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19) 分裂帝國終歸一統

文宇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繪《芝諾比亞女王在奧勒良帝王面前》(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3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2. 奧勒良(Aurelian 270~275年在位)

奧勒良是三世紀出色的軍人帝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雖不到5年,卻為恢復羅馬帝國的秩序做出重大貢獻。

——為挽救經濟崩潰實行貨幣改革,並初見成效

在實行貨幣改革過程中,奧勒良觸動了元老院的利益,在一些元老的鼓動下,鑄幣工人發動罷工,並占據羅馬的阿凡提諾山丘。奧勒良派騎兵隊鎮壓,據稱有七千人被殺。

之後,奧勒良宣布幾項新的貨幣政策,金幣重量恢復到公元260年的4.5公克;銀幣重量恢復奧古斯都時代的3.9公克,但純度仍為5%;因貨幣貶值嚴重,奧勒良取消了銅幣發行。

奧勒良(Lotho2/維基百科)

——為抵禦外敵重建羅馬城牆

羅馬城在王國時期曾經有過城牆,但在帝國初期愷撒時代被拆除了,原因是妨礙羅馬城的擴建,當年拆除城牆時,愷撒曾宣布,帝國的防線已經很好地起到了保護首都羅馬的作用,羅馬已不需要城牆了。之後的300年,愷撒的話得到證實,強大的羅馬帝國首都確實不需要城牆來保護。

但在經歷了三世紀危機,蠻族入侵帝國境內,帝王被俘等等慘痛的事件之後,羅馬帝國已不復愷撒時代的強大,帝國其它城市已被城牆保護起來,首都羅馬自然更需要城牆的保護。

奧勒良城牆的塔樓(Lalupa/維基百科)

始建於公元271年,用了6年建造完成的城牆,被命名為「奧勒良城牆」,全長19公里,平均高度6米,厚3.5米,共有18個城門。

歷經1,700多年,奧勒良城牆大部份保存完好,在現今的羅馬還隨處可見。

——收復宣布獨立的高盧帝國及帕爾米拉王國,重建統一帝國

奧勒良帝王個性嚴厲,無論對人對己、且行事雷厲風行,喜歡速戰速決。在首都只待了兩個月,處理完相應的事物後,奧勒良立即奔赴前線。在處理帕爾米拉和高盧帝國問題之前,他必須先穩定帝國北方的防線。

公元271年時,羅馬帝國與周圍國家疆域圖。(Justinian43/維基百科)

奧勒良決定收縮防線,在帝國軍徹底擊敗哥特人,軍事上占優勢的情況下與之和談,雖然視形勢放棄圖拉真帝王時代占領的達契亞地區,但北方的防線也得到加強。

隨後,帝王揮師東方,打敗帕爾米拉女王芝諾比阿的軍隊,順利收復帝國東部領土,包括有帝國糧倉之稱的埃及地區。帕爾米拉女王,原羅馬帝國東部行省總督奧德納特之妻芝諾比阿被俘。

芝諾比亞圖像的錢幣(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維基百科)

公元273年,奧勒良帝王乘東征勝利之勢,直奔帝國西部,準備趁勢收復「高盧帝國」。當時高盧政權的統治者為泰特里庫斯一世,他出生於羅馬元老貴族世家,本就抱持著帝國統一的理念,於是兩軍對壘之際,兩位帝王經過一夜密談,高盧帝國兵不血刃回歸了脫離14年的故國懷抱。

公元274年,元老院為奧勒良舉辦久違的凱旋式。一分為三的帝國終於在奧勒良帝王的手中回歸一統。元老院授予奧勒良帝王「帝國重建者」稱號。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繪《芝諾比亞女王在奧勒良帝面前》(公有領域)

曾經的高盧帝國帝王泰特里庫斯一世與帕爾米拉女王芝諾比阿在凱旋式上現身。不過奧勒良帝王並未為難他們。泰特里庫斯不僅沒受到處罰,而且依舊在元老院佔有一席;芝諾比阿則在奧勒良賞賜的羅馬郊區一所莊園中安度餘生。

公元275年春天,奧勒良再度整軍出發,打算遠征波斯薩珊王朝,卻於途中遇害身亡。

起因於當時帝王身邊的一位秘書艾洛斯因受到帝王的嚴厲責備,擔心自己被殺,於是偽造一封密信,謊稱帝王要殺害信上列舉名字的幾位將軍。

幾位將軍見信驚恐之下未及深究便信以為真,於是幾人潛入帝王營帳將奧勒良殺害。事情很快敗露,艾洛斯被憤怒的軍人判處五馬分屍的極刑,其中一位參與的將軍悔恨交加自殺身亡,其餘被判死刑。

奧勒良在羅馬帝國瀕臨崩潰時,重振軍威抵禦外敵,並統一分裂的帝國,因而備受羅馬軍民的愛戴。

奧勒良本人信仰太陽神,但他卻秉持信仰自由的理念。奧勒良統治時期,各宗教得以和平相處。

據記載,奧勒良駐軍安條客時,當地的基督徒們請求他幫助解決一個爭執,即羅馬的主教與安條客的主教哪一位地位更高。奧勒良的裁斷是,羅馬的主教地位更高。這一決斷延續至今,據說現今的羅馬教宗也必須以羅馬的主教為優先人選。

奧勒良被害後,羅馬帝國出現連續5個月的王位空白期。這次帝王雖然也是被軍人殺死,卻不是因為士兵們不滿帝王的統治,想另立新君。失去了奧勒良這樣強而有力的帝王,元老院與士兵們一時找不出能與之比肩的人才。

被推舉的元老們心知自己能力不濟,紛紛拒絕。最後是年逾古稀的元老克勞狄‧塔西佗勉強答應繼位。

克勞狄‧塔西佗是古羅馬著名史學家普布利烏斯‧塔西陀的後裔。繼位時年已75歲。

這位高齡帝王雖沒有從軍經驗,卻打算繼承先帝奧勒良的遺志,於公元276年,率領軍隊向東挺進,不幸在東進途中去世。克勞狄‧塔西佗是三世紀羅馬帝王中少有的自然死亡的帝王。

克勞狄‧塔西佗去世後,他的親弟弟弗洛里安努斯被推舉為帝王,同時東部軍團則推舉普羅布斯為帝王,內戰一觸即發之際,弗洛里安努斯被背叛的部下所殺。(待續)@*#

責任編輯:畢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羅馬帝國全盛時版圖跨歐亞非三大洲,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當時世界上只有東方的大漢王朝可以與之匹敵。
  • 愷撒生前政績斐然,在疆土、政治體制、經濟司法、文化學術等各方面為其後到來的羅馬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生前雖未稱帝,但因其創下的輝煌功績及對羅馬帝國的深刻影響,被後世稱為「愷撒大帝」,成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王,被視為帝國真正的開創者。
  • 屋大維得知愷撒被刺的噩耗時正在阿波羅尼亞軍中,時年十八歲。史學家形容屋大維「外表異常英俊,也極其優美,雖然他從不在意其個人的打扮...
  • 1787年由藝術家繪製的《維吉爾對奧古斯都和屋大薇朗誦埃涅阿斯紀》,現藏倫敦國家美術館。描繪詩人維吉爾親自向皇帝奧古斯都朗誦詩作,皇帝的妹妹小屋大薇被詩歌的內容感動,抑制不住情感而昏倒。(公有領域)
    羅馬帝國雖被稱為帝國,但王位的承傳上卻並非世襲制,受幾百年共和制影響,羅馬帝國的元首之位原則上應該是選舉制,也就是說從法律上來講,任何一位德高望重且有能力之人都可成為元首候選人...
  • 正因為對正信者的迫害,羅馬帝國雖綿延百年,卻一直充斥著各種天災人禍,瘟疫、火災、政變、暴動、外敵入侵等等的動盪不安。
  • 一些史學家把羅馬帝國的衰亡歸結於獨裁帝制,殊不知歷史上有多少輝煌強大的帝國與王朝,而帶領國家民族走向強盛的帝王偉人也比比皆是。因此,君主制不是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民主制也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所在。「道德」才是一個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決定因素。
  • 克勞狄烏斯的統治在施政上還算可圈可點,但是家事管理不善,縱容家奴干政,最大的敗筆是娶了尼祿的母親...
  • 尼祿是古羅馬第一個迫害基督徒的暴君,他為了一己之私,殘酷迫害基督徒。尼祿一生,殺妻殺母弒師害弟……犯下無數惡行,而「對正信之士的迫害」使他成為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殘暴帝王,「尼祿」的名字成為暴君的代名詞,千古以來受盡世人唾罵。
  • 克勞狄王朝覆滅,羅馬帝國進入「四帝內亂」期,各地行省和軍事長官相繼稱帝,一年中出現了四個皇帝,造成嚴重的社會動盪、政治經濟秩序混亂...
  • 之後的羅馬帝王依舊不斷重複地犯下天理不容的罪惡,給自身、給民族國家帶來毀滅的命運。弗拉維王朝隨著圖密善的死而滅亡,歷經三任帝王只有27年,元老院推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