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歷史正述】五帝之十:堯禪帝位

font print 人氣: 29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訊】十、堯帝(下)

發明圍棋、創作樂舞

堯帝的正妃是散宜氏的女兒,名叫女皇。女皇生下了丹朱,另外堯還有九個庶子。但這十個兒子都不肖,沒有甚麼德行。

據說丹朱不務正業,遊手好閒,靜不下心來,並且說話虛妄,喜好爭辯。堯便因材施教,發明了圍棋,將治理天下和修身養性等大道理,都蘊含在圍棋中,用來教化丹朱,這就是圍棋的起源。圍棋大則能助人領略陰陽生剋之道,小則能使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讓人的道德和智慧在對弈中得到昇華,內涵博大精深。

堯帝還任命質為樂官,質效仿大自然山林溪谷的聲音,作了《大章》之樂,《大章》又名《大咸》,是六代樂舞之一,用以在夏至日祭地。演奏這首樂曲的時候,百獸聽了都會隨之起舞,使自然萬物和諧相處。

無為而治

堯帝在位晚期時,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高士傳》記載說:帝堯時,天下太平、諧和,百姓生活悠閒自在、無憂無慮,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天下到處一派人間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野路邊擊壤而歌,悠然自樂。路人看到老人快樂無憂的樣子,都感歎地說:「這些都是堯帝的盛德所賜啊!」老人聽到後,說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有哉。」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擊壤歌》,它描述出堯時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絕美景象,意境悠遠深長,畫面如此安祥質樸,千年之下,依然令人神往不已。

帝堯時,天下太平、諧和,百姓生活悠閒自在、無憂無慮,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天下到處一派人間仙境的景象。《御世仁風》明萬曆四十八年鳳陽刊本插圖。(公有領域)

除了《擊壤歌》外,堯時還有著名的《康衢謠》。說堯時有童謠唱曰:「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大意為:「我們老百姓都豐衣足食,生活得快樂自在、無憂無慮,這些都是因為帝王澤被萬物、恩德所賜,我們老百姓甚麼都不懂,只知道順從帝王的法則而行。」

如此純真的百姓,淳樸的民風,在歌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與自然相合為一,共同營造了這幅優美寧靜的桃源之境。帝王德澤萬物,無聲無息;引導天下順合於自然大道,不知不覺而行於道中,使百姓似乎根本感覺不到帝王的存在。這景象在黃帝時曾出現過,如同黃帝夢遊的華胥神國,為後世留下一幅幅備受景仰的畫卷。這就是傳說中帝王治世所追求的「無為而治」,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太上不知有之」在人間的展現吧。

一日十瑞

堯帝治國有道,使天下皆歸於道中,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生,以致天人感應,天降祥瑞不斷。堯帝時期,一天內曾出現十次祥瑞之象:其一,宮中的野草化為稻禾。其二,鳳凰棲息於宮庭中。其三,宮中的池沼裡,有神龍出現。其四,歷草生於台階之上。歷草又稱為蓂莢,是一種神草,這種草在每月十五前,每天都長出一片新葉,過了十五便每天掉落一葉,如果碰上小月,則最後一片葉子枯蔫而不掉落。因此只要觀察歷草的葉子,就能知道日期。其五,宮中的鳥都生出五色羽毛。其六,烏鴉化為白色。其七,樹上開出蓮花。其八,宮中的廚房裡,生出箑脯。箑脯是一種瑞草,像肉脯,薄如扇,搖動則會生風,能使廚房的食物保持新鮮,寒而不臭。其九,景星出現在天空。景星又名德星,狀如半月,助月為明,現於有道之國,在黃帝時,也曾出現過。其十,天降甘霖於地。

《拾遺記》:「帝堯在位,羽山北有善鳴之鳥,人面鳥喙,八翼一足,毛色如雉,行不踐地,名曰靑鸐。聲似鐘磐笙竽。世語曰:靑鸐鳴,時太平。」《御世仁風》明萬曆四十八年鳳陽刊本插圖。(公有領域)

《尚書中候》、《竹書紀年》等也記載:帝堯在位七十年,景星現於南方朱鳥宿,鳳凰棲息於庭院,仙草生於郊野,嘉禾相連,天降甘露,山出醴泉。

堯禪帝位

隨著堯帝漸漸年老,便開始擔憂起帝位繼承的問題:天下剛剛經歷了兩次大劫,使帝王的德性顯得尤其重要,決定著天下人的安危。堯帝便考慮著誰來繼承帝位。堯有十個兒子,丹朱為嫡子,德行才幹都遠遠不足以承擔君臨天下的重任。堯曾說過,如果將帝位傳給舜,只對丹朱一人不利,如果傳給丹朱,那就對天下人不利,「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這一切都體現出堯帝以天下為念、一心為民的博大胸懷與無私的境界。

《御世仁風》明萬曆四十八年鳳陽刊本插圖(公有領域)

堯問四岳說:「我在位七十年了,你們誰能承載天命,接替我的位置。」四岳都說:「我們沒有德行,有辱帝位。」堯就讓大臣在貴族與平民中舉薦能承擔帝位之人,不論地位多低微,但必須要德行高尚,才能卓著。大家都一致舉薦身份低微的舜。

堯曾經聽說過舜,就問眾人舜有哪些德性。四岳說:「舜的父親愚蠢頑固、不辨是非,母親(後媽)心狠毒辣,弟弟狂傲不善,三人一心要謀害舜,而舜卻能始終恪盡孝道、兄道,以他的寬容,化解仇恨凶險,使家庭和睦相處。如此大孝之德,用來治理天下,應該不會將天下治理壞。」

堯帝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以試探舜的德性。舜謹慎地推崇並躬行著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德行,使大家紛相效仿,遵循著這五德。後來堯讓舜總理百官,百官事務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條;又讓舜在明堂四門迎接四方賓客,四方賓客都對舜肅然起敬;即使將舜派入深山大林之中,在狂風暴風等惡劣的天氣下,舜都不會迷失,從不誤事。經過三年的考驗,堯認為,從稟賦的天命、展現的德行和傑出的才能來看,舜堪稱承載天子之命的不二人選,便讓位於舜,而舜認為自己德性還不夠,不肯接受帝位。

帝堯問於舜,《御世仁風》明萬曆四十八年鳳陽刊本插圖。(公有領域)

堯便沐浴齋戒,令人在河、洛邊修建祭壇,並選擇吉日,帶領舜等登首山,以求神的開示。他們經過河邊的時候,見有五位老人在那遊玩,這五位老人是天上五星之精所化,他們告訴堯帝說:「《河圖》將要出現,我們特地下來相告,舜知道我們是誰。」說完五位老人便化為流星,飛向昴宿的位置而消失不見。到了二月辛丑日的拂曉,堯帝與群臣在河邊行祭禮,禮畢後,大約在下午未時左右,有五色雲氣從河中升起,祥瑞之氣充滿四周,突然一匹龍馬銜著一個匣子,順著祭壇飛騰而上,將匣子吐在祭壇上後,便轉向飛入河中。只見那龍馬吐出的匣子像是龜甲,有九尺寬,以白玉為標籤,紅玉為匣,用黃金做封口,青繩捆綁。白玉標籤上寫著「闓色授帝舜」,裡面記載堯之後,舜、禹當受天命,成為帝王。堯帝便記下了甲圖的內容,將其收藏於東廂房的藏經閣中。

第二年二月的時候,堯帝又率群臣沉白璧於洛水,施行祭禮,禮畢後,一直等到傍晚時分。突然紅光滿天,有元龜負書從水中浮出,爬上祭壇。只見龜甲上有紅色的字,上面寫著應當禪位於舜。

歷史上所有聖賢偉人能有所成就所需具備的三大要素是:天命、德行、才能,這也是成就一代聖王所必需具備的三大條件,帝堯深知這些道理,便以此開啟了中華歷史上的禪讓制度。堯帝經過幾年時間,分別從這三個方面考核著舜,而舜都具備了,於是堯放心地將帝位禪讓給舜。

堯舜禪讓圖,漢代畫像石。(公有領域)

這就是傳頌千古的「禪讓」過程及其真義。

在此後的中華歷史中,不論哪朝哪代,對堯帝的評價都極高。《尚書‧堯典》對堯帝的評價為:「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

《論語‧泰伯》中也記載了孔子對堯帝的極高評價,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堯帝被認為是儒家道統的鼻祖,成為後世帝王治世的榜樣,可見堯帝之德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之大。

堯禪位二十八年後駕崩,百姓聽聞後,都像死了父母一樣悲傷哀號,三年之內,全國聽不到音樂聲,都在思念著堯帝。

參考書目:
1. 《帝王世紀》
2. 《博物誌》
3. 《呂氏春秋》
4. 《高士傳》
5. 《列子‧仲尼》
6. 《宋符瑞志》
7. 《竹書紀年》
8. 《晉書‧天文志中‧瑞星》
9. 《述異記》
10. 《尚書中候》
11. 《尚書》
12. 《史記》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反饋信箱:zglszs@feitiancollege.org

點閱中國歷史正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歷史,深遠而浩大。對歷史的書敘與界說,也是紛繁而龐雜。我們在此努力要做的,乃是應天時所之,盡綿薄之力,正述中國歷史,即用神傳文化史觀,光明、正面地書述華夏五千年輝煌歷史與傳統文化的概觀。
  • 一談到「神」、「上帝」,很多人會聯想到西方基督教等宗教中各自強調的唯一的「神」(God)的概念。其實中華民族是最敬神、愛神的民族。歷史上,從創世的盤古,造人的女媧,飛昇的大道,得道的真仙,修出三界的羅漢,大慈大悲的菩薩,普度眾生的佛陀,乃至天地山川,聖賢英魂,茫茫神州大地,可謂萬物有靈。
  • 文化,在現代人的概念中,是Culture的對應詞彙。這種對應始於日本學者。Culture的字源,有「耕作、培育」諸義。因而日本學人在其西化過程中,斷章取義地借用了中文古籍中的一些表述,將「文」與「化」二字聯用,作為和化漢字譯文詞語中Culture的專譯名詞。清末民初,西風東漸,當時的中國學人套用了這一翻譯而沿用下來。
  • 「中國」,就是中央、中心之國。這個「中央」,隨不同朝代之地域、文化的變化而變化。所不變的是其含義,仍然是君主、天子承其天時、地利、人和居中央而統攝、教化四方。
  • 遠古的歷史,在人類歷次劫難中遺失後,又通過種種特殊的途徑,再次被世人所知,成為今天的神話傳說。換言之,流傳於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傳說,很多都是保存於人類記憶中的最珍貴的遠古歷史資料。
  • 中華是禮義之邦,自古以來,中華文化中,最大的禮莫過於祭拜天地。盤古在天為神,在地為聖人,與天地一體,為自然之靈,他開闢天地,化身為自然萬物。古人認為天地就是神靈的化身,他們在冥冥中主宰著一切,呵護著人類子民。古人祭拜天地,其實就是對天地神明的崇敬與感恩,同時也是與神明溝通的一種古老方式。
  • 傳說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女神,天地開劈後,女媧以神的形象,降臨大地。她先用黃土仿照自己的樣子捏出人類,後來覺得這樣太慢了,便用藤條沾上泥漿,揮舞起來,泥漿灑落在地上都變成人類。人類造出後,女媧又讓男女自由婚配,繁衍後代,使人類生生不息,所以女媧被尊為「始祖母神」。
  • 由於時間太過於漫長,加上人類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天災人禍,上古史料大量遺失,從現存的神話傳說和古籍記錄中,我們目前只能梳理出大概的歷史過程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待不斷發現和完善。但這些珍貴的傳說與記錄,已足以讓我們對中華民族高貴的源流和浩大的歷史有所認識,並虔誠地感恩了。
  • 上古所稱「氏」,最早都是對神、半神降生人間的尊稱,有半神的含義,比如伏羲氏、神農氏等。他們在人間的後代就以相應的「氏」傳稱,他們也就是最早的「貴族」。後來其他家族也紛紛效仿,以其相應的「氏」傳稱;到後來,與從母系傳稱的「姓」合為今天人們「姓氏」的最早來源。
  • 伏羲氏除了創立八卦、開創易理學外,還留下了其它許多偉大的文明成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