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有趣文章…
【經典西方典故】迷途的羔羊
【大紀元2016年02月18日訊】在中國古人眼中,「羊」具有漂亮、溫馴、忠厚、害羞等特點,甲骨文中的「美」「善」「義」「鮮」「羞」因此都與羊有關。在西方,「羊」一詞也經常出現在《聖經》中,而這也與羊心地善良、溫良謙恭等品質有關。
在《聖經》中,基督徒曾被比喻為羔羊,上帝被稱為「牧人」。其中的《馬太福音》記載了耶穌在向信徒講解如何對待偏離教義、誤入歧途,後又改過自新的人時,做了如下比喻:「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在《路加福音》中記載耶穌做了類似的比喻:「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裡,就請朋友鄰捨來,對他們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這兩處經文都是在告訴人們,對於迷失在塵世的人,只要悔過,同樣能被上天救度。
後世用「迷途的羔羊」比喻在生活中迷失方向之人。
不禁想起了一首歌:落入凡間深處,迷失不知歸途,輾轉千百年,幸遇師尊普度。得度,得度,切莫機緣再誤。這世間還有多少人如迷途的羔羊,等待著救度!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