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今年,大陸資金外流加劇,監管層多次升級控制,但仍有人利用虛假貿易等手段繞過監控;加大對境外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的審計就成了當務之急。
12月29日,中國大陸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審計工作會上表示,明年將加大對境外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的審計力度,繼續搞好對外援助和國外貸援款審計,維護境外國有資產安全,促進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劉家義稱,當前中國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明年將重點加強政策落實跟蹤審計,跟蹤檢查過剩行業去產能、重點地區房地產去庫存、重點企業去槓杆等情況。
金融審計中,重點關注信貸資金流向、信貸資產質量、跨市場資產管理等金融創新、網際網路金融、跨境資本流動等情況,及時作出預警,促進提高金融監管能力。
劉家義還表示,要適應實施「走出去」等重大戰略需要,在涉外審計方面,加大對境外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的審計力度,繼續搞好對外援助和國外貸援款審計,維護境外國有資產安全。
中國大陸審計署上周發布關於2015年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截至今年10月底,整改問題金額共計1,605億元人民幣,整改率為84.5%,通過整改,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等共計976億元,制訂完善制度2,116項。
大陸跨境資本實施「寬進嚴出」措施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重因素推動,中國大陸今年資本流出規模之巨超出許多人的想像。在三、四季度資本淨外流進一步加劇。中國11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減少近4,000億元人民幣,降幅創十個月新高;11月末外匯儲備也降至3.05萬億美元,續創2011年3月末以來新低。
對此,外管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跨境資金流出壓力增加,主要受美聯儲加息預期進一步升溫、美元匯率持續走強、全球主要非美貨幣普遍下跌的影響。在此背景下,監管層多次升級資本控制,圍堵資本外流。
9月份,中共外匯監管機構高級官員發誓要追究那些試圖規避資本控制、通過「虛假」海外收購交易將資金轉移海外的公司。中國銀聯10月末禁止中國客戶用該公司發放的信用卡或借記卡購買大多數外國保險單。這是中國人將大筆錢匯往國外的流行手段。
另外,還凍結或限制了允許個人及機構對海外投資的機制,還有打擊地下錢莊、虛假貿易等資本外流途徑。
12月20日,外管局局長潘功勝表示,要著力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加強外匯市場監管,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
分析人士認為,跨境資本流動「寬進嚴出」仍是2017年的主要手段,倘若資本流出強度過大,不排除會進一步收緊資本外流,譬如限制或延緩企業海外投資計劃,指導商業銀行的結售匯額度,甚至對個人購匯也做出一定限制等等。而層層設防之下,明年資本流出規模或許並不會明顯增加。
同時,在必要時可能加強個人換匯管理。中金認為,央行不會臨時調整換匯額度,因為這只會徒增市場恐慌;但不排除可能在銀行層面給予一定的窗口指導,甚至增加一些購匯的文件證明等要求,「往輪子裡摻些沙子」,加大摩擦係數。
大陸資金外流四大渠道
香港《經濟日報》11月15日報導說,大陸資金仍會找辦法繞過監管限制,出逃到包括香港在內的境外地區。
律師事務所Simmons & Simmons合伙人Jolyon Ellwood Russell表示,國際金融反洗錢特別工作小組(FATF)發現將資金轉出中國的四條主要渠道:用車偷運現金、融資渠道、貿易和影子銀行。其中最明顯的是虛假貿易。
據報導,中國大陸從香港的進口以及香港對大陸出口的數據,兩者本來應數額相等,但近期兩者的差距卻日益增大,反映資金可能借道貿易、虛開貿易發票流入香港。
此外,12月28日大陸官媒發文指,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情況下,被稱為「數碼黃金」的虛疑貨幣——比特幣成為大陸民眾「走資」的新渠道。比特幣行業需要在監管框架內發展。
據調查機構 Bitcoinity.org數據,11月份全球比特幣的交易量達1.7471億枚,比上月份增5成,比今年3月高峰增近2成,創下歷史新高紀錄,1.7471億枚比特幣按當月16日匯率換算,折合人民幣約為8879.7億元。
據悉,中國大陸是帶動比特幣交易創新高的主要推手,來自中國大陸的交易占總數的9成。
另外,還有故意輸掉跨國官司,然後支付罰金給外國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是由中國公司自己控制的。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