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18日訊】記得有一次我從電視上聽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位母親講,她在面臨分娩疼痛難忍時,突然想到肚中的嬰兒那麼小就要帶著離開母體的不安,還要突破眼前擠出母體的難關,這對一個小小的嬰兒來說,該是怎樣的困難和不安啊。
母親因為同情嬰兒的處境,於是忍著劇痛安慰孩子說,你不要擔心,你會順利生出來的,你儘管用力,不用擔心媽媽會疼,媽媽也會幫你的。誰知道她這麼一安慰之後,不但沒有更痛,反而還減輕了自己的陣痛。母親非常震驚,她切身體會到自己的安慰消減了孩子的不安的同時,也減輕了孩子因不安給自己增添的疼痛。後來她將自己的經驗告訴給其他孕婦朋友,那些孕婦按照她的方法也同樣減輕了她們的陣痛。
聽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感到茅塞頓開,很受啟發。其實教育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因為孩子小表達能力有限,因此遇到壓力或心情不順時,往往會鬧情緒,如果大人不能夠理解,及時的給予撫慰,那麼他翻騰的情緒得不到消解也會影響到大人,甚至大人為了解決眼前而大發雷霆,或說教,都可能因方式不當而搞的不可開交,結果大人孩子都辛苦。
我的二女兒三歲的時候,自從知道我又懷孕之後,一下子又回到了一兩歲時的狀態,整天讓我背抱,還經常不肯上幼稚園,有時因為一點小事就鬧情緒,甚至因為我接她回家的時間不巧趕上她玩在興頭上,而跟我僵持一個小時左右不肯回家。我理解她擔心母愛被奪走的心情,就儘量的多關心她,但有的時候還是不能一帆風順。
漸漸的我發現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很多時候用不著跟她講什麼道理,因為這個時候她也聽不進去,就乾脆將她抱過來,像抱嬰兒一樣的站在地上邊抱著她悠晃,邊對她說「沒有關係,我理解你的心情」,然後將頭貼著她的臉,用手撫摸著她的頭。結果她只哭了一會兒,馬上就不讓我抱,說要出去玩兒了。前後幾分鐘的快速變化讓我出乎意料。
其實不只是小孩子,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不同年齡的孩子包括大人也是一樣,只是表現不同,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採取說教或斥責的方式,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往往不用太看重孩子的對錯,只是一個安慰可能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孩子心平氣和之後,再去講述道理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如果我們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是孩子或對方需要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