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尋根路 美母親盼中國女兒認識中國文化
【大紀元2016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金融時報》記者沃德米爾(Patti Waldmeir),八年前帶著二名領養的中國女孩來到上海尋根。在準備舉家遷回美國前,沃德米爾5月23日在《金融時報》發文講述了這段生活的心路歷程。
十六多年前沃德米爾收養了一名在寒冬中被棄在北京街頭的女嬰,她是格蕾絲,一年後沃德米爾又收養一名中國女嬰,並取名為露西。領養中國女孩,促成沃德米爾與女兒及中國文化的奇妙緣份。沃德米爾說格蕾絲及露西將永遠是她的女兒。
八年前沃德米爾決定帶著女兒們回到中國,目的是讓女兒認識出生地、體驗在中國的生活、接觸中國文化、及學習普通話。
現在她們全家即將遷回美國,三人對八年來在中國的生活感受各有不同,某位說已失去對美國食物的興趣,現在對麵條的喜好更甚於漢堡;另一人說,她更愛說普通話了,回美後會想念在中國練習普通話的機會;最後一人說從未真正離開過美國。
沃德米爾說,在中國生活八年後,全家最像中國人的是她,而不是二名女兒。格蕾絲及露西雖然出生在中國,但她們現在和其他美國青少年一樣,不認為「媽媽永遠是正確的」。
格蕾絲及露西隨著沃德米爾踏上中國大陸時分別只有7歲及8歲,沃德米爾希望她們能從生活體驗中真正成為中國人,但有些事似乎操之過急。
沃德米爾舉例說,在格蕾絲及露西分別是10歲及11歲時,她帶她們去貴州省某個小鎮,那個小鎮的餐廳供應的全是狗肉。看到端上桌的鐵鍋內滿是狗爪子後,格蕾絲跑進車內不出來,而露西則是驚恐地說不出話來。
沃德米爾表示,很難忘記當時女兒的反應,她想,如果在中國的日子,只給女兒們吃餃子、看盜版的DVD及中國新年的煙花,或許更好。
回顧八年在中國的生活,沃德米爾認為已完成讓女兒接觸中國事物的體驗過程,現在只等待時間來應證是否孕育女兒的熱情,或者反而將她們推離。
沃德米爾說,現在已到了放手讓格蕾絲及露西自己選擇未來的時候,或許數十年後她們會成為中國人,至於她自己,應該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因為中國文化已長駐在她的內心深處。
責任編輯: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