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4月份大陸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5月1日出爐,為50.1%,比3月份下跌了0.1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
中共國家統計局1日公布了這一數據。從分類來看,新訂單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都進一步下跌。
製造業PMI指數由訂單指數(訂單)、生產指數(生產)、從業人員指數(僱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配送)、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存貨)這五個指數加權而成。
4月份的從業人員指數為47.8%,跌0.3個百分點,說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減少、就業壓力加大;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4%,跌0.8個百分點,說明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下降。
4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1.0%,但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說明製造業出口仍面臨壓力。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額以美元計價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9.6%。
大陸製造業困難重重
製造業PMI以50%作為枯榮線,當指數低於50%時,說明製造業衰退。截至今年2月份,大陸官方製造業PMI連續第7個月低於枯榮線。
3月份略回升為50.2%,4月份又下滑。香港《明報》引用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的分析表示,企業對大陸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大,短期刺激和房地產起到主要作用。
但是這樣的長期代價很大,比如產生低效產能、高槓桿、通貨膨脹預期上升、房價高漲等。目前大陸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而這些都將增加供給側改革的困難。
北京高層智囊團成員許善達近日披露,中國經濟過去多年來依靠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已經不靈了,而且大規模投資導致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經濟學家吳敬璉也曾表示,政府大量發鈔票,但投資回報率低、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債務越來越多。這也是推行供給側改革的原因,強調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其中去產能是首要解決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有大量因產能過剩遺留下來的「殭屍企業」需要處理,比如關閉、兼併或重組,這必然會遇到工人失業、不良貸款等諸多問題。朱鎔基舊部、經濟學者高西慶也曾表示,中共的統治一貫以「穩定壓倒一切」作為優先,這是當前的一大矛盾。#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