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

【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7) 洞悉時局

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3723
【字號】    
   標籤: tags: ,

第二章 觀迷世全局在胸

一、國際環境

遠東地位

「中國自海通以來,因為國際交通和科學文明發達的原故,早已成為國際社會中主要的一分子,而且是整個國際關係中最複雜的一環,無論政治、經濟、社會、學術、思想各方面的演變,無不受國際環境的重大影響。現在中國問題完全是一個世界問題,而且是一個世界的中心問題。」(蔣介石《政府與人民共同救國之要道》,一九三六年)

日本進攻中國前,中國在歷史「成、住、壞」的循環中已經走到了危險邊緣。「我們中國立國五千年來,無論那一個國家來侵略我們,總是被我們同化、消滅,這是甚麼道理呢?完全是由於我們中國民族哲學文化的高深偉大,超過了一切侵略我們的民族的原故。但是我們民族現在的確到了極危險的時候了,為甚麼?因為現在我們一般國民,皆麻木不仁,自私自利,以致人慾橫流,所謂固有的國民性,立國的精神,喪失殆盡,加以現在科學發達,帝國主義者,用科學方法,來滅別人的國家,那國家就不能夠倖存。這都是民族滅亡的最大危機!」(蔣介石,《中國的立國精神》,一九三二)

chiang1933
1933年,蔣介石在江西。(公有領域)

蔣介石清醒地認識到,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就是最根本最強大的國力。「就波蘭來講,波蘭雖然亡了一百五十年,但是他復興的根本條件始終沒有消滅,這種條件是甚麼?就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他們民族歷史和文化不僅沒有消滅而且在外力壓迫之下繼續發揚,全國國民都知道有他們的祖國,都能同心協力,為祖國犧牲以求復興。這種力量,就是最根本最強大的國力,比甚麼武力都要大!」(蔣介石,《政府與人民共同救國之要道》,一九三六)

當時中國所在的「遠東」問題是世界問題(英語「Far East」是歐洲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以歐洲為中心,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世界大戰在即,中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光日俄,美、英和整個歐洲都牽扯其中。「然而當時環繞中國的國際形勢,並不是單純的日俄兩國的鬥爭。所以當時如果我們國民政府接受日本的廣田三原則,使中國成為日本的附庸,又或於抗戰發生以後,接受德國的調停,與日本停戰議和,則日本究竟是北進,還是南進,乃不可得而知。如果我們國民政府為了抗日而聯俄,使中國重蹈十五年廣州的覆轍,則莫斯科究竟是為了獨占中國而對日作戰,還是挾持中國,採取中立路線,而促使日本南進,亦是不可得而知的。總之,當時我們中國無論是降日,或是投俄,而其最後受禍者總是西方國家。如果這樣,那麽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是將要改變一個寫法了。」(蔣介石,《蘇俄在中國》)

蔣公之政策和決定,牽扯各國之命運和世界大戰的走向,也直接關係到對抗撒旦在世間的擴張和日後的世界時局。

世局撲朔

蔣介石在一九三六年在南京勵志社對全國中等以上學校校長學生代表訓詞中,把當時的世界局勢和中國時局剖析得清楚明瞭:

「現在國際的關係非常複雜,一個國家在這種複雜關係的國際環境中,要想求生存發展,尤其是要想從危亡中求復興,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直截輕便的事情,必須就各方面認清時代環境的諸般關係,從而明白自己所處的地位,才能看清自立自強之道,而妥籌適合時代應付環境的辦法,達到禦侮復興的目的。中國自海通以來,因為國際交通和科學文明發達的原故,早已成為國際社會中主要的一分子,而且是整個國際關係中最複雜的一環,無論政治、經濟、社會、學術、思想各方面的演變,無不受國際環境的重大影響。現在中國問題完全是一個世界問題,而且是一個世界的中心問題。

「世界列強現在直接間接都為著所謂遠東問題太平洋問題,即中國問題而彼此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其情勢愈演愈凶,中國便愈將陷於危亡的地位。在歐美各國中與日本利害衝突最大的,除俄國外就是英國,日本積極的和英爭取遠東的霸權,不僅在中國發生根本的利害衝突,即在英國殖民地的貿易上的衝突,也日形嚴重。其次,就是美國,美國在日俄戰爭以前,是想利用日本防制俄國,以維持遠東的均勢結果,日本打敗俄國,排斥歐美在東亞的勢力。日美關係,日漸惡化,而處於敵對的地位。所以他們(英美)對於日本是很忌妒的。但是他們兩國因為相互間的矛盾太多,要想聯合制裁日本,目前卻不可能。

「原來俄國在近百年以來是世界上野心最大的國家,在他帝政時代,專講侵略政策,專以擴張領土為事。在西進政策失敗後,便加緊地實行他的東進政策,一心一意地要侵略中國奪取海口,以實現其宰割東亞之野心。這和日本的大陸政策固然是正面的絕對衝突,同時和英國在遠東的企圖也根本不能相容。日俄之間,早已演成嚴重對立的局勢,遲早必然爆發戰爭。

「我們由俄法協定與英德協定這兩件事來觀察,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是現在各國都在努力尋求與國,準備戰爭,正是合縱連橫結友孤敵的時候。第二,在歐洲各國間儘管舊仇新恨很多,悲歡離合不定,然而他們各人骨子裡都有一個遠東問題存在,都不願白種人在歐洲再有戰爭。換句話說,將來再共同來解決遠東問題。具體地說,就是大家來制服日本瓜分中國。

1937年,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宣布長期抗戰開始。(公有領域)

「日本侵略中國獨霸東亞,最大的敵人就是英美和俄國。英美俄三國對於遠東各有其遠大的企圖,各有其特殊之憑藉,並且都是世界的頭等強國。英美在太平洋以海軍威脅日本,俄國在北方以陸軍空軍威脅日本,日本要想併吞中國獨霸東亞,必先征服俄國,制服英美。至於他在軍事上對付中國是不成問題的,在他心目中根本就沒有中國;他所顧慮和畏忌的就是英美俄三國。

「(日本)對於中國的策略,也就不以軍事為主,而是想利用中國種種弱點,以種種不同的手段來達到他不戰而勝,不血刃而滅亡中國的目的。他第一個毒辣的手段,就是反黨反蔣。為甚麼他要反黨反蔣呢?前面我已經說過:因為國民黨有『恢復高台,鞏固中華』的傳統政策,和他的大陸政策根本衝突,而且現在中國全靠國民黨來負起領導安內攘外復興救亡的革命責任。他又知道:我蔣介石是現在中國軍隊的統帥,是立志要貫澈國民黨傳統政策的一個人,如果不將蔣介石打倒,中國便有軍事的領袖和革命的重心,他就不能對中國橫行無忌,為所欲為,來達到他不戰而勝的目的。中國有一個蔣介石,是日本人所最不甘願最引為痛恨的事情。」#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蔣介石】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按計劃治理徐州一帶,包括徐州、揚州和豫州的一部份。徐州東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北到泰山。河流有黃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東治理泗水、沂蒙水,向南治理淮水,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向東和泗水、沂水會合,東流入大海。沂蒙山、羽山可以種植了。
  •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
  • 韓信打下漢室天下,享受戰果卻詭計多端厚顏無恥的劉邦,將叱吒風雲功高蓋世的一代戰神蒙上「謀反」的罪名冤死在長樂宮中,留下一段千古遺恨。
  • 魏武大帝曹操瑞應黃星,真人下世,撥亂治世,天下莫敵。曹操造就中國文學史上黃金時代之建安文學,使中國神傳文化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背景下得以承傳興盛。其武學巨著及用兵計謀為後世歷代兵家推崇傳揚,故後人稱「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曹操杜絕官民淫祀,剷除低靈亂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國上下習道成風,舉國清平。
  • 作為中國神傳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榮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稱得上無與倫比。
  • 東晉以後,山水遊記體詩文開始受到關注,從唐朝開始,遊山水已擴大到對臺閣名勝、邊塞以及繁華名都大邑之遊歷。所以在唐詩中有很多優秀山水詩、邊塞詩。唐代很多文人在入仕以前都有長期遊歷經歷。這種遊歷除了遊賞名山大川、增聞廣見之需要,還有出於對佛、道之信仰而尋仙訪道的目的。李白在《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云:「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是遊歷詩人的典型代表。
  • 在《古風》其七中李白寫出其與名道「千歲翁」安期公相見場景。《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則描述李白在嶗山東海親嚐安期公所贈之棗。近千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東巡琅邪之中,在嶗山曾經召見過這位比彭祖還壽長200年的安期公,密談了三天三宿。安期公師從河上公。當年,安期公離開時,給秦始皇留書並留言,「千年之後,求我於蓬萊山下。」(漢劉向《列仙傳》,晉皇甫謐《高士傳》)但千年以後,卻是李白親嚐安期公所贈之棗,並和安期公一同暢遊天庭。莫非歷史深邃的時空中藏有更深的謎底?
  • 中原舞台獨有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文化之特點以文字記載和口耳相傳的形式承傳。道情作為一種說唱藝術,源於道家的仙歌道曲,在流傳中歷朝歷代有不同的特點,唐代有《承天》、《九真》等宮中道樂;南宋時使用漁鼓、簡板等樂器,稱為道情漁鼓;元代雜劇中有道情說唱曲目;明清之際在民間廣為流傳,喜聞樂見,《西遊記》第四十四回中有:「好大聖,按落雲頭,去郡城腳下,搖身一變,變做個遊方的雲水全真,左臂上掛著一個水火籃,手敲著漁鼓,口唱著道情詞,……」
  • 中土是神傳文化的故鄉,五千年文明的積澱,處處古風蕩漾。紅禍西來否定這輝煌歷史,文革更是焚燬數千年的文物古蹟,企圖阻斷眾生尋根回天之路。在這歷史最封閉的時刻,明吳承恩的《西遊記》在中國仍是家喻戶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護佑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百姓仍耳熟能詳,心靈深處歸真的靈犀被撥動迴響。
  •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即為各宗族共同的命運的記錄。此共同之記錄,構成了各宗族融合為中華民族,更由中華民族,為共禦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國國家悠久的歷史。這一部悠久的歷史,基於中華民族固有的德性,復發揚中華民族崇高的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