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藍悅真台北報導)土壤液化潛勢區資訊查詢系統14日中午正式上線,台北市許多精華地區也列為高風險區,為避免引起民眾恐慌,行政院與經濟部地調所、內政部召開記者會說明,會產生土壤液化要有3要件,行政院呼籲民眾不要恐慌。行政院也初步規劃6年分期計畫,第一年編列40億元經費,其中的20億元提供老屋健檢,另外20億元做土壤液化的地質改良。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及遇到「強烈地震」,同時發生才會造成土壤液化,土壤液化對房屋整體可能造成傷害,但大部分的時候,對房屋的結構不會有影響。「即便查到自家位於高風險的土壤液化區,也不要太擔心」,民眾若完成自主檢查後仍有疑慮,也可諮詢各地方土木專業團體,因此,民眾無須恐慌。
土壤液化區列賣屋資訊?
政院本週討論
孫立群指出,昨日公布的是粗略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圖,因為面積較大,鑽的孔數比較少,中央會與地方政府合作,在技術與資源上支援地方政府,對於認為有必要加強的區域,會做更細膩分析;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也開始研議未來是否將土壤液化相關狀況,列入房屋買賣必要記載事項,行政院這週將召開會議處理。
內政部次長林慈玲說,全台在1999年前興建的房子預估約77萬件,需做結構耐震能力評估,內政部除了做老屋健檢外,也會補助地方進行地質改善,以社區為單位進行區域的土質改善,將在這週將細部補助計畫報行政院來核定,核定的經費基本上行政院是支持的,可分年分區提出計畫,一旦行政程序完成就可開放地方政府來申請。
至於消保處也將研商是否修改不動產買賣定型化契約,強制記載房屋是否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林慈玲表示,土壤液化潛勢區資訊剛公布,目前只是針對8個縣市做初步大範圍的調查,但若要收入公開資訊,還需要進一步做中級、高級的鑽探,內政部持保留態度,讓資訊更完整,否則執行上有困難。
若一般民眾要做自我建築物的補強,與地方政府提出的地質改善示範區計畫需要花多少時間?林慈玲回應,地方政府可分年分級,民眾自我評估耐震,區域由地方政府來做;中級圖資所需時間,地方政府可用分年方式,這也要看地方政府的規劃,目前無法估計,區域性示範區盼由地方政府做整體規劃來推動。
經濟部中央地調所長江崇榮表示,過去政府做的地質敏感區資料一直有在公布,今年還會陸續公告,這次土壤液化資料公告,也不會對房價有衝擊。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認為,土壤液化雖會受到地震方向、遠近、程度的影響,但不是每次地震就會發生土壤液化,若地質處於高風險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在蓋房子時只要做好地質改善,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房子已蓋好要再補強也是要花很多錢,加上土壤液化對建築結構影響較少,若地震發生時只要建築結構沒有受損,造成傷亡相對低,民眾無須過度恐慌。
危及公路系統?
交通部:已納耐震設計規範
此外,民眾除了關注自己住家是否為土壤液化區外,每天行經的道路橋梁、國道部分區域也在土壤液化的範圍裡,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王穆衡昨日表示,早在民國84年開始,部頒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已納入土壤液化考量因素,平常也訂定一般定期安全維護查核機制,軌道在夜間也都有平常巡檢、養護工作,確保運作安全。
交通部表示,高鐵與機場捷運都在興建期間針對車站及路線段做地質調查,並依地質調查結果,評估土壤液化潛能,並針對土壤液化潛勢高的路段,採用修正之土壤參數辦理結構耐震設計,或採用深基礎方式因應。◇
土壤液化潛勢風險
潛勢區分級 |
代表意義與應變方式 |
高(紅區) |
●只要不發生大地震,對建物不會有影響。 |
中(黃區) |
●中短期內無太多風險顧慮。 |
低(綠區) |
可預見的未來,應可不必太顧慮液化風險。 |
註:潛勢區僅代表地震時實際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並不代表地震時一定會發生,即使是砂質土壤且有高地下水的區域,地震時也不一定會產生液化。 |
|
資料來源:中央地質調查所 大紀元記者郭岳仁/製表 |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