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儲蓄進行到底 德國一根筋理財方式
【大紀元2016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經歷了長期的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德國熱衷於儲蓄的人仍在不斷增加。不能不說德國人這「一根筋」理財招式已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外界如何斗轉星移,我自巋然不動。今天就通過最新民調來分析一下,德國人這雷打不動的理財招式是如何練就的。
說起德國人的理財方式其實很簡單,兩個字足以概括,就是:儲蓄。這裡的儲蓄並不僅指把錢放進銀行,也包括把錢放在家裡。最近德國郵政銀行(Postbank)的一項民調,再度驗證了德國人難以改變的儲蓄情懷。
更多德國人儲蓄 專家分析原因
德國郵政銀行的最新民調顯示,今年有高達80.4%的德國人進行儲蓄,高於去年的75.8%,並且這也是近五年來的最高值。根據德意志聯邦銀行(Deutsche Bundesbank)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德國人存款額達53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在利率如此低迷的時代,為何德國人仍舊熱衷儲蓄?郵政銀行首席經濟學家Marco Bargel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德國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發展趨勢良好,擁有穩定的收入讓德國人的儲蓄成為可能。
第二,德國人心中潛藏的不安全感,讓人們更傾向於儲蓄,而不是消費。不安全感來自於多個層面,比如英國脫歐使未來的經濟局勢變得不明朗,難民大潮和恐襲威脅也讓人們感到懼怕,很多人擔心自己未來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最實在可行的未雨綢繆就是多存些錢。
另外,德國人心中者隱隱的不安全感也有其歷史原因。二戰之後,德國人自廢墟中站起,見證了從無到有的重生,卻也真切感受到現實的多變和殘酷。於是在德國人謹慎、認真箇性的背後,有了更多對於踏實、安全的需求和珍惜。他們不求不勞而獲、一夜暴富,也不鑽營以錢滾錢投機方式,而是願意憑本事和辛勤付出來獲取自己應得的報酬。
郵政銀行的民調也表明,儲蓄讓德國人有種踏實的幸福感,因為一定數量的資金儲備能讓德國人感到更加安全,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期待已久的願望。有44%的受訪者表示每個月都會儲蓄,並且感到儲蓄讓人感到驕傲,能夠提升對自己的滿意度。在儲蓄者中,約80%的人自己的財務狀況滿意;而不儲蓄的人中這個比例僅有50%。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儲蓄人數增加了,但是很多受訪者表示可用於存儲的錢變少了。在過去的6個月中,有11%的人減少了他們的存款額,而在去年的調查中,減少存款額的人只有9%。
壽險不再吃香 建房儲蓄行情看漲
銀行利率的減少雖然沒有撲滅德國人的儲蓄熱情,卻極大影響了德國人的儲蓄方式。調查表明,人們對活期儲蓄帳戶(Tagesgeldkonto)的興趣明顯減低,2015年還有近40%的人把錢存進活期帳戶,今年減少到只有26%。Tagesgeldkonto是不定期存款的一種,利息隨著本國存款保障上限每天都有可能上下浮動。用戶可以隨時取錢,數額不限,但不能透支。
人們對定期存款帳戶的興趣也在降低,去年有22%的人把錢存進定期帳戶,今年只剩下13%,這也是郵政銀行實行該調查以來的最低值。這一結果與銀行利率有直接關係,根據德國FMH金融顧問公司的數據,目前德國半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只有0.1%,聊勝於無。
既然大家對存款普遍失去了興趣,又沒有大手大腳地花錢消費,那錢都哪去了?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把錢簡單地放在了流通帳戶(Girokonto);超過1/3的受訪者表示還保有傳統的儲蓄帳戶(Sparkonto),兩者比例都比去年有輕微增加。
另外,人們對建房儲蓄(Bausparvertrag)的興趣有明顯增加,27.5%的受訪者擁有建房儲蓄合同,而去年這個比例還只有20%。而之前最受歡迎的人壽保險,卻因為利息降低等原因,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除了把錢放銀行,還有一種最省事卻安全性堪憂的方式,就是直接把錢放家裡。這次調查顯示,已有25%的受訪者選擇把錢放在家裡。這與市場調研公司GfK最近所做的民調結果有相近之處。GfK日前也做了一個民調,詢問如果銀行對私人儲戶徵收負利息,德國人會怎麼辦。結果有高達55%的受訪者選擇把現金放家裡,34%的受訪者表示會增加消費,只有7%的德國人對負利息抱無所謂的態度。
調查還顯示,性別和年齡也會影響儲蓄行為。今年有14.5%的女性受訪者表示,目前不再儲蓄,這一比例在男性中只有8%。此外,德國年輕人越來越熱衷於儲蓄,在16-29歲的受訪者中,有1/4的人表示儲蓄額度比前一年有所增加。此次調查是郵政銀行對1000名16歲以上的德國人所做的民調。
責任編輯: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