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 優化產業成台新政府首務
【大紀元2016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筠芸台灣台北報導)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立委大選後,完成第三輪政黨輪替,然而,在520總統上任前,仍有一段讓政策停擺的空窗期,面對外部惡劣環境的威脅,加上自去年以來累積的景氣挫傷,台灣經濟元氣尚未復原,現階段的台灣景氣可說是重病後等待一帖良藥。
全球經濟走勢高不定性
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認為,這段時間全球經濟走勢的不定性較高,但政府進入看守內閣,可能無法即時因應,是今年經濟發展的風險之一。
另外,羅瑋評估,美國花了近7年的景氣擴張期,擺脫金融危機衰退、經濟復甦。如果美國沒有新的產業刺激景氣,2016年或2017年初,可能會進入景氣循環的衰退期。如果到時候沒有新的區域接力支撐全球景氣,全球景氣將陷入一波衰退。
2016甫開年,台灣景氣就飽受外部環境拖累,美股、陸股大跌,為全球經濟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日前表示,2016開春就出現3隻黑天鵝,第一隻是陸股重挫,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第二隻是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斷交,為中東局勢投下變數,恐影響國際油價,對台灣石化產品出口而言,絕非好消息,第三隻是北韓試爆氫彈,造成全球股市大跌,台股也難逃影響,若短期內無法回穩,將衝擊民間消費。預估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2還是保不住。
2015年台灣出口連續11個月呈現負成長,全年出口值年減超過10%,外銷表現慘不忍睹。孫明德指出,由於第一季非出口旺季,加上中國、美國、歐洲股市動盪,恐影響台灣外貿,因此2016首季,台灣出口可能無法好轉,但未來應該有機會回到正成長。
根據台經院研究指出,原本各界預期,由於國價油價在2014下半年的大跌,應有利於台灣主要出口市場經濟表現,也有益於台灣內部消費擴張。不料,油價下跌讓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出口貿易數據售產品價格大跌影響,內需消費甚至在去年第三季也由溫轉冷,未因交通支出減少而擴張,增添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讓台灣經濟再度陷入預測開高走低的窘境。
台灣太依賴中國市場
對於中國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被認為是引發陸股重挫的原因之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中國金融問題嚴重,經濟處在墜崖狀態,2016年的表現,可說沒什麼好期待的。
至於中國經濟墜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邱俊榮指出,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已讓台灣許多金融機構踩到雷,若中國金融問題持續漫延,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會受到波及。
邱俊榮強調,台灣出口太過依賴中國市場,在投資、出口等方面,台灣應加強和東南亞國家的連結,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新政局應盡速優化產業結構
面對總統大選後,政黨輪替成型,邱俊榮表示,既然新政局已抵定,朝野應該擺脫意氣之爭,對於台灣未來的長期規劃,回歸理性討論,並且優化產業結構。
邱俊榮強調,台灣產業跟出口結構的問題不能再拖了,經濟數據不好,不能再用降息、貶值、政府補貼等強心針讓數字好看。應該要檢視現行的短期產業政策,是有助、還是有害產業結構。
邱俊榮指出,台灣產業結構太集中,其他產業未能迎頭趕上前,政府更不敢放掉強勢產業,形成資源更集中的循環。
因此要務實地討論,如何優化產業結構,思考該讓產業更多元或者淘汰弱勢產業,才能讓產業連結國際市場,以避免重蹈過去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覆轍。
邱俊榮進一步表示,新政府剛好接上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第一輪談判結束的時間點,是蠻好且重要的契機,尤其目前國際景氣不好,短期經濟政策無法立即發揮效果也不討好,就可以依TPP既定規則,處理國內法規鬆綁及協調等問題,並且溝通、化解農業、勞工、環保團體等的阻力。
邱俊榮認為,現行由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主持的國際經貿策略小組會議,一個月才開一次會,「時程有點慢」,除了對細節問題不容易掌握之外,層級也不夠高,各部會對參與TPP該做的事也還不是那麼清楚,建議拉高層級才能確實協調督導相關部會。
由於新任總統5月20日才正式上任,邱俊榮表示,政權交接空窗期應該要安定人心,建議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除了應想辦法透過公開方式彙整各界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意見,並與反對勢力溝通之外,舊政府也應以開放的心態讓文官體系和新政府接觸,彼此都可以為新政策預作準備、溝通,才能縮短調適期。◇
新年一掃陰霾 台灣景氣可望溫和復甦
根據台綜院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貿易衰退,加上中國發展自主供應鏈影響,重創台灣出口,衝擊國內廠商勞動雇用與投資意願,民間亦消費轉趨保守,成長不如預期。
展望2016年,台綜院認為,先進國家經濟開始回歸正常軌道,中國如果即時調整經濟成長目標,預估全球經濟情勢有望溫和擴張,帶來谷底翻升的曙光。
台灣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談到台灣目前情勢,台綜院院長吳再益指出,台灣經濟面臨嚴峻考驗,回顧去年,上半年國內、外各大經濟預測機構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將逐漸擺脫低迷陰霾,朝復甦方向前進,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持續維持寬鬆基調,新興市場表現雖有修正,但前景仍不至悲觀。
而下半年,隨著全球貿易衰退趨勢逐漸明顯,中國經濟成長步調放緩,國際大宗原物料商品價格仍持續走低等因素,年初所預估的樂觀氛圍似乎已不復見,紛紛下修原先預測。
新平庸下的全球經濟成長
吳再益指出,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整體經濟雖已開始趨於穩定,然而經濟恢復力道卻仍顯不足,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表現也僅能緩步上升,成長表現逐漸收斂,「全球經濟成長進入新平庸時代。」
吳再益認為,各國復甦路徑不同,美國經濟開始回歸正常軌道,升息明朗,中國在新常態下,經濟成長調整轉型,日本與歐洲持續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非同步QE下,先進國家復甦路徑仍存在明顯差異。
至於全球貿易現況,吳再益認為,2015年以來全球貿易成長急速衰退,幾乎無一國家倖免,主要出口國家同步匯率競貶結果,反而無法刺激出口,而國際原油與大宗商品的價格疲軟因素,也反映在進口金額的減少。
而台灣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亞洲(70.9%)、北美洲(11.9%)、歐洲(9.2%)等地進口皆呈負成長,讓仰賴外需貢獻的台灣經濟失去成長動能,此波全球貿易跌勢仍未見底,台灣除了對外面臨產品競爭、自由貿易協定與匯率問題外,對內需市場的衝擊影響正要開始浮現。
至於全球的貿易成長空間,根據台綜院研究指出,1960年貿易占全球GDP僅約25%,隨著自由化浪潮,自1990年代起經歷20年的快速成長後,2012年達到59.86%的水準。近年全球貿易成長趨緩,成長空間面臨限制,始終無法衝破貿易頂峰60%的限制。
關於貿易與所得關係的改變,吳再益說,相較於1990年代,全球貿易成長超過經濟成長2倍速的時代已經結束,目前全球收入每成長1%對世界貿易增長僅能增加1.4%,僅90年代(2.3%)的六成。
造成貿易衰退因素,吳再益說,IMF與世界銀行的學者認為除了2009年貿易衰退為全球需求不足的短期景氣循環所造成外,當前全球貿易成長主要仍來自跨國間所得收斂、所得組成中消費與投資的變化、貿易組成中商品與服務的變化、以及貿易制度改變等長期結構性因素所貢獻。
另外,從近30年時間成長趨勢來看,商品貿易成長明顯衰退,服務貿易相對持平,然而,商品貿易衰退主因實為機械及運輸設備品項成長嚴重衰退所致。
台灣經濟成長來源
2000年後台灣經濟成長來源出現改變,外需比重逐漸增加。吳再益說,近2年來因國外淨需求貢獻萎縮,內需反成為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穩定力量。
民間消費與經濟成長
根據歷年資料來看,台灣民間消費占GDP比重逐年下滑,成長貢獻度自2000年後亦開始萎縮,由此可見民間消費意願不振,如此一來,經濟表現必然無法向上提升。
吳再益說,民間消費主要取決於民眾可支配所得的多寡,80年代至2000年間台灣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與消費支出大幅成長,然經濟成長果實分配不均,造成貧富差距現象,所得差距倍數拉大,2000年後中低所得家庭儲蓄惡化,2014年全台超過一半家庭每年儲蓄不到12萬元,全台1/5(最低所得組)家庭入不敷出。
固定資本形成與經濟成長
談到固定資本形成與經濟成長,吳再益說,國內固定資本形成成長逐年下滑,兩次國際經濟負面衝擊,皆造成投資成長恆常性的改變,各部門投資動能皆為衰退,其中尤以公部門衰退最為嚴重。
另外,投資型態仍以營建工程及機器設備為主,R&D研發支出(智慧財產)的投資近年逐年逐年增加。其中尤以機器設備項目占比變化最大,公部門比重逐年減少。
投資(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主要以製造業為主,近年雖成長停滯,占整體投資毛額仍超過四成。其中以電子零組件、電腦周邊及光學產品製造為主的ICT產業即占製造業近年整體投資毛額的70%。投資集中於ICT產業,投資布局失衡。投資不足,造成固定資本形成消耗占毛額比偏高,資本累積淨額所剩無幾。
製造業投資毛額中尤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投資占比最高,超過五成,次高業別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約占一成。部分傳產業別消耗戰毛額比超過100%,逐年侵蝕既有所累積的資本基礎。食品、飲料及菸草、化學製品、藥品及醫用化學製品、非金屬礦物製品、與機械設備業別,仍有過半淨額得以累積,廠商投資意願較佳。
進出口結構與貿易區域
關於進出口結構與貿易區域,吳再益指出,自1980年後期起,亞洲取代北美市場成為我主要貿易市場,中國成為主要出口地區。中國90年代出口中所含進口零組件比例約為55%,隨自主供應鏈發展,進口零組件比例逐漸減少,現況約占35%。
整體消費信心趨勢
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與台綜院11月所共同發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總得分為84.2,雖相對去年同期83.41些微上升,但自去年4月以來已連續7個月下降,顯示整體消費已轉趨保守。可見國內民眾對於未來半年經濟景氣與投資股票時機的信心開始下滑,率先反映了國際經濟景氣趨緩的現實,經濟成長最大動能的民間消費已開始受到衝擊,找不到樂觀的理由。
勞動市場無薪假再起
另外,據觀察,勞動市場無薪假似乎也有再起趨勢,勞動市場失業情況近月來失業率開始微幅上升,實質薪資停滯倒退15年,2014年僅4萬5,494元,仍低於1999年水準,可見國際經濟景氣寒冬,出口嚴重衰退,勞動市場開始受到衝擊。
在逐項剖析台灣景氣健康狀況後,雖然看起來有點悲觀,但學者指出,台灣仍有不少優質的產業正準備逆勢突起,台灣經濟正在緩步解凍中,至於何時可以回溫到讓人民重新感受到熱情與動能,也需要所有台灣人的信心加持。◇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