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一位身高153公分、體重47公斤、BMI為20的媽媽,去年9月生下第一胎後,以母乳餵食,但在今年初開始,逐漸有背痛、駝背、身高矮了10公分的現象。她在就醫檢查後,在X光下赫然發現多達8處的壓迫性脊椎骨折,原本懷疑是癌症,後來才確診是「產後骨鬆症」。
近2年,有5位年輕母親因為多處脊柱體(龍骨)壓迫性骨折及低下的骨密度至台大醫院就醫。經詢問及詳細檢查,發現原因是這些母親們原本骨骼纖細,在產後餵母奶時,母乳中的鈣元素超出母親攝取的鈣元素太多,骨骼沒有能力應付此種流失,造成嚴重的骨鬆及骨折。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蔡克嵩說,媽媽從懷孕開始就不斷灌骨質給小寶寶,若是本身骨架纖細、體型較瘦、皮膚白皙,因為骨本不夠厚,如果碰上餵乳量大,像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發生產後骨鬆的風險就極高。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偉益表示,婦女懷孕時,胎盤會活化維生素D,提高腸道吸收鈣元素的能力,但是在產後,此種優勢不再。若以嬰兒吸食母乳量每天700毫升來估算,母乳中鈣元素量約200毫克,加上母親每天從尿液中流失100毫克,已超過母親每天腸道吸收的鈣量大約150毫克,總計1天會從骨骼中流失約150毫克,這是餵母乳引起骨鬆及骨折的根本原因。
蔡克嵩建議,孕媽咪在孕期中及產後,都要多吃含鈣食物或鈣片,也要多晒太陽。如果發生背痛、身高變矮,應盡速就醫。早期發現、治療骨鬆症,可中止骨頭繼續鬆下去。◇
責任編輯:吳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