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8日訊】牙齒健不健康,可不是照三餐刷就越健康,因為不正確的刷牙方法,清除不掉的牙菌斑可能造成牙齒酸軟、崩解等傷害。
日本牙醫師川崎健一告訴你,刷牙要注意這5件事:
1.錯誤刷牙方式,導致牙菌斑在口中長時間堆積
細菌在體外分泌大量多醣體,黏黏滑滑的物質而形成一層「生物膜」,這就是牙菌斑,不易刷洗乾淨。細菌最喜歡高溫高濕的環境,口腔正是它們的天堂,又有源源不絕的食物滋養。
牙菌斑中的細菌一旦感染周圍組織,就容易產生蛀牙和牙周病的病症。甚至可能隨血管感染全身,導致心臟病、糖尿病、早產等併發症。
不想讓嘴巴像流理台的排水口邊一樣黏呼呼,那麼就要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2.刷牙前先淋濕刷頭,是在袒護細菌
刷牙前先把牙刷淋濕,起泡效果較好,泡泡多容易讓有已經洗乾淨的錯覺,而且淋了水也會讓稀釋牙膏中的氟化物,牙齒保護少了,細菌就有機可乘。
正確的刷牙方法,應該是直接把牙膏擠在乾牙刷上,大約是刷頭的2/3長的量,可保證氟化物的濃度。這樣刷牙會比濕牙刷難起泡,可強迫自己把牙齒刷好刷滿,徹底將牙菌斑刷洗乾淨。
3.飯後馬上刷牙,琺瑯質易受傷
用餐後口中堆積酸性物質,會讓琺瑯質表面軟化,此時立刻刷牙,會傷害琺瑯質。長期下來會讓牙齒越刷越薄,成為怕冷怕熱又怕酸的敏感性牙齒。
正確的刷牙時間,應該是吃完東西後的15~30分鐘,因為此時口中的酸性被唾液中和後,琺瑯質也經由「再鈣化」重新變硬,此時刷牙就不用擔心被刷毛刮傷。
4.喜歡用硬刷毛牙刷,導致敏感性牙齒
用硬刷毛刷牙感覺較易將牙齒刷乾淨。喜歡用硬刷毛的朋友要注意,長久下來不但會磨損琺瑯質,牙齦也會向下萎縮露出象牙質,讓牙齒敏感酸軟,還可能動搖牙根,讓牙齒鬆脫。
反倒是軟毛刷尖端較細,能深入齒縫清潔牙菌斑,而且能降低牙齒表面因刷牙時造成的磨損。
刷牙的力道也會影響牙齒清潔度,施力不應超過200g(可用廚房用秤測試力道),刷毛在牙面上以1~2mm的幅度左右擺動,每顆牙齒要刷20次以上,刷一次牙約需3分鐘才能全部刷乾淨。
5. 刷牙完狂漱口,沖光抗蛀的氟化物
刷牙後,滿口泡泡,有些人會狂漱口,深怕牙膏殘留口中。可這個行為恰恰也把牙膏裡保護琺琅質的氟化物給沖漱光了。其實,刷完牙後只要用10cc左右的清水把口中泡沫漱掉即可。#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