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一項調查稱,加拿大的華裔移民學好英文有較大難度,不過加拿大新移民系統已體現出掌握官方語言的重要。在近日渥太華召開的勞工會議上,就業行家再次強調語言能力,並敦促渥京增加語言培訓投入,幫助新移民。
據embassynews.ca報導,加拿大前就業及社會發展部退休政策研究總監哈利韋爾(Cliff Halliwell)在勞工會議上說,對官方語言的掌握程度,可能是對移民經濟成就差異的最有力解釋。
加拿大已有很多研究發現,官方語言能力是移民在經濟上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高學歷的技術移民未能找到合適工作,語言能力不夠是主因。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技術移民登陸第一年後的平均收入只有16,800元,與所有移民及難民的綜合平均收入14,000元差不多。
上屆聯邦政府提高了對技術移民的語言要求,2015年開始的快速通道系統,更新增了一輪打分,目前為止,能獲得邀請申請移民的候選人,得分都不低於450。這個得分,留學生大學畢業後工作1年,就算雅思獲7分也很難達到。
不過,哈利韋爾及卑詩大學研究移民收入的經濟學家格林(David Green)都認為這還不夠,政府應該對已經在加拿大、因為語言能力不夠而影響了職業發展的移民加強語言訓練。
語言至關重要
移民加拿大後獲過很多獎、被譽為社會企業家及移民倡導者的「尼克」(Naeem 「Nick」 Noorani)是加拿大移民雜誌的創辦者,也是《在加拿大生存》的作者。他歸納了移民成功的7個秘訣,其中語言排第一位。
尼克在幾年前多倫多舉辦的一個海外受訓專業人士會議上說,如果語言不好,「怎麼能與加拿大人競爭一份工作?」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如果2個人的技能相似,一個英文好,一個不好,你會僱傭誰?」
尼克給出的建議是,每天6小時,練習英文的講、讀、聽能力。要達到的標準是,「能看懂主流電視的節目,能與在加拿大出生的人交談他們的話題。」
華裔學好英文有難度
華裔移民學英文有較大難度。3年前蒙特利爾公共政策研究所對以中文為母語的華裔移民及母語為斯拉夫語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移民做了一項比較研究,發現華裔移民在加拿大7年後,英文進步不大。
在加拿大當過多個社區領袖的華裔移民溫一山承認,華人學英文較難,但他強調,選擇好的環境能使學英文更容易。他對《大紀元》說:「如果你住在一個西人的家裏,就非講英文不可。大陸來的學生,我建議他們不要住學校,要住在西人家裏。無形中,你的英文會進步的很快。」
溫一山的母語是國語,他17歲去新加坡,重新上了高中課程,後來在加拿大讀大學。他說,「有了這個環境後,學英文不覺得困難。」
他說,要想講好的英文,需要用英文思維。「每天都用英文的話,自然而然地就用英文思維了」。中國人從課本學的英文強調語法,但西人講話時,更多用習慣用語。這些需要在英文的環境中,慢慢去熟悉才行。
華裔移民遇到的挑戰是,如果住在有幾十萬華人的多倫多的華人聚居處,又是在華人圈內生話的話,你可以不用英文。
英文不好的後果
加拿大智庫威爾斯利研究所(Wellesley Institute)曾做過一個展示移民被困於「地下經濟(Shadow Economies)」的研究,採訪了多倫多市中心東部453個新移民家庭,結果發現,受訪者中僅3%做專業工作,42%涉及地下經濟活動。
受訪者中的華人洪先生(Hong)因英文不好只能去餐館打現金工,每月收入1,260元,一家三口住在地下室,常需要去食物銀行領食物;廚房用品、衣服及傢俱都是買二手貨。
洪先生是以電工身份移民加拿大的,他花了300元參加一個電工考試培訓班,老師用中文講課。他明白講課的內容,卻不明白考試的問題,因為考試題是英文的。洪先生稱,他想在華人社區做電工,但英文不好使他很無奈。
威爾斯利的研究發現,英文最好的受訪者中,71%找到工作,找到全職工的占45%;那些英文是初學者水平的人,只有28%找到工作,找到全職工的占12%。
獲得成功更需要語言
加拿大不斷有研究發現,社會上的高級管理職位中,少數族裔人士的比例太低。行家認為,主要原因是移民缺乏軟技能。
長期從事移民融入加拿大社會政策及實踐工作的顧問阿旺蕾(Tharwat Awamleh)認為,語言是軟技能的關鍵因素。
她對《大紀元》說,語言技巧與瞭解文化都重要。很多海外受訓的專業人士沒有技術問題,他們缺乏的是對加拿大文化環境的瞭解。他們準備了極好的簡歷,但不知道如何像主流人士那樣與人交流。
溫一山曾任密西沙加中心獅子會會長,董事會裡除他以外都是白人。他也當過密西沙加華人協會會長等多個社團主管,現在還是安省保守黨的一個選區總裁。他說,為了能融入主流社會,他曾去學習冰球知識。
他說,西人在聚會時主要的一個話題是冰球。你要能在主流的環境中生存,自然要瞭解加拿大的文化。
責任編輯:滕冬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