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台灣澎湖 享受風的SPA
【大紀元2016年10月19日訊】秋高氣爽,海風徐徐,秋季正是澎湖起風的季節,雖然受東北季風的影響,當地的水上活動逐漸進入休眠期,但這股風仍舊吹不走當地的自然、人文風景,就算只停留於澎湖本島,豐富景緻也足以佔滿旅人記憶;秋風更替澎湖吹來了肥美海饌,物美價廉的三點蟹、石蟳、小管齊聚,強攻旅人味蕾,滋味難忘。
受東北季風影響,澎湖秋季後較不宜出海,但即使無法前往知名的七美、望安等島嶼,澎湖本島也有著特色海景、柱狀玄武岩,並擁有豐富人文等景觀,即使不出海,同樣可玩得盡興;澎湖本島分為等馬公市、東環、南環與北環等區。本篇從北環出發,探訪當地具有濃厚歷史色彩的各處景點。
400年縣樹 嘗仙人掌冰
距跨海大橋不遠的通樑古榕,是來北環必訪的景點之一。該處茂密樹林皆源自一株老榕樹,老榕400年來憑著旺盛生命力,不斷地擴散出氣根,至今氣根已約有近百條,所蔓延開來的樹蔭,覆蓋約達660平方公尺,有如天然的遮陽棚,景象壯觀。這株百歲老樹也是澎湖當地的縣樹,彷彿象徵著澎湖人不朽的生命力。樹棚下的阿姨仙人掌冰,開業已約20年,熱情的阿姨所販售的仙人掌冰、果汁,滋味甘甜難忘。
二坎村聚落 建築古色香
離通樑古榕約10~15分鐘的二坎村聚落,為國內首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聚落內閩式建築古色古香,特別的是,古厝的牆垣上總鑲著有茂盛氣孔的奇石,這種石頭被稱為咾咕石,由珊瑚礁鈣化而成,時常散落於海岸線上,在與台灣本島交通不便的年代,自然被與海相依的澎湖人作為建材,他們除以此建造成房舍,也被堆砌成石牆抵擋海風,幫助農作物生長。
二坎村內有間專賣杏仁茶的店鋪,販售的杏仁茶濃厚香醇,值得一嚐;「二馬豆花」販售限量手工豆花,曾為泥水師傅的馮老闆獨具匠心,店內的外牆全為硓咕石砌成,別具特色。
柱狀玄武岩 可輕鬆抵達
距二坎村約五分鐘的車程,來到別具名氣大菓葉柱狀玄武岩,該處屬不需搭船出海就可輕鬆抵達的柱狀玄武岩地域,雄偉的柱狀玄武岩形成至今約有1千多萬年的歷史,岩石下的窪地雨後會積水成池,並與鄰近的大海相望,構成有奇山、有水池,也有大海的奇景。
世界唯二 摩西分海美景
來澎湖,不能不欣賞海景,澎湖本島東環的奎壁山地質公園,有著被稱為「摩西分海」的赤嶼海底步道。此步道平日隱身於海水下,當退潮時,海水由左右兩側散開,一條長約300公尺、寬約30~50公尺的S型步道重現天日。此「摩西分海」的景觀不僅是台灣唯一,更是世界唯二(另處在日本堂之島地質公園)。
這條步道連接澎湖本島與赤嶼,走一趟來回只需要20分鐘。步行之上可在聆聽不絕浪濤聲,於負離子中穿梭,相當紓壓;不過澎湖在地導遊劉小姐提醒,「這條海底步道只會露出約4小時,民眾得在漲潮前離開赤嶼返回本島,否則會受困於赤嶼,得等下次退潮時才能離開。」
手作Q彈麵線 DIY體驗趣
得利於海風吹來的天然鹽分,馬公市西衛里的手工麵線遠近馳名,但手作麵線得耗費較多的時間與體力,不少業者早轉為半手工、半自動的製作方式。鄭有福是這裡少數堅持全程手工製作的麵線師傅,他承接父親手藝至今47年來始終如一,堅持揮汗工作17個小時,就是要確保手工麵線的高品質,他說,「只要有一個環節用機器製作,就會傷到麵線的筋度,煮時變得軟爛,而且不好吃,所以一絲一毫不能用機器代工。」
手工麵線從製作到產出得經26個繁瑣步驟,因此產量有限,鄭師傅每日產量僅一百包;鄭有福也開放民眾預約體驗製作手作麵線,今年夏天不少學生前來體驗,讓手作麵線轉化成人文特色,他也希望這樣的功夫能持續傳承給下一代。
澎湖當令的三點蟹相當肥美。(雄獅旅遊提供)
花菜干餐館 道地澎湖菜
位於馬公市區的花菜干人文懷舊餐館,是澎湖人推薦的用餐的地點之一,他們的料理外觀上有著濃濃古早味,但選用的食材相當不同,如:麻油魚、海膽烘蛋、石鮔滷肉與花生高麗菜等,皆是台灣人較少品嚐到海之風味。老闆陳先生解釋,「澎湖菜的料理方式類似客家菜,只是食材充滿大量魚、蟹、貝等海鮮。舉麻油魚為例,當地因較少牲畜,因此女性坐月子時以麻油魚取代麻油雞,風味不同。」@*
責任編輯:曾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