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去年八仙塵爆造成大量傷患需要植皮,由於台灣皮庫庫存量不足,緊急向國外訂購,因此喚醒台灣民眾對捐贈皮膚的重視。衛福部在八仙塵爆事件後設立「國家型皮膚保存庫」,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說,以台大醫院為例,皮膚捐贈量已從過去每月1例增加為2~4例,每位病患捐贈的面積約4~6千平方公分。
衛福部食藥署風險管理組科長陳映樺說,原本器官保存庫都是由各申請單位獨立運作,但塵爆發生後大體皮膚缺乏,衛福部緊急命令醫事司統籌了一個「國家型皮庫」,由台大、成大及三總等3家醫院主管其餘的皮庫運作,並進行勸募,政策施行至今已有1年多。
戴浩志說,捐贈皮膚不分年齡,只要是健康的皮膚都可捐,當傷患面對大面積皮膚受損,即時敷上大體皮膚可穩定傷者心跳、血壓,還能提高修復能力,但如有愛滋、癌症或B、C型肝炎則不太適合捐。
根據台灣人體器官保存庫的統計資料,截至今年8月為止,共有106個人體器官保存庫取得設置許可,近八成保存庫設置在醫療院所,其中以硬骨、韌帶與肌肉等保存庫最多,占約六成,其餘的眼組織、造血幹細胞等類別也有機構取得許可。◇
責任編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