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酒店遇襲事件點閱量16億 成熱門話題
【大紀元2016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4月5日,一則女子高檔酒店遇襲微博竄紅網絡,截至6日晚9時,微博閱讀量已達16億次,200萬條討論,成為最熱門話題。數萬網民怒轟涉事酒店,同時網絡也出現質疑之聲,認為此事件並不簡單。有評論指,事件發酵皆因激發大眾對於不安全感的共鳴。
4月5日晚間一則「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的帖子在中國大陸的社交媒體上被轉瘋了。帖子是ID為「彎彎_2016」的微博用戶發的,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微博中除了詳細的文字敘述外,還配有視頻及事態進展等內容。
「彎彎」的帖子稱,4月3日她在北京出差期間,入住位於酒仙橋的如家連鎖店旗下的高端和頤酒店時,在酒店房間外遭遇一男子「毆打」、「劫持」未遂。「彎彎」指責如家酒店事發前後態度「冷漠」、當地派出所接到報案後無動於衷。
酒店「監守自盜」?
根據「彎彎」的描述,「整個過程持續了5、6分鐘,在一個全是監控攝像頭的地方,沒有任何安保人員、酒店管理人員出現搭救。值班經理也是在前台電話被打爆,事情結束之後才『姍姍來遲』。且在事發之後沒有派任何人溝通襲擊事件的始末,甚至不關心在自己酒店裡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確認當事者的安全。」
該事件發生地點是北京和頤酒店,一家知名的高檔酒店。高檔酒店通常具有高質量的服務、一流的安保系統。在這樣的酒店,眾目睽睽之下,還會發生如此惡劣的事件,不怪乎人人自危了。
「墨黑紙白」在其博文中表示,此事件最讓人們揪心的不僅僅是存在有這樣的惡人,而是在一個高檔的,安全系數高到只有拿房卡才能登電梯的酒店竟然會有這樣的惡人。「在受害者的表述中,我似乎只能看到四個字,監守自盜。」
據警方調出酒店視頻顯示,施暴者在酒店服務員在場的情況下還能淡定的打電話,甚至追趕逃跑的受害者,「這很不符合一個意圖犯罪的人的心理,至少他是相當熟悉這個環境,甚至是對服務員毫無芥蒂的情況下,才能繼續如在無人之境對受害者進行拉扯,甚至要拖入樓道口?」
他質疑道:「施暴者為什麼可以如此逍遙地來去自如,並且作案手法和對環境的把控如此嫻熟?這到底是誰給的便利?也很容易讓人們懷疑酒店是否有更多的嫌疑?」
事件「衝擊公眾心理安全底線」
為何此事件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新京報》4月7日刊登社論《女子酒店遇襲衝擊公眾心理安全底線》稱:「這一事件之所以關注度如此之高,其中固然有對視頻中被施暴女子的同情,陌生男子是那樣殘暴,酒店人員是那樣冷漠,而受害女子又是那樣無助,似乎一切都重歸叢林時代,當事人只能一切都靠自己。這樣的一個透著冰冷的環境,讓人窒息,也讓人心生憐憫。」
該社論表示,酒店安保責任的缺失,以及接案警方辦案的效率都成為輿論發酵的因子。「很多時候公眾安全感的喪失,並不是因為一個極端惡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場所,在最不應該發生危險的地方遇到了危險,並且得不到公權力有效的救濟。這或許才是今天輿論大聲疾呼的原因所在。」
「彎彎」在事件中稱,當時「酒店服務員視而不理,以為是小倆口鬧彆扭。」對此《紅網》的一篇評論文章寫道:就因為「以為是孩子吵鬧不聽家長話」,放任人販子把幼小孩童拐走;「以為是家人或者情侶的爭執吵架」,放任了搶劫犯的施暴;「因為害怕會被報復」,眼睜睜看著小偷將手伸進乘客的口袋……
現今社會太多的「放任」和「眼睜睜」在蔓延,如果有一天我們遭遇危險,「眼睜睜」地看著可以伸出援手的人視而不見,那將是怎樣的哀痛?
此事件「詭異」 引多方質疑
在眾多網民痛斥酒店、警方,同情受害者的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一些質疑之聲。
據英國BBC中文網報導,「彎彎」的第一條相關微博是在4月5日零點發出,到4月6日零點,「彎彎」微博的閱讀量已經超過60萬。而微博上該話題的總閱讀量已經接近3億,相關討論60萬條。顯示「未遂劫持」過程的酒店監控視頻,在優酷上也已經突破152萬的播放量。其飛速竄升的傳播速度引來網民的質疑。
據《明報》報導,「彎彎」在微博、優酷、騰訊的影片均是利用新開帳號,專門用以發布此事件,令人生疑。有人質疑事件涉嫌炒作。和頤隸屬的如家酒店剛於本月初與首旅酒店合併,將從美國退市。有人認為不排除競爭者在此時「暗箱操作」。
也有評論認為此次事件是專為「稀釋」巴拿馬文件風波的熱度而製造的新聞。大陸媒體人陳先生向自由亞洲表示,利用可控的釋放熱點沖淡重大輿情,是官方網絡戰的方式之一。全球持續發酵的巴拿馬文件風波,甚至沒能進入微博熱搜前10名。一邊嚴密的封鎖,一邊放水形成熱點引導,導致涉及中共領導人的巴拿馬事件傳播就更加有限。
不論此事件是「炒作」、競爭對手的「暗箱操作」、還是欲蓋彌彰的新聞,其可以引來這麼多關注,正因為此類事件「衝擊公眾心理安全底線」。在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亂象叢生,學校慘案、幼稚園幼童被殺、公交車被放火、馬路上被明搶、被「報復社會者」撞死、女子被綁架、強迫賣淫⋯⋯再加上路人的冷漠、警方的不作為、政府部門的利益連帶,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擔驚受怕」、「人人自危」。有評論稱:「此事件無論它發生的如何『可疑』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它還是戳痛了我們的軟肋。」#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