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以為是良善的心意,很可能只是虛幻的東西。我們對自己的身後事要有點智慧,別讓良善心意釀成濫情的苦果。
幾個月前台灣出現一個感人的故事。某男子貼文要為癌末女友找一雙「愛的鞋子」,這是她二年前被診斷胃癌末期後唯一想要的東西,男子希望能為目前已半昏迷的女友達成這個心願。此消息在網路上瘋狂傳閱,不到一天的時間,廠商就在台北板橋倉庫找到僅剩的一雙「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系列球鞋,只可惜女方在當天上午已經過世。
現代的安寧照顧出現許多撫慰臨終病人的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完成病人「未了的心願」。以我自己多年照顧臨終病人的發現,至親家屬心疼病人的離去,總是希望能為他做最後一件事。這是活著人的心願,但是我們卻要有點智慧。病人的病情往往在某一時刻會突然江河日下,也許早上你還在跟她聊天,晚上可能就撒手西歸。今天病人跟你談的心願,明天可能全都遺忘,而且是永久遺忘。
我們曾照顧過一位老伯伯。閒談間,他努努嘴向著身旁的長子,對我們說,沒看到兒子結婚可說是他畢生遺憾。事實上他兒子有女友,只是尚未論及婚嫁,聽老爸這麼說,兒子決心要作孝子,說服了女友提早嫁給他。就在匆促間舉行婚禮。當天,我們很高興地為老伯打扮襟紅花,問老伯高興嗎?只見老伯兩眼茫然,聽不懂我們說什麼。其實,那時老伯的病情已經無法辨識這個世界,所以從婚禮開始到結束,許多人來恭喜老伯,老伯茫然無回應,回醫院就過世了。不知者以為老伯是「宿願已了,歡喜歸西」,其實是病情惡化,加上一天的折磨,身體不堪折磨而逝。
我們並沒有對老伯的親友說真相,沒必要。可是心裡老想著,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那麼感人,但是有智慧地面對真相會少一些遺憾。
前一個故事中的男子花時間在網路上溝通,其實不如坐在女友身旁輕撫著。
我們曾經看到一對鶼鰈情深的夫妻,妻子罹癌,住進安寧病房。丈夫為了讓妻子病情好過一些,花許多時間與醫師討論、上網找藥方、煎藥給太太喝,忙得不可開交。直到有一天,妻子說,我快死了,你能坐下來陪我嗎?丈夫才發現自己錯了,妻子最需要的是親密的陪伴,而不是那些外邊的花樣。
有時候我們以為是良善的心意,很可能只是虛幻的東西。尤其在網路推波助瀾的情況下,非常可能變成可怕的濫情。
在台灣風俗,老人家要過世,總希望兒孫都能在跟前,然後在眾人祝福之下,闔目而逝。我們在加護病房看見這樣的悲劇。老伯即將過世,可是人在美國的兒子卻還沒回來。家人為了怕老伯沒見兒子最後一面,「死不瞑目」,就請醫院以維生系統插管維持生命。可是我們開始聞到屍臭,老伯的皮膚也出現屍斑,這表示老伯的內臟器官已經開始腐敗,只是維生系統才讓心跳不停而已。這簡直是凌遲父親,可是家屬還是堅持等到兒子見最後一面。這種愚孝令人扼腕,但決定權在家人,旁邊的人也只能徒呼負負。
我也不想譴責他們。或許我們對自己的身後事要有點智慧,別讓良善心意釀成濫情的苦果。@
──轉載自心靈工坊《生命詩情》
作者簡介
余德慧,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教多所大學,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等課程。
作者曾任台灣第一本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擔任總編輯期間,開創新穎的台灣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雜誌類金鼎獎。他在《張老師月刊》撰寫的刊頭文章,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其優美的文學作品《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河》、《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均由此集結成書。他同時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書《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出版即出於他的策劃。他在人文臨床、生死學、臨終照護的創作也非常豐富,中晚期的重要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等。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