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重現北門東移三井倉庫 文資界嘆大小眼

【大紀元2016年02月25日訊】(中央社台北25日電)台北市政府啟動西區門戶計畫後,為讓國定古蹟北門重現天際線,特別於黃曆新年間拆除忠孝橋引道;不過,一旁的歷史建築三井倉庫卻面臨東移51公尺的命運,文資團體感嘆「大小眼」。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極力推動西區門戶計畫,為了重現國定古蹟北門天際線,在短短8天黃曆新年期間完拆忠孝橋引道,並決定處理周遭凌亂廣告招牌所呈現出的「中華民國美學」,決定以北門古蹟為示範點,制定廣告管理辦法。

除此之外,柯市府更高規格的推出「北門廣場都市計畫案」,並於今天的審議委員會中通過,鄰近北門的歷史建築三井倉庫即將面臨東移51公尺命運,雖然後續仍待送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卻遭文資團體抨擊,「此舉根本是先斬後奏,逼著文資委員同意計畫案」。

曾被柯文哲譏為是「文化恐怖份子」,長年保護文化資產的蕭文杰認為,西元1980年代前的日本因都市開發問題,的確以遷移方式移走古蹟,但1980年代後就沒有再發生過,就連東京車站的修復,也是盡量原地保留,因此並不贊成柯市府遷移三井。

「北門圓環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它擁有清代的北門,以及日治時期的台北郵局、三井倉庫」,蕭文杰指出,三井當時之所以能夠座落在三線道的大馬路口,不外乎就是屬於三井集團,在當年是權威的表徵,因此呼籲柯市府勿大小眼,應尊重歷史。

他舉例,即便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現在的社會高呼轉型正義,但景福門上的國民黨徽也應該被保留下來,因為過去已成既定事實,就應尊重歷史。

至於會不會擔憂三井東移時遭破壞?蕭文杰認為,不同於新北投車站的木構拆解工法,因為三井倉庫結構老舊,遷移過程當中勢必遭到程度上的破壞,因此北市如何處理,看在文資界眼裡仍是一個「大問號」。

文化局指出,日治時期的台灣經濟活動操控在官方、少數日系財團的手中。其中西元1909年在台成立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是最大財團之一,經營模式是將公司本部設立在日本,生產工廠在台灣,並壟斷產銷管道及銷售權來獲取利益。

而位在忠孝西路、延平北路口的三井倉庫就是在同一時期遺留下來的洋式建築,外觀為三崁式的2樓磚木混合建造房屋,中央立面半圓形的山牆,仍留有三井物產的商標。雖然目前外觀早已佈滿青苔、藤蔓,但三井的建築物其實是台灣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作品。

二次大戰後,倉庫產權交由台灣省政府物資局管理,2002年後移交給台灣鐵路公司,後來又移撥給台北市文化局作為交八廣場用地,並於2011年指定為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