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2月04日訊】台東成功鎮「新港瑰寶」、88歲文史工作者王河盛,台東美學館將他從「老癡呆變活字典」的故事出書,記錄文史工作的甘苦談。
文化部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首度為地方文史工作者出版個人專集,「新港瑰寶-王河盛的文史歲月」今天在成功故事館舉辦新書發表會,王河盛細說一生從事文史工作的甘苦談,展現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的精彩生命故事。
編者、同時也是台東知名的文史工作者趙川明表示,從事鄉土文史研究是非常辛苦而寂寞的工作,研究成果即使為學者重視、引用,文史工作者也常享受不到應有的光芒。
文史工作者常不被認為是文學家或歷史學者,政府機構甚少為文史工者出版個人專集,王河盛的專集出版,在台東是首例,不僅是對文史工作者的肯定與鼓勵,更可推廣地方文史,讓更多人了解地方事。
王河盛自6歲隨家人自基隆移居台東新港,自1935年起,便開始與台東成功這塊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自1944年至1994年,在長達半世紀、跨越日本治理及國民政府來台兩個時代的公職生涯中,累積了豐富的基層公務經驗。
戰後在重建阿美族族譜戶籍資料的過程中,具備日語能力並熟悉地方民情的王河盛,不僅在探訪時建立起與當地阿美族人的深厚情誼,也開啟他對地方文史書寫傳承的關懷熱情,日後成功鎮「阿美通」的名稱便因緣於此。
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對人文的關懷,他花4年時間,在2004年初完成一套六部的「成功鎮志」,當時他75歲,被譽為「老癡呆變活字典」。
美學館表示,王河盛本身就是一個時代故事,也正用他生命說故事與寫故事,美學館希望透過「文史歲月」的出版,用王河盛的經歷與著述,激起更多人心中一同來續寫東台灣歷史的熱情。(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