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我的火車情緣

作者:陳啟淦

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也是很重要的能力。(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08
【字號】    
   標籤: tags: , ,

小時候,我的家鄉在嘉南平原的北端,一個以製糖著名的純樸小鎮。家父在糖廠上班,一家人就住在糖廠宿舍。

小鎮的街上有一個火車站,搭乘火車可以到達縣內許多大鄉鎮,鐵路像蛛網似的密布,四通八達,比坐客運還方便。

外婆家在台南,媽媽帶著我們幾個小蘿蔔頭回娘家,先搭小火車,再換大火車。小火車是糖廠火車,大火車是台鐵的「縱貫線」,很明顯的,台鐵火車比糖廠火車大很多。

在製糖的季節裡,小火車拖著長長的車廂,車廂載滿了甘蔗,緩緩地穿梭在鎮內及郊區。載運甘蔗的火車速度很慢,時速不超過二十公里,有些小孩跟著火車跑,抓下幾根甘蔗來,當場用牙齒撕開甘蔗皮,嚼得津津有味。鎮上的平交道很多,遇上這種龜速慢行的火車,路人只有乾著急。

糖廠宿舍傍著一條美麗的溪流,溪流上橫跨著一道鐵橋,我們常在溪邊的堤岸上,看著小火車經過鐵橋。鐵橋建於日治時代,是一座全罩式的花鋼樑鐵橋,至今已一百多年,依然健在,現在成了觀光景點。

大鐵橋是糖鐵運輸專用,後來在鐵橋一側加建木板橋,寬度不到一公尺,僅供行人及腳踏車使用。在上下班的時間,木板橋很熱鬧,騎腳踏車的人快速奔馳,一路按著鈴聲,走路的人只得靠邊站,讓車子先過。木板橋年久失修,腳下的木板許多腐蝕崩壞,從隙縫中可以看到河面,走起來膽顫心驚,那些騎腳踏車的人練就高超的技術,左閃右躲,要躲輪下地板的坑坑洞洞,又要閃避行人,沒有相當經驗的人不敢騎。當火車經過鐵橋時,在木板橋上天搖地動,橋上的鐵馬騎士和行人彷彿歷經一場「震撼教育」。

小時候到外婆家,搭乘小火車,換乘大火車,坐的是最便宜的普通車,每一小站都停,看著窗外的風景不斷退後,心中十分興奮,這是花最少的錢,享受最久的服務。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對小朋友來說,「坐火車」是一種享受,一種特殊的經驗,許多鄉下小孩到了小學畢業,還不曾坐過火車呢!

退伍後到社會上覓職,換了幾個工作後,誤打誤撞來到鐵路局當臨時工。那時候的工作是調車工、看柵工。這些工作都是外界難以想像的。火車不再是我的偶像,而是換取三餐溫飽的工具。

做一行難免怨一行,調車工作危險性特高,稍一閃神就受傷,因此經常興起離職的念頭。可是因為求職不易,只好忍耐下來。

後來當了列車長,南來北往跑透透,看似輕鬆的工作--不就驗驗票,開開車門嗎?但,每次上班都要面對許多未知的狀況,例如:不講理的旅客、酒醉鬧事的、突發疾病的,還有平交道事故、機車故障等。

也因此,許多同事上班之前,都會祈求心中的神明,保佑一路平安無事。

結束列車長的生涯,再來就是在車站月台對每趟火車迎來送往,每天在開車鈴聲與「開車歐賴!」聲中度過。

每日與火車為伍,對火車的感情早已由濃轉淡,不再是熱戀中的情侶,而是變成一家人了。

時間過得真快,悠悠忽忽二、三十年過去了,兩個孩子的奶粉錢、教育費、生活費,都是靠那份微薄的薪水來支撐。抱怨漸漸轉為感恩,若非這些火車,若非鐵路局,一家人如何順利成長,平安度過數十年的歲月?薪俸雖然微薄,生活雖然拮据,在省吃儉用之下,養活了一家人。

想起了火車,就像是一家人,它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節錄自《月夜‧驛站‧夜快車》/聯經出版公司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據明慧記者夏昀台灣報導,已逾耳順之年的黃麗醫從事教育工作三十五年。二零零一年在擔任小學校長職務時,他接獲另一位校長推薦法輪功的介紹信,講述自己跟著讀大學的孩子學煉法輪功,四、五個月後,身患的數種病都好了。「世界上怎麼有這麼神奇的事?」他當時心想,於是參加了學習班,開始學煉起來。
  • 緣的結果也只有兩種:一個恩緣,一個孽緣,世間浮生千載,演不盡的愛恨情仇,也不過就是恩怨二字,皆由緣來牽引,所以根本上講人和人之間誰是誰的親人,誰是誰的仇人?從生命的本質上講都沒有任何關係。
  • 多年來積壓在她心中的芥蒂絕不會因為搬出來住就馬上一筆勾銷,因為她還要經常面對你們一起回婆家的心結。
  • 生命中的挫折與痛苦,常是化了妝的禮物。心碎後的慈悲柔軟,才是真正的幸福。
  • 又回到了家,現實的慘不忍睹超出了正常人的想像力。雖然秘密警察從家裡面撤了出去,但從距離上,他們的撤離不足二十公分,僅是從門裡面撤到了門外面,也就只隔了一個門的厚度。他們在我家門口過道擺了一張鋼絲床,上下樓、進出門都必須側身挪移。這種作法既卑鄙又下賤,你無法不用這些詞來描述他們,而我家門口的上半層樓道裡也擺了一張床,每張床上兩個「幹部」全天候坐在那裡,後來多經激烈的交涉,他們同意將我家門口的床移至下樓的下半層平台上,一家人進出門終於恢復了正常。但下樓仍很不方便,仍需側身而行。
  • 儒釋道的爭執和相互詆譭,把人帶入對儒釋道理論形式的追究,以至儒釋道又互相滲透,使人忘卻修煉的初衷。張三丰在《正教篇》講到其實只有兩教,一正一邪。人不要看重表面的形式,要看實質的作為是甚麼。「古今有兩教,無三教。奚有兩教:曰正,曰邪。」「孔、老、牟尼,皆古聖人。聖人之教,以正為教。」(《正教篇》)
  • 近年來,習近平多次在不同場合公開談及自己的「讀書單」,包括2014年10月15日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日前,《學習小組》公眾號重新編排、重發這篇講話,標題取為「習近平自述:我的文學情緣」
  • 紐約已經正式進入冬天,在天寒地凍的時節,在布碌崙的八大道吃一頓熱騰騰的美食,不失為一種享受。在香飄四溢的美食背後,有著各種各樣的創業故事,今天記者就帶您去了解兩個年青人創業的經歷。
  • 這一天我已經等了二十五年。以全新身分、跟著新家庭在地球另一端成長生活的我,不曉得是否還有機會能與母親、兄弟姊妹再度重逢。此刻,我就站在幼年成長的地方——印度中部一座荒煙漫土的貧窮小鎮上,一幢傾頹建築的轉角門邊,但裡面已無人居住,眼前所見盡是一片空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