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29日訊】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為彰顯蔣經國生前對臺灣及臺灣青年所做的貢獻,3月29日青年節上午在總統府三樓大禮堂主持「經國廳」命名揭牌。先總統蔣介石家人包括蔣經國之子蔣孝勇的遺孀蔣方智怡和兒子蔣友松、蔣友青,以及蔣經國庶子、前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夫婦等蔣家後代都出席。馬英九致詞表示,蔣經國是政府遷臺後,政治、經濟轉型最重要推手,對臺灣改革有重大貢獻。
蔣經國對臺灣政經改革有重大貢獻
今天命名揭牌典禮中播放蔣經國紀念影片,馬英九表示,選在青年節舉行命名儀式,是想到蔣經國一生關心、重視和培育青年,命名經國廳主要讓國民了解蔣經國對國家重大貢獻。
馬英九提到,蔣經國對臺灣最大貢獻包括民生建設、民主法治等方面。蔣經國在擔任「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委任內,除積極照顧榮民生活,也帶領榮民弟兄開闢「中橫公路」(東西橫貫公路),完成貫穿中央山脈的艱困工程,一舉達成照顧退休官兵就業需求、推動經濟與國防建設等目標。
他進一步說,蔣經國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更積極推動行政革新與一系列的國家重大建設。在民國63(1974)年擘劃了十大建設,包括中山高速公路、中正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北迴 鐵路、大煉鋼廠、大造船廠、核能電廠、台中港、蘇澳港、石化工業等。
民國66(1977)年,蔣經國進一步開展十二項建設,包括南迴鐵路、廣建國民住宅、改善農田排水系統及設置縣市文化中心等,奠定了臺灣經濟轉型升級與社會文化蓬勃發展的基礎。民國67(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後,開始思考臺灣全面民主化的政治轉型。
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 開放報禁、黨禁
民國75(1986)年的國慶,蔣經國曾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預示了政治改革的必要。經過審慎的籌備,到隔年7月15日,他正式宣布解除臺澎地區實施38年的戒嚴,大幅減少對人民自由與權利的限制,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也回歸自由民主的常態。蔣經國接著開放報禁、黨禁,規劃國會全面改選與省市長民選,臺灣舉世聞名的「寧靜革命」就此登場。
馬英九表示,蔣經國是40年來臺灣轉型升級的關鍵推手。在經濟方面,除上述基礎建設全面升級,更從勞力密集的時代轉向技術、資本與知識密集的時代,發展高科技如半導體,建立新典範如設立科學園區,都是劃時代的措施;在政治方面,從戒嚴時代走向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與省長及直轄市長民選、與國會全面改選的時代,又是一項脫胎換骨的重大改革。
馬英九:蔣經國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
馬英九強調,蔣經國謙沖自牧,是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他曾說:「來臺灣住這麼久,我已經是臺灣人了。」他也說過,蔣家人今後不能也不會再競選總統。他親民愛民,經常上 山下鄉,跟基層民眾在一起,也結交了11位民間友人。事實上,蔣經國的政治遺產,直到今天都還在繼續嘉惠臺灣人民。
馬英九說,蔣經國的政治、經濟改革,現在的人看來也許視為當然,但在決策當時,他所受的壓力與阻力,是常人所難想像的。尤其他出身威權體制,卻能以最大的勇氣與智慧,親手終結威權體制,回歸憲政常態, 確實是史無前例的石破天驚之舉。他當時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就要後悔。」到現在還是傳頌一時的警句。
蔣經國深受臺灣民眾愛戴
他告訴與會者,蔣經國去世迄今28年,根據國內四次民調結果,在歷任總統中,他的聲望一直是最高的,都在五成以上,遙遙領先其他總統。蔣經國深受民眾愛戴,歷久彌新,可說是其來有自。
馬英九表示,把大禮堂命名為經國廳,希望長遠傳承蔣經國愛民如子、效忠國家與推動改革精神,讓中華民國依循這樣的理念,繼續向前邁進。
今天的活動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劉兆玄、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洪秀柱與國民黨代理主席黃敏惠等人也出席,會中一同觀賞蔣經國回顧影片。還有許多蔣經國部屬,包括生前最倚重的文膽高齡99歲的張祖詒也出席致詞。
張祖詒表示,他今天受邀參加典禮感到非常光榮,蔣經國是一位英明睿智的國家領袖,在他心目中,更是慈祥親和富愛心的長者,凡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蔣經國站在最前線,「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在哪出現」,蔣經國勤政愛民、大公無私,只能用鞠躬盡瘁來形容。#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