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盛世去 古人怎麼過清明節?
清明節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祭祖自周朝開始,到唐朝成為官方節日,宋朝極盛,元朝多從本俗,明朝把清明列為「時享」,歷經清朝、民國,一直到今日,一直保留著清明祭掃、懷遠追祖的傳統。
唐朝的清明節
清明祭祖,慎終追遠,對於重視孝道的中國人來說「喪祭之禮立,則孝慈著」。《傳》曰:「禮者,天地之序也。」唐玄宗時,清明祭祖正式成為五禮之一:「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五禮之序,以吉禮為首」,清明節的祭禮屬於吉禮。《禮》曰:「化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唐代宗以前,清明節與寒食節連在一起。寒食節三天之後是清明節。唐代宗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並逐漸為清明節所取代。這是《唐會要》的記載。
清明祭祖,還有戴柳的習俗。清明戴柳是從唐高宗流傳下來的。《歲時百問》:「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於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今蓋師其遺意也。」
祭祀祖先之後,清明節的娛樂活動也很豐富。
清明踏青,遊春。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宗大曆五年長沙清明節遊春的熱鬧場景:「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媚,爭道朱蹄驕嚙膝。」
清明節蹴鞠,就是踢足球。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對足球賽進行了描摹:「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唐朝風氣開放,女子也踢足球。韋莊的「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王建的「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描寫的都是宮女踢足球的場景。
有資料可查的清明節最有趣的比賽當是清明節宮廷裡的拔河比賽。《唐語林》記載了一次這樣的拔河比賽,七個宰相和兩個駙馬在東邊,三個宰相和邱將軍在西邊,八比四,東邊不出意外的贏了。
觀眾是皇帝下詔請來的:「令中書門下供奉官五品以上、文武官三品以上,並諸學士等,自芳林門入,集於梨園球場」,皇帝本人也帶著皇后和公主來觀戰。輸了的西邊很不服氣。上奏皇上說這比賽很不公平,要重新來,皇上不許,西邊還是輸了。一場拔河比賽也要上奏皇帝要求重新裁定,做到了宰相也是童心未泯啊。
清明節也盪鞦韆。唐玄宗稱盪鞦韆為「半仙之戲」,正因清明時節處處有人在玩鞦韆,因而又將它稱為鞦韆節。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圖》中可見到人家庭院裡的「鞦韆」。「半仙之戲」一直遊戲到明朝:「自前明以來,此風久革,不復有半仙之戲矣。」
清明節的詩詞中也有表達掃墓祭祀的悲哀,不過實際上更多的詩詞表達的是清潔明亮的美好心情。
唐朝初年時寒食節和清明節放假四天,到了貞元年間增加到七天。到了宋朝,清明節基本取代寒食節,依舊放假七天,這在傳統社會是放假時間最長的節日了。
宋朝的清明節
清明節在宋朝最為隆重,《清明上河圖》是清明節盛況的細緻入微的寫實。北宋時,清明節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宮城朱雀門外近東的迎祥池「夾岸垂楊,菰蒲蓮荷,鳧雁游泳其間,橋亭台榭,棋布相峙。」在每年的清明節這天讓普通百姓進來燒香遊玩一天。
寒食節前的一天稱作「炊熟」,用麵做成飛燕,用柳條串起來插在門框上,叫做「子推燕」。女孩子滿了十五歲,在那時是成人了,女子的成人儀式「及笄禮」在清明節這一天舉行,清明節也是女子成人節了。
從清明往後三天都是出城上墳的日子,但是以清明這天是正日子。
凡是新墳都在這一天祭掃,「婦人淡妝素衣,提攜兒女,酒壺餚罍」。
平民上墳多用棗姜豉。京城的人到郊區去,祭掃之後順便郊遊。野外熱鬧得像城市一樣,在綠樹下、園林中,羅列杯盤,互相勸吃,到處都是城裡來的男女老少。人們都帶著棗、炊餅、泥偶和掉刀、名花異果、野外遊戲的玩具、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轎子用楊柳雜花裝滿轎頂,從四面垂下來。要在郊外玩一整天,晚上才回去「緩入都門,斜陽御柳;醉歸院落,明月梨花」。民生富足,節奏緩慢,老百姓有足夠的時間享受生活。
清明當然有節日食品,坊市上開始賣稠餳、麥糕、乳酪、乳餅之類的。
最壯觀的是皇室的清明節祭拜。宮中提前五天和派宮人去祭祀皇陵,跟隨去祭祀皇陵的人都穿著紫衫、白絹、三角子青色綁腿,都是官方供給的衣裳。紫衫白絹青布,多麼高雅的配色。祭祀所用食品是麥糕稠餳。宗室近親也分別去祭祀皇陵。宋朝皇陵在河南鞏縣,距離京城開封百里之遙,這樣一來皇室的清明節要持續月餘了。
宮中讓宦官在閣門上用榆木鑽火,先進者賜金碗、絹三匹。賞賜給臣僚巨大的蠟燭,正所謂「鑽燧改火」者,即此時也。剛剛鑽出來的火稱為「天火」,吉利非常。因為清明節之前的寒食節禁火,因此這一天皇帝會賜給親近的大臣們「新火」,就是剛剛鑽出來的天火。
宮中還派人去寺院道觀祭祀宮人的墳,參與祭祀的人都穿著節日的盛裝,車轎裝飾著錦繡珠寶,繡扇雙遮,紗籠前導,儀式盛大隆重,讀書人和百姓都到門前來觀看。紙馬鋪用紙折疊成閣樓擺在當街。
宮中還有名為「摔腳」的侍衛軍軍樂表演。「諸軍禁衛,各成隊伍,跨馬作樂四出,謂之『摔腳』。其旗旌鮮明,軍容雄壯,人馬精銳,又別為一景也。」
當時中原的風俗也影響到了遼國:「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鞦韆架,日以嬉戲為樂。」
關於清明節,還有蘇東坡夢中得詩的故事。蘇東坡在杭州時,與道潛和尚交好,一天夜裡夢見道潛帶著一首《飲茶》詩來見他,醒來後只記得兩句:「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蘇東坡在夢中問他,清明節火固然是新的,為甚麼水也是新的呢?道潛回答說:「清明節民俗淘井,所以水也是新的。」
宋朝的清明節繼承了唐朝戴柳的習俗,家家用柳條插在門上,叫做「柳眼」。有詩云:「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柳條上要加棗。或許大棗可辟邪,「大棗燒煙熏床下,能辟蚤」。
這一天,出入城門的車馬幾乎堵塞了城門,郊野的名園花圃、湖裡的彩舟畫舫,還有龍舟可以觀賞,處處是行樂的人群。紅霞映水,月掛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晚間尚猶未絕。男跨雕鞍,女乘花轎,次第入城。又使童僕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歸家,以饋親朋鄰里。
元明清朝的清明節
元朝的清明節是朝廷的一個重要的節祭,用牲來祭祀。《元史》記載:「節祭元日、清明、蕤賓、重陽、冬至、忌辰。其祭物,常祭以蔬果,節祭忌辰用牲。」
明朝時,除了宗廟宗族祭祀之外,清明節還要設厲壇祭祀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讓他們有所歸依,不出來做厲鬼,致人生病。《春秋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厲鬼作祟,人則生病。《士喪禮》:「疾病禱於厲」。
明朝剛剛建立的洪武二年,朱元璋採納學士陶安等言,制訂了宗廟之祭的時享制度。「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歲除如舊。」《祭法》對祭祀的級別也做了分辨:王祭泰厲,諸侯祭公厲,大夫祭族厲。《鄭注》說,漢朝時民間有祭祀厲鬼的傳統,後來漸漸荒廢了。洪武三年開始設立厲壇祭祀無祀鬼神。在京都舉行泰厲,每年的清明以及十月初一派官員去祭祀。提前七天告知京都的城隍。到了祭日這天,在厲壇上設城隍的神位,無人祭祀的鬼神位於厲壇下的東西,用三隻羊、三隻豬和三石飯米。
諸侯祭國厲、府州祭郡厲、縣祭邑厲,都在城北設壇,一年兩次和京師一樣。里社則祭鄉厲。後來又增加了七月十五的祭祀。
明《帝京景物略》載:清明節的時候,男女都出城去掃墓,提著、挑著祭祀的東西,轎子和馬上都掛滿了祭祀的物品。路上滿滿的都是祭祀的行人和轎馬。祭拜的、給墳頭上酒的、哭的、給墓除草填土的、燒紙錢的。哭完了,就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找一棵樹坐下來,興盡方歸。
清朝的清明繼承了前代的傳統。皇室以時享祭祀皇陵。
道光年間的《清嘉錄》記載了蘇州附近的清明節習俗,清朝時依然門前插柳,頭上戴柳。上墳多用青棕、熟藕,給去世的親人燒紙錠。虎邱郡設厲壇,同時祭祀城隍和諸路土谷神和其他神仙。遊人駢集,名為看會。
兒童對著鵲巢做米飯,稱作野火米飯,也是沿襲了宋朝鑽火的遺風。
上墳之後遊春賞花,把清明節過得熱熱鬧鬧的。
在祭厲壇之外,成書於乾隆年間的《帝京歲時紀勝》還記載了清明節的赦孤和濟孤的慈善活動。廣寧門外的普濟堂收養外地的孤單無依的老人、病人,育嬰堂收養棄嬰,清明節這天兩堂收殮野外的屍體和嬰兒的屍體入葬或者火化,並請人超度,叫做赦孤。仿照前朝的厲壇,祭奠厲鬼。在神位邊傍列孤魂,叫做濟孤魂會。
《清嘉錄》記載了當時的放風箏的清明節遊戲。「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清明後,東風辭了時令,無法再放風箏。京城人帶著風箏去祭掃,掃墓之後就在墳前放風箏。把災難疾病寫在風箏上,等風箏升到天空中時,就剪斷風箏線,希望風箏在這個潔齊的日子帶走所有的穢氣。風箏的做工極盡精巧,琉璃廠的上等風箏幾兩銀子一個。此時清明的遊戲,風箏超過了鞦韆的主導地位。
雖然《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盛況不再,清明祭祖踏春的傳統依然流傳至今。清明節到了,春天就真的來了。@#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