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國政治

陸媒介紹美國總統民主選舉 大談民意調查

【大紀元2016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華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之際,大陸財新網刊文《選舉還要不要黨的領導》,介紹美國總統候選人與黨派之間的關係;澎湃新聞網詳細介紹美國大選中民意調查。財新與澎湃新聞網,均與習陣營關係密切,近期常發表涉及民主轉型話題的文章,與中共黨媒意識形態基調大相逕庭,釋放的政治信號引外界關注。

財新刊文《選舉還要不要黨的領導》

3月21日,財新網發表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美國某基金經理的吳謙立的專欄文章《選舉還要不要黨的領導》。文章論述美國現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如特朗普、克魯茲,以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等人參加競選中,都不聽從各自黨派的領導,甚至公開指責各自黨的大佬及領導人。

文章表示,現代意義的政黨,只是給來自五湖四海但是具有相同理念的公民,為了一個宏大卻可能模糊的共同目標走到一起,提供一個可以分享想法、加強自己主張的平台,其最佳作用就是為公民推動自己主張提供一個渠道。因此,政黨應該是一個相對鬆散的組織。美國的黨組織就更加如此了,黨主席只是一個為各個候選人服務的後勤主管,這個位置主要是用來讓青年幹部過渡或者安撫二流政客。在各個政黨之上,大家信奉憲法為共同遵守的原則。

美國人天生地對權力有一種抑制的本能,領導人的權力在這個律師滿街走的國家裏,來自於他們協調各方利益、與對手等人達成交易的能力。即便當上總統,手握全國行政大權,也不能靠殺伐決斷來樹立威望。相反,一個普通的議員要想躋身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行列,只要自身有能力加上因緣際會,很快就能脫穎而出。

文章論述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交替執政的歷史,但表示,關於政黨在全國政治裡面應該扮演一個甚麼樣的角色,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爭論。國父之一的麥迪遜(James Madison)就一直擔心政黨會演變成摧毀國家安定團結的「派別」勢力,然而政黨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而且各個政黨內部還存在不同的派別。政治學的文獻裡面有許多研究表明問題不在於黨內存在太多的派別,而是在於是否存在合適地解決分歧的機制。

文章稱,歷史上,美國的政黨內部向來都存在意識形態、地理利益各不相同的現象,但是除了以前司法改革時發生過一次民主共和黨分裂從而造就了今天的兩黨政治外,還沒有出現過因為內鬥而導致政黨四分五裂的情形。

財新網這篇評議美國民主選舉的文章,受大陸網民關注。有網民跟帖評論稱,「就你們敢發」;還有網民反諷道,「原來還有這麼回事」,「到選舉了,學校會讓學生強制選學校決定的人,根本沒民主。」

澎湃刊文談民意調查

同一日,大陸澎湃新聞網刊文介紹美國大選中民意調查。文章稱,民意調查興起於19世紀的美國,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它在當代政治,尤其是選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最早的民意調查大概可以追溯至19世紀初。1824年7月,哈里斯堡的《賓夕法尼亞人報》在讀者中進行了第一次「無黨派偏見的」大選模擬投票。自此之後,民意調查逐漸流行起來。報紙發行地區的選民均可以郵寄的方式參加。除了郵寄的方式,報社也會派記者進行長途或短途的旅行,在路上隨機訪問選民,統計他們的選擇傾向。

賓夕法尼亞人報開創的民意調查方式被稱為straw poll。straw既有稻草的意思,也常用來暗示風向,因而有人把straw poll翻譯為「草根民調」。

民意調查在19世紀的蓬勃發展反映了美國政治文化的演變。在美國建國之初,國父一代都以紳士自居,並不熱衷於公開競選公職。華盛頓曾一度拒絕出任總統,就是擔心要參加競選,宣傳自己的功績。彼時總統的產生方式是,先由國會推舉,然後讓選舉人投票,得票第一的當總統,得票第二的就當副總統。按照國父們的理解,政治家不應有黨派分歧,按照能力與品行的高低排序,最好的當總統,次好的就當副總統。

這種構思雖然美好,但卻不現實。華盛頓威望極高,連任兩屆總統自是無人加以非議。自他之後,再無一人能讓所有人信服,競爭已經不可避免。到1824年,政黨競選機制完全取代了此前的選舉方法。與上層變動相對應的是下層選民人數的增加。安德魯•傑克遜執政期間,致力於提高政治參與,大部份州都逐漸取消了對白人男性選舉權的財產資格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到1856年,選民佔人口比重從1824年的3.8%增長到了16.7%。1865年內戰結束後,黑人也被賦予選舉權,選民數量就更多了。

草根民調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仍然十分流行,其代表就是《文學文摘》雜誌。從1916到1932年,該雜誌連續五屆準確地預測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信任和讚譽。可以說,《文學文摘》在當時就是草根民調的象徵。

然而「公平誠實的」草根民調亦有出錯的時候。1936年大選前夕,多家民意調查機構都預測羅斯福將輕鬆獲勝,唯獨《文學文摘》雜誌認為阿爾弗雷德•蘭登將獲得531張選舉人票中的370張,從而擊敗羅斯福當選總統。但實際的結果卻是羅斯福拿下了46個州合計523張的選舉人票,並獲得60.8%的普選得票率,而蘭登只獲得8張選舉人票。

選舉結果公佈之後,《文學文摘》聲譽掃地,不僅再也沒有做民意調查,而且幾個月後就宣告倒閉。發人深思的是,《文學文摘》一共發放了1000萬份問卷,回收了230萬份,如此龐大的樣本量,為何仍預測失敗?問題就出在樣本的選擇。《文學文摘》雜誌的讀者當中,共和黨人所佔比例遠比美國總人口中的共和黨支持者比例要高,僅此一項系統誤差就足以使得民意調查失敗。其次,此次民意調查完全依賴於受調查者的自願參與,產生了「無反應誤差」。事實上,願意寄還調查問卷的讀者往往是羅斯福的反對者,而非其支持者。兩項偏差導致最後的調查結果與實際的選舉結果大相逕庭。

就在《文學文摘》進行大規模草根民調之時,卻有一名原本從事廣告業的商人,喬治‧蓋洛普,根據其隨機樣本民意調查,預測羅斯福將會獲勝。不僅如此,他還預測《文學文摘》會錯誤預測選舉結果。選舉結果出來後,蓋洛普聲名大噪。

蓋洛普的成功之處在於把抽樣法應用於民意調查之中。在1930年代,使用抽樣法的民意調查機構不在少數,但蓋洛普是成就最為突出的一個。他提出,表達民主的最佳方法就是抽樣調查,像《文學文摘》那樣的意向投票對於促進民主毫無用處。蓋洛普形容,抽樣民意調查就是那根給「民主脈搏」把脈的手指。在蓋洛普那裏,民意調查已經不再是政治新聞的一個子類,而是發展民主的科學工具,甚至就是民主本身。

該文獲網民力挺,有很多網民跟帖點讚。有網民跟帖調侃稱,「我以前不知道還有民調。」還有網民反諷中共政權號稱的動輒95%以上認同度的調查結果,其實是強姦民意。

值得關注的是,財新傳媒主編胡舒立與習陣營關係密切,財新網經常發表風向性報導,替習陣營發聲。澎湃新聞網也被指是親習陣營的新媒體。這兩個媒體去年以來頻頻發表反獨裁、民主轉型、台灣民主政改以及批判中共政治體制等敏感話題的文章,釋放的政治信號引外界關注。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