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家到大家 在華人社區傳遞關愛
【大紀元2016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文沁采訪報導)躊躇滿志來英國留學,下飛機還沒幾天,卻突然身染急病,怎麼辦?年幼孩子患自閉症,父母平日努力打拼,無暇學習英文,如何與英國醫生有效溝通?到了退休享清福的時候了,卻發現自己一天比一天健忘,脾氣也變了,家人該如何應對?
英國華人目前估計有60到70萬,已經成為英國社會中不可忽視的群體。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英國政府有感於很多華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英國社會提供的各方面服務,於1986年至1988年間,在華人聚集的大城市資助建立了一些華人社區中心。一方面加強了華人之間的社區聯繫,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服務項目,緩解了很多華人不會英文帶來的不便。
趁著這股「東風」,1987年,一群活躍在華人社區的年青人成立了全國華人保健中心。這個機構的現任負責人陳寄嶠先生是16年前因為一件意外之事加入的,而正是這意外之事,讓他把對「小家」的關愛,擴展到了「大家」的身上。
一、兒子患病 父親為子棄工從保健
1971年,陳寄嶠參加完香港會考後,隻身前往英國讀中學和大學。那時候他靠家裡籌錢資助,每到聖誕節和復活節都要去打工掙錢。
大學裡陳先生學的是工程,畢業後自然做的也是工程。他先後獲得三個資格證書:土木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和註冊經理。陳先生原本在一家國際公司做項目負責人,曾經幫助這家公司戰勝競爭者,在中國大陸成立了第一家英中合資工程諮詢公司。
陳先生的事業做得順風順水,太太照顧孩子們,讓他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拼。就在這時,一件意外之事將他人生之路導入另外一個航線。
陳先生回憶道:「我的第二個孩子突然生病了,得了腦癌,年僅五歲,整個家庭都陷入震驚之中。」這對當時每年要在國外工作六個月的陳先生來說,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為了留在倫敦照顧孩子,陳先生別無選擇,只好重新找工作。
2000年,陳先生在英國《衛報》上看到,全國華人保健中心剛剛拿到六合彩為期五年、124萬英鎊的資助項目。字裡行間,陳先生看到一個讓他留在倫敦的工作機會。鑑於陳先生MBA學歷及工作資歷,全國華人保健中心請他來做管理工作。
16年來,陳先生將華人保健中心發展成為一個成功的華人保健機構。陳先生感慨道:「這是個很大的轉型,首先是收入少了很多,不過對我來說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能留在倫敦。當兒子需要去醫院檢查看病時,我可以兼顧,檢查之後帶兒子來這裡休息,我繼續上班。」就這樣,陳先生從一名工程師轉變成為華人保健中心的負責人。
二、專注社區關懷 開辦義務華人診治保健所
顧名思義,全國華人保健中心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比較專注於健康保健和與健康有關的社區關懷,而其它的華人中心則比較多元化。
29年前,華人保健中心就開辦了每週一次的西醫診所,很多華人醫生做義工,創辦人李佩玲醫生以及一群活躍的年青醫生利用禮拜日時間來幫助那些不懂英文的華人做診治,如果診斷出甚麽病的話,就會寫信給病人的家庭醫生,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
在社區關懷方面,陳先生介紹道,比如有的孩子患了自閉症,因為言語不通,父母不知如何同專業醫生交流,亦不知如何獲得政府提供的相關服務。全國華人保健中心就幫助這些家庭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
另外一個社區關懷的重要方面是,重視對人的精神健康。如果人有煩惱或很憂鬱,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所以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苗頭時,也需要通過交談來治療,不要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陳先生提到,例如有人因為親人離世,或者工作壓力太大睡不著覺,或者受家庭暴力影響,都需要找輔導員傾訴。他說:「有些人語言不通,就算找到政府NHS 醫療人員幫忙,也溝通不了。而且就算找到翻譯,也可能有個人隱私不願說出口,還有文化差異的問題,有些西人很難理解我們華人的文化,我們請的華人輔導員都很理解這些。」
三、乙型肝炎診所:彌補英國社會的空缺
乙型肝炎迄今止沒有藥物可根治,只能是控制不惡化。如果不進行醫治,就會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癌。
黃種人比白種人更易感染乙肝病毒,英國人乙肝染病的人群只有0.6-0.8% ,因此政府不會建議人們去驗血、檢查,而華人群體是染病概率很高的人群,英國華人攜帶乙型肝炎病毒概率為12%。
正因為英國社會沒有必要重視乙肝病情,所以在這方面,英國華人才更需要自己行動起來。華人保健中心的乙型肝炎診所提供「一站式」服務,首先是驗血,看是否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攜帶病毒,醫生將提供免費診症、開藥。
這個乙型肝炎診所曾經幫助了很多華人,尤其是那些從中國大陸來的人,或者是沒有居留身份的人。英國政府認為華人保健中心乙型肝炎診所的工作很重要、很成功,因此獲得頒發英國國民保健NHS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ward」 的獎項 。
四、身患退智症 更需社會關懷
陳先生表示,平時上班時間走在倫敦的唐人街上,會看到不少的老年人。他們已經退休,本可以享受清福,但退智症(俗稱老年癡呆症)卻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也給家人帶來精神壓力。雖然這種病無法根治,但如果早發現早治療,還是可以改善症狀,延緩病情的。
罹患這種疾病的人,智力是慢慢退化的,從健忘開始,一直到生活不能自理。這種病已成為現代社會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陳先生介紹說:「有些人四十多歲就有症狀,但不是馬上變成癡呆,比如,早期可能只是自己上街不知道怎麼回家,找不到路;或者和家人到餐館吃飯,去了廁所後出來,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但是回到餐桌旁坐下後,還是可以正常交談的,不是像癡呆那樣。」
為了讓更多華人瞭解這種病,華人保健中心和其它華人社區中心及組織多次舉辦講座, 邀請英國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的專業人士講演。
陳先生表示:「政府針對退智症的花費是很大的,人患了退智症後不會馬上死亡,要拖很長時間,還需要照顧,也許五年,也許十年,這段時間的花費非常大。」
三年前,華人保健中心得到倫敦金融城企業(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的商業慈善基金(City Bridge Trust)的資助,承辦了倫敦專門幫助退智症人士的服務項目。 由於這三年的工作成效顯著,這家商業慈善基金又繼續提供兩年的資助。
五、戒除賭博 專業人士提供幫助
很多在英國打工的人工作都非常辛苦,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並不少見,辛苦之餘,不少人去賭場玩一把,釋放一下緊張的心情。如果淺嚐輒止當然沒有甚麽問題,但賭博很容易上癮,不少人深受賭博之害,辛辛苦苦掙來的積蓄輸掉了、生意虧掉、家庭也因此而破裂。
多少人自己想戒賭卻無能為力,華人保健中心特別培訓出的協助戒賭的輔導員會傾聽尋求幫助的人,使用一些技巧去協助他們戒除賭癮。這項輔導服務已經成功地輓救了不少染上賭癮的華人的生活。
六、三十年風雨兼程 華人需同舟共濟
明年全國華人保健中心成立30週年,陳先生介紹說,在這30年中,保健中心因為盡心為華人社區服務而三次獲獎,第一次是1998年榮獲由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英皇基金會合辦的「社區健康服務獎」;第二次是2004年榮獲由倫敦市長和倫敦發展署支持的「商業卓越成就和導師獎」;第三次是2010年榮獲「國民保健服務倫敦區健康關懷獎」。
這30年來,華人保健中心一方面依靠英國政府資助,一方面依靠基金會以及其它機構的捐款。目前因為經濟狀況不佳,英國政府資金緊張,包括NHS在內的一些部門要裁員,有些服務要取消。社區工作靠政府給錢也越來越困難,華人保健中心已經接到威斯敏斯特市政府通知,明年要減少資金資助。
陳先生向華人同胞呼籲:「這將對我們給華人提供的服務項目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新的資助,繼續進行各項服務項目。」
陳先生提到,華人保健中心準備出一本有關保健的小冊子,他說:「我們希望做生意的華人老闆們能夠每人捐助幾百磅,那麼就會有幾千鎊,我們就可以出這本小冊子,服務大家。我們會在刊物上登出商家的名稱LOGO作為答謝。」
為了更好地為華人社區服務,陳先生希望,華人保健中心能夠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及支持,同舟共濟。
全國華人保健中心Chinese National Healthy Living Centre , 29-30 Soho Square, London W1D 3QS.
Tel: 020 3802 0350 Email: info@cnhlc.org.uk◇
責任編輯: 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