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輝:「二流堂」案鬧劇背後被戕害的文化人
【大紀元2016年10月22日訊】作家吳祖光2001年曾寫了一篇文章《「二流堂」奇冤大案》,講述了中共建政後炮製的一樁奇葩大案,不過是鬧劇一場,不少文化人因此遭殃,讀來讓人唏噓不已。
郭沫若戲稱「二流堂」
抗戰時期,一些文化、戲劇、美術、電影、新聞界人士從上海等地轉移到重慶後,缺乏舒適的住處,一個叫唐瑜的緬甸歸國華僑就為他們搭建了簡易住房。這些住房採用當地極易取得的巨大的竹子捆綁起來做成屋架、門、窗,然後裡外抹灰,加蓋屋頂,便成為居室。
唐瑜先後修建起不止兩三處十幾間住房,都是提供給朋友居住,他的第一套房子「依廬」就是給夏衍一家住的。唐瑜最後建造的最大的一幢房子,就在中一路四德里下坡的四德村,有一個很寬敞的大客廳和三間住室,裝修比較考究,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碧廬」。
碧廬落成之後,住在裡面的客人男的是盛家倫、高集、吳祖光,女客是方菁、高汾和呂恩。很多文藝界人士如丁聰等也都常來常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坐坐、聊天。年節時候,不止一次開過舞會,十分熱鬧。這些文藝界人士不少是傾向中共的。
給這些文藝界人士印象較深的是當時從延安來了一個小型的秧歌劇表演,演出的節目是《兄妹開荒》,兩個演員是歐陽山尊和李麗蓮。在劇中的對話裡,大家聽到一個很新鮮的未之前聞的陝北名詞,就是妹妹送飯,原在開荒的哥哥假裝在地裡睡覺,妹妹生氣了,罵哥哥是「二流子」,就是光吃不幹的懶漢。
這個詞讓這些文藝人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文藝人大多生活沒有規律,夜裡不睡,早晨睡懶覺,吃飯不定時都是常事,尤其是一個叫盛家倫的人,所以有人開始叫他「二流子」。一天,郭沫若來到碧廬,聽見大家互稱二流子,就隨口說:「給你們取個堂名吧。就叫二流堂好不好?」大家都說好。自此,「二流堂」的名字叫開了。後來,更多的文藝界、新聞界、演員常來此高談闊論。
「二流堂」與中共關係
中共建政後,周恩來曾在一次文藝界的集會上大聲問:「二流堂」的人都回來了嗎?「二流堂」的人當然都回來了,因為他們和有著中共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也根本不可能離開。
因為當年,除了中共黨員夏衍受中共委託常來籠絡這些文藝界人士外,當時在中共重慶辦事處的周恩來、董必武、林伯渠、王若飛、林彪等也多次來碧廬和文藝界人士交談。可以說,「二流堂」的人與中共過從甚密,而「二流堂」的人也是採取各種方式協助中共。對此,周恩來是心知肚明。
「二流堂」的夢魘
1955年,中共開始「肅反」,有人把「二流堂」說成是「反革命組織」。1957年,「二流堂」的吳祖光、丁聰、黃苗子、戴浩等人被打成了右派,而經常與吳祖光往來的影劇界年輕人杜高田莊、陳敏凡等人,則被定為「二流堂」小家族。
吳祖光回憶道,自己被打成右派後,文化部一個副部長把他的妻子、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召去,命他與丈夫劃清界限,即離婚。新鳳霞予以拒絕,並表示自己可以等吳祖光,哪怕是28年。吳祖光很快被送到北大荒改造,三年後才回到北京。期間,新鳳霞在單位也備受羞辱。
文革爆發後,「二流堂」又成為一些「革命造反派」的一個焦點,無數的大字報、小報、標語紛紛把矛頭指向「二流堂」,吳祖光再次成為「現行反革命」,其住宅附近的著名的協和醫院院牆上用幾乎兩米見方的大字寫著「徹底砸爛反革命裴多菲俱樂部二流堂」的大標語。其家大門上也用白灰寫上「吳祖光二流堂」的大字。新鳳霞的中國評劇院的造反派給她則加上一個頭銜:「二流堂堂嫂新鳳霞」。
此外,中央美院的教授葉淺予被稱為「中美合作所的文化特務」,漫畫家丁聰被稱為與「美國特務機關陸軍戰略情報局」有關,甚至周揚和丁玲也成為了「二流堂的密友」,此案牽連甚廣,「堂友」甚多,許多人被迫害摧殘。
吳祖光文革十年,在「五七幹校」呆了7年。而新鳳霞被停止上臺演出,並挖了7年的防空洞。1975年因腦血栓導致左肢癱瘓。而「小家族」裡的劇作家汪明,備受折磨後死於安徽勞改地。天資穎異的戲劇家田莊,熬不過年年苦難,英年早逝……
省思
文革結束後的1979年,中共文化部給予「二流堂」案「平反」,凡受到牽連之人都被恢復名譽。只是死人無法復活,被摧殘後僥倖存活的這些人是否會後悔當年看錯了中共呢?他們所「尊崇」的周恩來明明知道「二流堂」不過是個吃吃喝喝的知識份子的鬆散的組合,為何卻不伸出援手呢?或許吳祖光生前喊出燒掉毛賊,就是其覺悟的開始吧。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