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年熱門話題:「獨身」與「逼婚」
【大紀元2016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在新年期間,北京地鐵東直門站出現了一則廣告,上面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別擔心,世界那麼大,人生有很多種,單身也可以很幸福」。據悉,這則廣告是由一群年輕人組成的「反逼婚聯盟」發布的,參與者希望父母不要逼自己結婚。年輕人的「獨身」與長輩的「逼婚」成新年期間熱點話題。
華人新年是中國闔家團圓的傳統節日。然而,由於長輩對年輕人婚戀問題的關心,讓不少未婚青年倍感壓力。近期發布的《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逾七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其中,25至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被「逼婚」率高達86%。
有分析稱,很多父母希望子女按照傳統的模式生活,而年輕人的想法日益開放,越來越多人選擇獨身,或者只同居不結婚,導致兩代人的家庭觀念漸行漸遠。
廣東網民「顧盼生輝」說:「我結了一次永遠也不想結婚了。『婚姻是墳墓』一點也沒錯。」
江蘇網民「遠程諮詢」說:「性解放,是當前年輕人不願結婚的根本原因。」
南京網民「qq260272438」說:「房價這麼高,結婚自然困難。」
而「愚夫」則表示:「是錢把人逼到了被逼婚的地步,是那些只認錢的人把自己逼到了被逼婚的地步,難道不是嗎?」
網民「峰」說:「被逼婚的主要原因是一,中國女人要求的越來越多,攀比心理嚴重;二,中國有全家出錢娶媳婦的傳統,這一風俗更造成了女人越來越貴。」
寧單身也不將就
中國有句俗語:「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現在的婚姻觀念已經改變。據中國民政局數據顯示,大陸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主動選擇單身的女性明顯增多。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
這些持單身主義者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已達婚齡、育齡的女性,她們很多主動選擇單身,拒絕婚姻,其中不乏擁有高學歷和收入穩定的女性。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就單身女性進行調查,調查中,超過66%的人認為適齡女性主動選擇單身的原因,是現代女性將婚姻視作一種理想主義的生活模式,不再將就;近42%的人表示,這是因為社會倫理道德的崩潰,讓女性對婚姻越來越缺乏安全感;超過41%的人表示,女性地位提高,有了更多的選擇和追求是主要原因。
一家教育培訓中心的負責人劉夏曉表示,她更傾向於獨身生活,她說:「結婚就是自掘墳墓,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步入婚姻。」她認為自己一個人生活了快三十年,突然要找一個和自己生活方式相匹配的人,很難。她不會為了結婚生子而將就任何男人,將自己的個性和生活方式磨掉。
一女性網民則表示,現在的女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為甚麼要嫁個男人?還要伺候他,伺候公婆,工作一天後還要回家做飯、收拾屋子、管孩子,一不小心老公再出軌,有家庭暴力……幹嘛讓自己活的那麼累,嫁人一點好處都沒有。
而男人則認為現在的女人很注重金錢,沒房子沒車女人不嫁。根據大陸各地區網民曬出的娶妻成本顯示,深圳為娶妻成本最高的城市,大約208.2萬元(人民幣,下同),北京和上海分別以202.8萬元、200.82萬元名居第二、三名,其它依次為杭州、廣州、南京、蘇州、天津,成都則以55.4萬元排第九。這些娶妻成本中主要是房子、車和婚宴的費用。
高漲的離婚率讓人們望「婚姻」怯步
現代人對婚姻缺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觀念,「閃離」現象嚴重,過半夫妻五年內分手,最快的「閃離」僅25分鐘。
根據中國民政部發布的《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全國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50萬對,比2012年增長了12.8%。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國離婚率連續10年遞增。根據民政部提供的數據,中國離婚率連年以8%的幅度增長。而結婚登記的增幅,只比上年增長了1.8%。
80後,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為離婚潮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這個群體約為2.2億。人們稱「80後不是離婚了,就是正走在離婚的路上」。
許多年輕人認為與其離婚不如不結婚,甚至「試婚」成為一種時尚,男女同居但不結婚,高興在一起,不高興就可以「拜拜」,沒有責任,也不需要辦手續。婚姻已經不再是一件神聖的事情。
「溫馨的家」不見了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聖的意義,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陰陽之性配合而成。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為五倫。古人認為婚姻是契合「天地之道」的「人倫之本」,一個國家、社會的穩定都基於家庭的穩定。《易.序卦》說:「有天地,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所措」。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組成國家的基本單位,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穩定是社會、國家穩定的基礎。一個、兩個家庭不穩定不會給社會造成甚麼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國家的大多數家庭都處於不穩定狀態,那麼這個國家也必然處於動盪之中。
在一個家庭之中,夫妻的關係尤為重要。《詩經》上說:「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傳統的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剛直體貼,為妻兒遮風擋雨;女人溫柔賢惠,主管家政,是丈夫的賢內助。夫妻如琴瑟一樣相互和諧,兩情相悅。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平衡,其實是講了一個萬事萬物相互協調的規律,其中包括男女。男為陽,女為陰,男子的特性是剛直,女子的特性是嬌柔。二者剛柔相濟,和諧共生。
在傳統社會裏,女性在家相夫教子,古代流傳下來許多偉大母親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和「岳母刺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如果沒有深明大義的岳母的教導,也許就沒有後來岳飛「盡忠報國」的壯舉。
女性在教育子女、維繫道德和維繫正常的社會秩序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母親將慈愛根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待孩子長成後才會把這種愛心傳遞給社會。
中共建政後 傳統文化幾乎被破壞殆盡
但在中共建政後,中國傳統文化卻幾乎被破壞殆盡。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表示,中國傳統的倫理價值是建立在家庭之上,以此為中心發展人跟社會及國家間的關係,整體社會呈現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但卻被中共澈底瓦解,並利用專制集權及歷次的社會運動力量,把黨國意識形態直接貫徹到中國人的家庭當中,進而取代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
大紀元發表的《解體黨文化》中寫道:「中共鼓吹『男女都一樣,女人半邊天』。女人要去頂半邊天,做男人要做的事,勢必使女人也變得像男人一樣強悍。家裏誰也不服誰,互相間的爭強鬥勝使家庭失去溫馨。男人抱怨女人沒有女人味,女人也恨自己的男人不剛強,窩窩囊囊。被女人壓制的男人,不再可能頂天立地,擁有男子漢的尊嚴,變成了『妻管嚴』。很多男人在家裏無法實現男人的尊嚴,就去家庭之外尋找女人對男人的順從和尊重,結果造成了更多的矛盾,人們更加淡漠對婚姻的責任感。現代中國社會的高離婚率和各種婚外情的氾濫,與家庭受到黨文化破壞有很大的關聯。」
一位網友在其博客中抒發對傳統家的懷念。他認為家在人們的心中是一種力量的源泉,是心靈上的「避風港」「定心丸」。不管在外面受到多大的委屈、承受再大的壓力,都不會被打垮,「因為你知道,就算你一無所有,深夜裡還會有一盞燈為你亮著,一扇門為你守著,它一直都在,所以不必害怕,不必擔心,它就是家。」
中共治下的中國大陸亂象叢生,「性解放」「亂倫」「包養」等成為一種社會「常態」,現在的家不再是避風港,夫妻之間財產糾葛、婚外戀盛行都讓家成為另一個戰場。人們一方面渴望真愛,一方面又禁不住慾望的誘惑。
有分析稱,中國傳統文化、信仰、道德、倫理都被中共從中國人的腦中抹掉,中國大陸從中共官員的糜爛到公眾人物、明星的閃婚閃離、婚外戀的新聞,再加上充斥著各種色情的網絡,無所不在。從小被教育「一切向錢看」,社會上「笑貧不笑娼」的氛圍,父母之間為錢爭吵、離異讓孩子們的婚姻觀念被「扭曲」。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