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帆美國華盛頓DC報導)美國學者、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主席李‧愛德華茲(Lee Edwards)和女兒伊麗莎白‧斯伯丁(Elizabeth E. Spalding)最近發表他們合著的新書《冷戰簡史》,介紹了冷戰期間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以及美蘇領導人對冷戰的態度和重要策略。3月9日,父女兩人共同出席了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會,希望人們瞭解共產主義的罪惡和對世界造成的危害,並以史為鑒。
冷戰是指從1947年至1991年間,以美、蘇為代表的自由世界和共產陣營之間長期的對抗。這段跨越19世紀後半頁的歷史對抗決定了億萬人是生活在自由社會還是專制之下,並對後來的世界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然而,由於冷戰最終以和平方式結束,對年輕一代來說,似乎只是一段遙遠的歷史。
主持研討會的大衛‧阿澤拉(David Azerrad)博士說,美國《新聞週刊》最近詢問1000名通過美國公民考試的人,其中73%的人不知道冷戰為何會發生。千禧一代由於沒有親身經歷過冷戰,美國的教育在此方面也有欠缺,因此他們根本不知社會主義為何物,以為那只是社會公平和與人為善的代名詞,甚至有42%說他們寧願社會主義而不要資本主義。作者愛德華茲父女表示,希望通過此書,讓年輕人對冷戰有更多瞭解,並從中認真吸取歷史的教訓。
愛德華茲談到,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共產主義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估計全球受難者超過1億人,其中僅中國受難人口就超過7500萬,而毛澤東是最大的暴君。至今,共產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共產集團統治下,其中包括中國、北韓、越南、老撾和古巴。這並非是那些國家人民自己的選擇。共產主義至今依然在壓制人民的自由,包括選舉的自由以及信仰的自由等等。
伊麗莎白‧斯伯丁在演講中談到,冷戰時期美國政策取向有三個不同階段。在開始階段,美國採取的是「杜魯門主義」,即遏制戰略。杜魯門總統認為,這是一場自由與專制、善良與邪惡、有神與無神之間的戰鬥。為了維護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美國需要擔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在全球遏制共產主義。到尼克松時代,美國轉變為採取「緩和政策」,並向中共傾斜。這也給了共產主義以繼續存在的空間。到里根總統時代,則是簡單而有力的「我們勝,他們敗」,強硬地與蘇聯直接對抗,提出了主動戰略防禦計劃,即「星球大戰」計劃。這一計劃最終將蘇聯拖垮。
斯伯丁認為,從冷戰歷史人們可以看到,意識形態非常重要,作為領導人如何捍衛理念和領導國家也非常重要。此外,獲得成功還要有堅定可靠的盟友。她希望當今的領導者也能從歷史中獲得啟迪。
責任編輯: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