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垃圾食品都被宣傳為健康食品,美國媒體「健康餐盤」()創始人傑瑞德‧考奇(Jared Koch)近日發文羅列了九種被誤認為健康的常見食品,美國知名天然保健專家約瑟夫‧默寇拉(Joseph Mercola)博士則在發表專文,逐項做了進一步說明,堪稱一份相當詳盡的膳食保健指南。
永遠不該吃的九種食品
1. 罐頭番茄製品
許多知名品牌罐頭的內塗層都含雙酚A(BPA,又稱酚甲烷),這種有毒化學物質如滲入食品,可能導致不育、毒害神經系統,並提高罹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糖尿病、心臟疾病等重症的風險。據非營利權威雜誌,兒童每天只吃幾份罐頭食品就會攝入超出安全限量的雙酚A。
《時代》周刊今年3月報導,乳癌基金會等幾家非營利發表的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北美市售罐頭含雙酚A(其它罐頭使用的替代物尚不明確)。而番茄的高酸度會讓雙酚A滲入食品。為避免這種風險,上述機構和莫寇拉博士均建議儘可能食用新鮮蔬果;特別是像番茄這樣的酸性食物,最好選購非罐頭裝(如玻璃瓶裝)產品。
2. 加工肉製品
正如考奇所警告的,加工熟肉製品如香腸、火腿、烤牛肉等通常是用封閉飼養(CAFOs)的畜肉製成的。這些牲畜會被注射生長激素、抗生素和其它獸藥,成長的惡劣環境很容易致病,且肉中也會添加亞硝酸鈉(一種常用防腐劑和抗微生物劑,也有助於保持肉類的色澤和風味)以及其它化學調味劑和色素。
亞硝酸鈉在體內會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讓人容易罹患大腸癌、胃癌和胰腺癌。這還不算,大部分加工熟食肉類在製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其它促癌化學物,包括:
◎ 雜環胺(HCAs),這是肉類和其它一些食物在高溫下烹製時產生的有害化合物,據研究,可明顯增加罹胃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 多環芳香烴(PAHs):很多加工肉類會經過熏製固化的程序,此間會形成多環芳烴——肉類燒烤時也能形成。(當脂肪滴在熱源上,會產生過量煙霧,包裹在煙霧中的肉就會滲入這種致癌物。)
◎ 糖化終產物(AGEs):食品在經過巴氏殺菌或滅菌的高溫加工程序時,會促進糖化終產物的生成,後者積存在體內會導致氧化應激、炎症和心臟疾病,也讓人容易罹患糖尿病和腎病。
2011年一份報告歸納了7,000多項探討飲食與癌症關聯的臨床研究,表明加工肉類對任何人都非健康之選,應該完全不吃。該報告是受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委託、用從公眾募集的資金撰寫的,因此調查結果沒有受到任何既得利益的左右,具有充分的可信度。
這份報告也佐證了先前的調查結果:加工肉類增加罹癌風險,特別是腸癌;而且不在於量多量少,只要攝入就無安全可言。所以最好還是選擇新鮮的食草牲畜或者野生捕撈的鮭魚等有機肉類。
3. 人造黃油
低脂飲食熱潮帶來不幸的結果:人們對黃油等有益健康的脂肪避之唯恐不及,而公眾的健康水平已因這一盲目風潮而有所下降。其實,作為黃油替代品的人造奶油和黃油等都含有不健康成分,包括:
◎ 反式脂肪:人造黃油、起酥油和麵包抹醬所含的非天然脂肪是液態植物油在氫化過程中發生固化而形成的。反式脂肪可導致的疾病包括:心臟疾病、癌症、骨骼問題、荷爾蒙分泌失調和皮膚病,不孕不育、哺乳問題,還有新生兒體重不足、兒童發育問題和學習障礙。美國政府組織的科學家小組認定人造反式脂肪毫無安全性可言。
◎ 自由基:自由基和其它有毒的分解物是高溫處理植物油的產物,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包括癌症和心臟疾病。
◎ 乳化劑和防腐劑:人造黃油和麵包抹醬中有許多可疑添加劑,多數植物起酥油都用BHT防腐劑等作為穩定劑。
◎ 己烷等溶劑:用於油脂提取過程的這些化工製品具有毒性。
過去,天然黃油因含飽和脂肪而受到詆譭。事實上,優質的老式黃油是用吃青草的乳牛的奶製成,富含共軛亞油酸(CLA)——不但可抗癌、抗糖尿病,還有瘦身功效,這都是反式脂肪不具備的。
4. 經高溫加熱的多元不飽和植物油
莫寇拉博士認為,在所有有害健康的食品中,用加熱的植物油製成的最為糟糕。植物油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健康,原因是經過了高度加工。多數美國人都會大量攝入植物油,使得ω-6與ω-3的比例嚴重失衡,理想狀況下二者的比例應是1:1。
換句話說,加熱到高溫的植物油,其性狀須足夠穩定,如果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就會有害健康,比如,會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氧化為「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當食用加熱的多元不飽和植物油(如菜籽油、玉米油和大荳油)時,就會攝入氧化膽固醇。此外,當油遇熱氧化時,還直接導致血管疾病;氫化時產生的反式脂肪則導致乳癌和心臟病。
那麼哪一種烹調油最好呢?
作者認為,在市售的食用油中,椰子油最適合烹飪,因為它幾乎完全是飽和脂肪,不會因加熱而變質;對人體來說,椰子油也是最獨特、最有益的脂肪之一。橄欖油當然也很健康,但它只能耐受低溫,最好還是留作拌沙拉用。
5. 微波爐爆米花
全氟烷基是快餐包裝內面所用的化學品,包括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被人體攝入後會污染血液。微波爐爆米花袋內襯全氟辛酸,加熱後有害化合物就會滲入爆米花。
此外,全氟烷基也是不斷壯大的「性別變異化學物」家族的一員,會破壞內分泌系統、干擾性激素分泌。美國環保局已裁定全氟化合物(PFCs)為「可能致癌物」,並指出全氟辛酸對人類發育和生殖構成風險。
全氟化合物的危害還包括:
◎ 致不孕不育。 《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雜誌刊登的研究發現,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會大大增加不孕機率,如全氟辛酸會使不孕機率增加60%到154%。
◎ 致甲狀腺疾病。 201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全氟辛酸可能損害甲狀腺。體內全氟辛酸濃度高的人,罹患甲狀腺疾病的機率兩倍於濃度低的人。甲狀腺中的球蛋白要結合碘以形成激素,作用於人體的所有器官、組織和細胞。甲狀腺激素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也很關鍵。甲狀腺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致心臟病、不孕不育、肌無力和骨質疏鬆等。
◎ 致癌。 大鼠實驗發現,全氟辛酸至少和四種不同的器官腫瘤(肝、胰、睪丸和乳腺)有關聯;研究也證實,在全氟辛酸車間工作的人易患前列腺癌。
◎ 致免疫系統疾病。 瑞典科學家進行的幾項研究顯示,全氟化合物對免疫系統有不利影響。正如環境工作組(EWG)的有關報告所述,全氟辛酸會減少胸腺和脾臟的所有免疫細胞亞群,造成免疫抑制。
◎ 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兒科和青少年醫學檔案》(Archives of Pediatric & Adolescent Medicine)期刊2010年發表的研究發現,體內全氟辛酸濃度高的少兒,其總膽固醇水平和「壞膽固醇」水平較高,全氟辛烷磺酸則會使「壞膽固醇」和「好膽固醇」水平同時升高。
莫寇拉博士強烈建議讀者別用含這些有毒化合物的廚具和餐具,特別是不粘鍋;也別吃用防油紙包裝的食品,如快餐和微波爐爆米花,何況這些食品也沒甚麼營養。
6. 被農藥嚴重污染的非有機土豆等新鮮農產品
作者建議,最好只買有機蔬果,因為美國農業部禁止有機產品使用合成農藥。而常規種植的蔬果,其農藥殘留量大不同。考奇將著眼點放在土豆上,因為土豆會吸收土壤中的大量農藥和其它農用化學品,而莫寇拉博士則建議讀者閱讀環境工作組發布的「關於農產品殘留農藥的購物指南」(Shopper’s Guide to Pesticides in Produce)。
延伸閱讀:農藥殘留多的12種蔬果 草莓「最髒」
7. 精製食鹽
我們的飲食離不開鹽,不過,常規的「食鹽」和加工食品中的鹽與人體真正需要的鹽不是一回事。市售加工食鹽與天然鹽實在是大相徑庭,前者有害健康,後者則增益健康。
加工食鹽98%的成分是氯化鈉,剩下的2%,除了很少量的碘就是吸濕劑等人造化學品,其中含有亞鐵和鋁等危險物質。一些歐洲國家雖然不在飲用水中加氟,卻將其加入食鹽中,而氟有害大腦、甲狀腺、骨骼,增加罹骨癌風險,對腎病患者的傷害尤其大。
天然鹽中平均含有84%的氯化鈉,其餘16%則是天然礦物質,包括矽、磷和釩等微量元素。
鑑於鹽對身體健康是絕對必要的,作者建議改吃未精製的純天然鹽。他個人最喜歡產自喜馬拉雅山的古老的全天然海鹽。喜馬拉雅鹽非常純,極少雜質,不會有重金屬和工業毒素等污染物;且它是手工開採、手工洗滌,經過了最少的加工。喜馬拉雅鹽只有85%的氯化鈉,剩餘15%則包含史前海洋中的84種微量元素。
未經精製的天然鹽對人體有多種功效,包括:
◎ 作為血液血漿、淋巴液、細胞外液、羊水等的主要組成部分;
◎ 將營養物質帶入和帶出細胞;
◎ 維持和調節血壓;
◎ 增加負責創造性思維和長遠規劃的大腦膠質細胞;
◎ 促進肌肉與腦部的溝通,通過鈉鉀離子的交換,讓您隨心所欲地做動作。
不過,雖然有這麼多好處,還是不應該毫無顧忌地吃鹽,因為飲食中的鉀鈉比例也很關鍵,如果比例失衡,將導致高血壓、心臟疾病、記憶力下降和陽萎等。避免鉀鈉失衡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別吃鉀低鈉高的加工食品;多種多樣的有機食品則可確保最佳營養成分,這類飲食中鉀的成分明顯高於鈉。
8. 大豆分離蛋白和其它未發酵豆製品
作者指,民眾通過媒體瞭解到的關於大豆的事情多數都不是真的。最嚴重的是,美國出產的大豆90%至95%都是轉基因的,這些抗「草甘磷」作物可耐受致命劑量的除草劑。大豆分離蛋白即是用轉基因大豆生產。
草甘膦作為除草劑中的活性成分,會破壞維持女性生殖週期的微妙激素平衡;更嚴重的是,草甘膦的毒素會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受損的胎盤還會釋出其它廢物;且胎盤一旦受損,還可能導致流產。母體攝入很少量的草甘膦,也能引致嬰兒的嚴重出生缺陷。此外,草甘膦對人體的危害還包括破壞細胞功能、誘發許多現代病(包括自閉症)。
大豆分離蛋白廣泛用於生產蛋白棒、代餐粉奶昔、瓶裝果汁飲料、罐頭湯類、調味汁、人造肉、烘焙食品、早餐麥片和和一些膳食補充劑。
即使你不是素食主義者、不吃豆漿和豆腐,學會看食品成分標籤也很重要。大豆添加劑有很多名字,你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回轉基因大豆產品。大豆專家卡伊拉‧丹尼爾(Kaayla Daniel)博士在其網站上提供了一份免費的「特別報告」——《大豆在哪裡(Where the Soys Are),列出了它的許多「別名」,比如轉基因大豆可能匿身於「肉湯」(bouillon)、「自然香料」(natural flavor)和「組織化植物蛋白」(textured plant protein)裡。
莫寇拉博士還指,如果你重視健康,那麼在大豆分離蛋白之外,所有的非發酵豆製品也都別吃。數以千計的研究已發現,未經發酵的大豆會引起營養不良、消化不良、免疫系統崩潰、甲狀腺功能低下、認知功能下降、生殖系統紊亂、不孕不育,甚至是癌症和心臟病。唯一有益健康的大豆是充分發酵的有機大豆。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過程,大豆中的肌醇六磷酸及其「抗營養」水平都會降低,其有助消化的特性才能發揮出來。
9. 人造甜味劑
與人們的普遍觀念相反,研究發現,阿斯巴甜等甜味劑會刺激食慾(讓人想吃碳水化合物),並且刺激脂肪儲存、增加體重。最近的一項研究指,糖精和阿斯巴甜比蔗糖更容易讓人發胖。
最成問題的是阿斯巴甜,它的成分主要是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其甜度主要來自經過人工設計而攜帶甲基的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的甲基鍵(叫甲酯)非常不牢固,很容易讓甲基斷裂而生成甲醇。
作者解釋,有這種說法指蔬果中也有甲醇,所以阿斯巴甜並非不安全。然而蔬果中的甲醇牢牢地與果膠固著在一起,可以通過消化道而不被吸收;阿斯巴甜產生的甲醇卻無所依附,無法從體內清除。
甲醇就像一至特洛伊木馬,容易潛入大腦和骨髓等易感組織,經過醇脫氫酶(ADH)的作用而變成甲醛,侵襲敏感的人體蛋白質和DNA。所有動物都有將甲醇分解成無害的甲酸的保護性機制,而人類卻沒有。這就是動物毒理學實驗的缺陷所在——這種研究模型不太適用於人類。
健康膳食指南
莫寇拉博士在長文的最後歸納說,無論你想選購甚麼食品,有機的、當地種植的,超市的還是農貿市場的,高品質的健康食品總是有些共同特質。
◎ 成長中無農藥和化肥(符合要求的包括所有有機食品和一些非有機食品)。
◎ 非轉基因作物。
◎ 不含任何生長激素、抗生素或藥物。
◎ 不含人工添加劑或防腐劑。
◎ 新鮮。(如果在發蔫的有機食品和新鮮的常規產品之間做選擇,後者可能還是更好些,因為新鮮度可保證最佳營養含量。)
◎ 非工業化農場養殖。
◎ 禽畜是自然成長起來的。(其天然飲食習慣得到尊重,而不是被飼以穀物和動物副產品混合飼料;且為戶外散養。)
◎ 其成長符合「可持續性」標準(用水量少,未破壞土壤,動物糞便變成了天然肥料而不是環境污染物)。
在科技和工業高度發展、環境遭嚴重破壞的今天,要購買完全符合如上標準的食品不但成本高,也是難上加難,但莫寇拉博士的一番詳解,還是相當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規避一些嚴重的健康風險。@*
· 植物油變「食用塑膠」?精煉過程讓人心驚
· 做對3件事 遠離農藥殘留的侵害
· 日名醫警示:喝奶流失鈣質 酸奶惡化腸道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