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經濟

經濟學者:當局對計劃經濟體系的最後一戰

【大紀元2016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大陸經濟持續萎靡,中共當局自去年底開始提出對經濟進行供給側改革。近日,有經濟學者撰文認為,大陸經濟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經濟改革成敗在此一舉,這或許也是當局對舊的計劃經濟體系的最後一戰。

3月10日,大陸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撰文表示,無論從宏觀、中觀還是微觀都可以廣泛地觀察到,中國大陸此輪經濟減速主要是結構性和體制性而非週期性和外部性造成的。更為重要的是,體制性因素阻礙了結構性出清,固化了原有經濟結構,產能過剩企業淪為「殭屍企業」,只刺激不改革實際上是延緩舊增長模式出清和鼓勵加槓桿,是走向金融危機的節奏。

2009年四萬億、2014-2015年貨幣超發,刺激多、改革少,舊增長模式拒絕退出,隱性擔保氾濫導致資金錯配,形成三大資金黑洞(即舊增長模式的鐵三角: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和產能過剩重化國企),醞釀金融風險和隱性失業。

任澤平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表面上是增速換擋,實質上是結構升級,根本上要靠改革轉型。現階段同時面臨抓改革、調結構、穩增長、防風險、保就業、守底線等多個政策任務。

任澤平認為,中國經濟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公共政策正面臨重大抉擇。敗,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漫長黑暗。改革,將迎來曙光;刺激,則加速危機。習近平當局展現了推動改革的決心。這是一場自由市場經濟對計劃經濟的最後一戰。

大陸經濟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陷入經濟增長下滑的泥潭。中共當局多次降息、降准刺激經濟也不見起色,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下半年,當局陸續推出5萬億人民幣的基建投資,希望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是數據顯示中國各項投資不升反降。尤其是中共近年賴以提高GDP的房地產,經歷歷次推出利好刺激以後依然不見起色,到2015年底庫存達到了近7萬億平方米。

除去房地產,中國的鋼鐵、煤炭、鋁製品、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而近來一些城市瘋漲的樓市又製造了一個令人擔心的泡沫。

面對一個病入膏肓的中國經濟,去年11月18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解決經濟問題不能單靠貨幣刺激,要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這是習近平在九天之內第二次公開提到有關「供給」。在此前的11月10日,在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曾表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並在去年底提出今年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責任編輯:李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