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觀測無尾彗星 戲稱為「曼島貓」
【大紀元2016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沒有長長尾巴的彗星(無尾彗星),希望有助於深入研究太陽系的生成和演化。
科學家認為,多數彗星是由冰或冰凍物組成,在太陽的影響下形成彗尾。而無尾彗星為岩石組成的星體,所以沒有常見的長長彗尾。
天文學家將這顆無尾彗星戲稱為「曼島貓」(Manx,一種原產英國的無尾貓),其學術名稱為C/2014 S3。
據《發現》(Discovery)4月29日報導,早在2014年,天文學家使用泛星計劃望遠鏡(Pan-STARRS,全稱為「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回應系統」),觀測到「曼島貓」從遙遠的奧爾特雲( Oort cloud)方向進入太陽系。估計那個方向有它的誕生地。而且,天文計算得出無尾彗星「曼島貓」每經過860年繞太陽一週。
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凱倫.米奇(Karen Meech)教授說:「這是第一次觀測從奧爾特雲飛來的岩石型、內太陽系(innner solar system)星體。」奧爾特雲是位於太陽系內的範圍極大的雲團,遠達冥王星和古柏帶之間區域。所謂的「內太陽系」(inner solar system) 包括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的靠近太陽空間;與之對應的「外太陽系」(outer solar system) 則為從木星向太陽系之外的空間,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
報導說,科學家希望觀測到更多「曼島貓」如50~100個,才能更好地瞭解無尾彗星的性質。目前,泛星計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提示,「曼島貓」已經長期處於冰凍狀態。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奧利弗.海諾特(Olivier Hainaut)說:「我們要根據觀測的情況來判斷,無尾彗星這種大體積星球是否在其形成初期即在太陽系中到處飛舞,還是安靜地待在原處慢慢成熟。」
該研究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責任編輯: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