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父母如何和女兒當朋友?

作者:雲曉
font print 人氣: 6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和漸漸長大的女兒變成好朋友

怎樣才能教育好年紀大一點的女兒?怎樣才能讓她理解父母的苦心?對於這個問題,所有教女成功父母們,答案都驚人的一致:和女兒做朋友!

只有和女兒做朋友,敏感的女孩才會對你無話不談;只有和女兒做朋友,有著無數小祕密的女孩,才會對你吐露心聲;只有和女兒做朋友,才能真正走進她的心靈,分享她的喜悅與哀愁。如果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父母,不願意與父母坦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都是可笑的。

隨著女孩漸漸長大,如果父母還是一味地以家長的權威管制孩子,孩子勢必會「越來越難管」。與男孩的叛逆不同,女孩會因為得不到父母應有的理解和支持,而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變得抑鬱。

如果父母採取開放的心態,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女兒,情況就大大不同了。對女孩子來說,「柔能克剛」、「溫柔的話勝過棍棒的威力」絕對是顛簸不破的教育真理。

教育學家們曾在一所小學裡做了一次調查,其中有八成以上參與調查的父母對自己教養女兒充滿信心:比較了解女兒的個性、女兒有不高興的事會告訴自己、知道女兒的好朋友是誰、女兒愛看的書籍是什麼……但教育學家們表示,很大一部分家長自認為放下了父母的架子,與孩子關係融洽,實際上卻沒有得到孩子充分的信任。

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說出了孩子們的心聲:「爸爸媽媽雖然時常與我溝通,但內容僅限於『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之類的話題,他們與我溝通的目的性太強了。還有,我不喜歡爸媽總是拿我與別的孩子比較,什麼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國立大學,誰又特別聽話懂事……一聽到這樣的話我就煩!」

一般來說,上小學的女孩已經懂事了,如果家長與她談話時經常帶有很強的功利性、總拿她與別的孩子比較,不僅對提高學習成績毫無益處,還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那麼,父母究竟要怎樣做,才能真正走進女兒的心靈,和她成為朋友呢?

建立溝通管道,隨時掌握孩子的心理

與女兒交朋友,必須了解她心裡在想什麼。但是,該如何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

一位父親分享他的經驗:「我們家有一個『意見箱』,每當與女兒之間出現溝通障礙時,我們都是靠它來解決問題的。有一次,女兒突然不開心,我很納悶,問她也不說,就寫了個紙條丟進意見箱裡:『爸爸怎麼惹妳不高興了,能告訴我嗎?』過了一會兒,女兒也丟紙條進去:『妳叫我寫字,說這個沒寫好那個也沒寫好,還說我笨。』」

女孩的心理有時很難捉摸,就算父母開口詢問,她也不一定願意說出來。這時意見箱便成了父母與女兒之間的溝通橋樑。

當女兒慢慢長大後,家長還可以採取與孩子交換日記的方式,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寫在日記上,同時也要求孩子用日記來回答。這樣一來,雙方的心理、想法都能呈現在日記上,自然而然促進父母與女兒之間有效的溝通,進而成為好朋友。

平等對話,與女兒無話不談

想和女兒做朋友,就要隨時與她保持暢通的溝通,不要因為女兒的話題是你不能接受的、不能理解的,就拒絕交談或隨意駁斥。只有父母能夠做到與女兒平等對話、無話不談,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的思想漸漸步入正軌。

一位睿智母親有個好方法提供參考:一天晚飯後,女兒問我:「媽媽,假如愛情和事業只能選擇一個,妳選哪一個?」我心裡一驚,十四歲的孩子怎麼會問這種成年人的問題!「我選擇愛情,有了愛情才會有溫暖的家,即使事業不成功,也有個避風雨的港灣。」

哪知女兒竟然回答:「我選擇事業,事業成功了,愛情自然會來。」我思忖著說:「事業成功的喜悅也該有人分享啊……」

「可是愛情太麻煩了,我不喜歡唯唯諾諾的男人。」女兒反駁道。

我知道她一直和某個男生關係忽冷忽熱,並且為此煩惱。我不便戳破,於是借用了一句歌詞自編自唱:「愛情這東西,擁有了好麻煩,沒有了又拚命想,來早了添麻煩,來晚了又著急,不早不晚最香甜哪!」女兒會意地笑了。

我覺得,學著和女兒交朋友、與她平等對話,讓我與她的心更貼近,彼此交流也更容易。

當女兒向母親提出有關愛情話題時,母親像朋友一樣和女兒各抒己見,並在談話最後委婉地表達看法。可想而知,這樣一個開明、睿智的母親,自然會贏得女兒的信任和愛戴。

此外,父母平時也應抽空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發生的事、人際關係的情況,以及對事物的看法等等。如果這時女兒告訴你一些真實感受和想法,例如對某個男同學有好感,千萬不可以指責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先試著理解,然後告訴她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如果是自己遇到的話會怎麼處理。這樣一來,女孩就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會越來越信任父母,把父母當成傾訴的對象。

─ ─摘自:《教出好女兒》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協助孩子成長、加深信心和自尊,必須透過獨立自主。對自己有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辦法獨當一面且能做得恰當。
  • 當發現自己的孩子欺凌他人,對父母來說是個衝擊。但如果它已經發生了,父母需要介入。父母在幫助孩子學會關懷和尊重與其他人的關係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改變欺凌行為極其關鍵的一步。
  • 《爸爸去哪兒》中,每一對親子都有讓人欣賞之處。而小公主夏天,更是擄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而我認為夏天非常幸運,有一對懂得做EQ教育的父母。
  • 小男孩面前的薯片被人拿了,他卻瞪大眼睛一直看著。
  • 對孩子而言,了解同情心、愛心仁慈和寬恕很重要。教導你的孩子學會原諒是一個重要的生活工具,能使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更容易教導。持續的憤怒和怨恨是兒童和成人焦慮和抑鬱的來源。越早教導寬恕就越能阻止兒童成為受害者,反過來也有助於防止焦慮和抑鬱。
  • 當然,也有些孩子平時在家表現很好,到了公共場所就變成「人來瘋」,亂跑亂跳像個沒有教養的野孩子一樣,或者無理取鬧,大聲哭喊,讓父母很難堪。
  • 現在年輕人常因被保護太好而飽受批評,台師大副教授謝智謀提醒父母,別用框架看孩子,要讓孩子探索自我,陪孩子面對生命困境,孩子長大後要懂得放手。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