飯。
6. LED提燈和頭燈
災害發生時的照明,大家多想到用手電筒。但是如果在家裏避難,最好用照射範圍廣的LED提燈。建議廚房、客廳,廁所各放一台。移動的時候,可以使用綁在頭前的照明燈,這樣不佔用雙手。家中應該人手一個。
7. 收音機和電池
為獲取最新情報,須準備收音機。同時準備好備用的電池。
8. 濕紙巾擦牙、洗澡用處多。
在沒有水的時候,很多人忽視刷牙。不刷牙容易使口中的細節繁殖,引發感冒、流感等疾病。災害發生時,生活環境變得惡劣,所以更應該注意口腔衛生。建議使用用於口腔護理的濕紙巾。捲在手指上擦拭牙齒即可。這種濕紙巾不含酒精,也可用來擦碗筷。
如果長時間不能洗澡,可以使用比一般的濕紙巾大的用於擦拭身體的濕紙巾。
9. 停水時使用便攜式廁所,用報紙和塑料袋製作應急廁所。
應該準備便攜式廁所(包括含紙砂和塑料袋等),便於停水時使用。阪神大地震時,神戶市的自來水管恢復將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最好多準備。如果還不夠用,可以用自家報紙和塑料袋製作應急廁所。
小結:大家可能覺得購買防災用品很花錢,其實善用日常用品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平時多買一些塑料袋、保鮮膜、口腔護理的濕紙巾,並養成用了立刻補充、準備好一星期的報紙等習慣,災害來時也不會手忙腳亂。
二、回不去家時在公司或學校需做的準備
1. 常備在外應急和徒步行走所需物品。
東日本大地震時,各大車站和道路上擠滿了回不去家的人。為了防止道路堵塞,影響災民的救助,東京都2013年制定了「回家困難者對策條例」,建議企業儲存三天的食物與飲用水,以應對災害發生時滯留公司員工的需求。
日政府預測,首都直下型地震會導致持續兩天的大火,地鐵將停運一週,電車將停運一個月。如果這一預測準確的話,災害發生後兩天之內回家會很危險,即使幾天後可以回家也需徒步。所以最好在公司和學校準備一些避難時和徒步回家時所需物品。
公司應常備食物和水,個人應該常備乾淨內衣、牙刷。戴隱形眼鏡的人要準備好眼鏡。患有長期疾病的人要準備好幾天的藥。
還要準備好舒適的鞋,以及背包、地圖、綁在頭前的燈、口哨、皮手套、瓶裝水和一些食物。
2. 需準備多個聯絡手段確認家人的安全。
在公司避難時,最重要的是確保和家人取得聯繫。如果不能知道家人是否安全,很多人會選擇回家。可是這樣卻會使家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如果能知道對方安全,在路況變好或火災平息之前,可以放心地在原地避難。
最好有多個聯絡手段。災害發生地區內的通信會變得非常繁忙,但是災害發生地和其它地區間容易取得聯繫。所以,可以讓居住在外地的親戚朋友幫忙傳遞消息。災害時用的電子「留言板」、社交網絡(SNS)的使用方法最好平時事先與家人確認好。
以上這些提示,可以使你在災害發生時不依賴他人,成為一個「有自立性的災民」。如果大家都能在災害發生時自主救助,將會減輕政府和社會的負擔。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