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一個人的「讀張愛玲」(一)

作者:宋唯唯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2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我第一次讀《孽海花》,賽金花和名臣洪鈞的故事,書中誠然情節起伏,然而,看寫到張佩綸,才頓時激動起來——呀!這是張愛玲的祖父呀,他在這裡呀!

張佩綸窮苦出身,籍貫河北豐潤,張愛玲說那裡鄉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張佩綸京試後,一舉成名天下知,年輕時所有的書生意氣都是相似的,他在朝廷上左參一本右參一本,提出改革意見,一時間參得滿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參了李中堂。然後,被派去福建,率領北洋水師抗擊外寇,北方來的不諳水性的書生,敗仗,獲罪,被流放到黑龍江。再回京時,李鴻章不計前嫌地招他為幕僚。偶然,在他的書房見到他嬌養在閨中的小女兒,驚鴻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閱到小姐寫下的詩。當中那一句「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撫慰這位經流放的書生的心。他潸然淚下。

基隆南望淚潸潸,聞道元戎匹馬還。
一戰豈容失大計,四邊從此失天關。
焚車我自寬房琯,乘障誰教使狄山。
宵盱甘泉猶望捷,群公何以慰龍顏。
痛哭陳詞動聖明,長孺長揖傲公侯。
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
宣室不妨留賈席,越台何事請終纓。
豕冠寂寞犀渠盡,功罪千秋付史評。

這樣的情節,還有這樣的詩文,都是身為讀者的我們所熟悉的。畢竟,在此之前,我們有《紅樓夢》、有《儒林外史》《老殘遊記》一路讀下來。府邸深沉的鐘鳴鼎食之家,失意的人總是要賦詩的,一心精忠報國的書生們,是我們熟悉的從前的中國的情節。

張愛玲在她的私人影簿《對照記》裡,以晚輩慣常的忤逆,商榷「基隆」是不是「雞籠」呢?據說這首詩也並不是祖母寫的。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並非不諳文墨,不風雅的——他們是隱居於小園林的神仙眷屬,還曾合夥著書呢。寫過食譜,雖然那食譜在孫女兒的眼裡,照樣的並不高明;合寫過一部武俠小說呢,當然,是內刊,印了幾十部,僅限於家庭成員內部發行——她這樣東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認的她不承認,世人認定的她否定。

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緣、好眷屬。在歲月裡不刻意記起,也令她刻骨銘心。她這樣寫:「悠長得像永生的童年,相當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許多人都有同感。然後是崎嶇的成長期,也漫漫長途,看不見盡頭。滿目荒涼,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緣色彩鮮明,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所以在這裡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後時間加速,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繁弦急管轉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經遙遙在望。一連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她寫他們的時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見的來日無多。她沖淡的筆調,然而無限深情地寫下:「 我沒趕得上看他們,所以跟他們的關係僅只是屬於彼此,一種沉默的無條件的支持,看似無用、無效,卻是我最需要的。他們只是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裡,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我愛他們。」

《對照記》出版於台灣皇冠出版社,翌年,張愛玲便逝世於洛杉磯。在世人眼中,《對照記》是張愛玲對讀者、對人世的告別,一個蒼涼的手勢。在這最後的文章裡,沒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見她詳細著墨的人生經歷。她倒是深情地講述著她的祖父祖母——終其一生,她從來沒有真正地離開她的家族。我想,那不僅僅是一種血脈的聯繫。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個家族裡,一如她終生住在《紅樓夢》裡。

這是一種回歸,如落葉在風中輾轉,飛旋,仿佛向著天空奔去,卻終於嘆息著,被大地攬入懷抱。@#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最近重翻起張愛玲的書。雖然數年前曾讀多遍,但隔久又拾,仍要為她纖細瑰麗的文筆目眩神迷,一擲三嘆。由於這樣傾心的緣故,就忍不住找出她的傳記,看看她的家世與際遇。如此一位將人情冷暖、浮世蒼涼看得如此通透的女子,到底在這個人間,有過怎樣的生活體驗?

    張愛玲系出名門,原是李鴻章的曾外孫女。出生時家道雖已中落,然而貴族身世一直是她最大的印記。相信熟悉張感情生活的讀者,應該都對她與胡蘭成一段感情的因緣始末略知一二。在遇到張愛玲之前,胡蘭成已是二度結婚。而他與張的婚姻也沒有持續多久。他們在一九四三年末相識,一九四四年結褵。兩人聚少離多,甜蜜的時光稍縱即逝。胡蘭成迅又與其他女子相悅同居,因此張愛玲便於一九四六年提出分手。

  • 《心經》果真是一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物的內心都充滿錯綜複雜的掙扎,在張愛玲筆下栩栩如生的展現,有戀父情結的許小寒、有情竇初開的波蘭三姐妹、有拜金主義的段綾卿、還有鍾情的龔海立、情感飄渺的許峰儀、有苦水往肚裡吞的許太太……。張愛玲的筆下充滿了意象氣氛的營造,也可見到諷刺的描寫與細心的刻劃,將人物的個性與形象生動的表現出來。
  • 「她的臉,是神話裡的小孩的臉,圓鼓鼓的腮幫子,尖尖下巴。極長極長的黑眼睛,眼睛像上剔著。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紅嘴唇,微微垂下,有一種奇異不安的美。」
  • 許太太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婦女(花丈夫的錢是女人傳統的權利),過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我常來,可是她母親似乎是不大愛見客……」卻默默的盡為人妻為人母的本分,維持著一個人人稱羨的美滿的家庭。
  • 【大紀元10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上海二十七日電)已故知名文學作家張愛玲的上海故居最近徹底修繕,回復七十年前的模樣,吸引不少愛好文學人士前往懷舊。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張愛玲
  • 作家張愛玲的作品,自從文革後被解禁,就一直受到大陸讀者的喜愛。但是她的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卻是始終被封殺的,理由是內容反共。《赤地之戀》的時代背景是土改、三反運動和韓戰,小說真實描寫了黨對人性的摧殘與控制,在控制整個社會的黨面前,個人沒有容身之地,更不用說自由意志了。而《秧歌》則表現了中共暴力土改的殘酷,以及農民的反抗如何被瓦解,最後淪為政權的奴隸。「秧歌」這一意像是暗喻人民被迫出來的笑臉和假裝的幸福,揭示在政治高壓下農民的靈魂扭曲。胡適非常欣賞這兩部小說,反共,不如說是反迫害,反對任何一種制度的迫害。
  • 9月9日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灘最受歡迎的作家張愛玲去世二十週年紀念日,與其同時代的不少文人相比,張愛玲的睿智不單單體現在其在作品中對世態人情的精緻把握,更在於其對世事的敏銳洞察,而這恰恰幫助她逃脫了其他文人所無法避免的人生劫難。
  • 張愛玲,一九四〇年代竄起的文壇奇才;胡適,民國時代的文學改革先驅、知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兩人不但曾於一九五五年在紐約相見,而且,兩人的父祖輩還有很深的淵源。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故事中,伊麗莎白的偏見產生於她的視角和觀念。當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用自己僅知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方式為標準去衡量達西時,達西怎麼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歡甚至是令人氣憤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