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台灣高教預算有限,大學紛紛尋找財源,相較於中興大學日前提出,聘請「0元」教授。交大校長張懋中22日表示,將聘任120個講座教授,不限台籍或外籍,目標募集經費至少5億元,幫教授加薪,希望讓年輕教授月薪至少達到10萬至13萬元,替學校招募好人才。
為了增加競爭力,面對國際延攬人才的壓力,張懋中舉出,香港的教授薪資是台灣的2倍,新加坡是4倍,沙烏地阿拉伯是5倍、美國是5到7倍。他說,台灣的薪資水準在延攬人才上沒有競爭力。
香港各大學近日更跨海招生,要提供優秀台生最高18萬6,000元港幣獎學金,約新台幣近80萬元,讓學生免擔憂學費與基本生活開支。張懋中提到,除了薪資水準外,很多國家還提供先進一流的實驗設備和場所,條件不比台灣差,尤其年輕教授還沒有家庭負擔,更容易流動。
原本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的張懋中,去年回交大擔任校長,原本想叫學生一起回來工作愛台灣,結果學生一聽到待遇紛紛拒絕。因此,今年交大開始將聘任120個講座教授,並設定募款目標4年超過新台幣5億元。
「高教拒年經學者於門外」
要先思考高教「是延攬不到人才,還是浪費太多人才?」。高教工會祕書長陳政亮談到,教育部前幾年提到彈性薪資制度,希望教授薪資能比照公務人員薪資計算,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從每年流浪博士這麼多,就可看出問題癥結點。
他提到,這些流浪教師很多都是從國外畢業,為何進入了高等教育,進不了校園?就是高教產業沒有要開缺給年輕人。
過去許多大學為了追求排名、名聲,花大錢聘請國際知名講座教授,想盡辦法要與國外競爭,結果錢砸下去,一兩年後船過水無痕,沒有任何意義。陳政亮批評,這是急功近利,結果國外留學回台灣尋求教職的人才,卻苦哈哈跑去當兼任教師,在各校到處流浪,滿地流浪博士,年輕學者依舊沒有機會。
教團籲先改善高教工作環境
國家資源規模有限。他建議,「台灣應該培養一整個世代的年輕學者,培養出來就應該繼續好好使用,不要刻意跟國外競爭,這才是長久之計」;就像台灣職棒永遠競爭不過美國職棒大聯盟,因為開出的薪資條件就有很大落差,條件也不一樣,但現在卻放棄這方向,卻花大錢短暫聘請知名講座教授,「這不是個健康的做法。」
他認為,其實加薪倒不是最急迫的問題,重要的是高教管理層級,必須先改善高教工作環境才是正道,讓教師不用疲於應付評鑑,可以專心研究、教學,這才是提升高教「質量」的首要。◇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