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續跌 逼近6.74
【大紀元2016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近來,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等因素的推動下,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7日大幅下調至6.7379。這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10月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之後,首次貶破6.73關口。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逼近6.74
《香港經濟日報》10月17日報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7日大幅下調,報6.7379,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低222點,較收盤價跌超百點,繼續創6年來新低。
上週五,人民幣即期交易16:30收盤報6.7255,23:30收盤報6.7271。此前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曾連續7天下調,但上週五回升,止住七連跌,不過本週一再度走弱。
即期方面,在岸人民幣開盤曾跌破6.73,一度報6.7331,刷新6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至6.7438。上週五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較好,美聯儲加息預期強化,美元指數繼續攀升至7個月高點。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6年10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379元,1歐元對人民幣7.3883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4723元,1港元對人民幣0.86847元,1英鎊對人民幣8.1982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1206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7753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8395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8043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1213元。人民幣1元對0.62204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3563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對2.1211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68.75韓元,人民幣1元對0.54495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5650里亞爾。
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
財新網同日報導,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等因素的推動下,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再度刷新六年多以來低位。這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10月以來、人民幣加入SDR之後,首次貶破6.73關口。上一次人民幣中間價貶破6.72發生在2010年9月14日,報6.7278。
美元近期自10月以來呈現單邊上漲走勢,上週四(10月13日)美元指數最高漲至98.1,為3月以來的最高位。
《每日經濟新聞》10月14日報導,國金證券分析師徐陽表示,美元指數表現強勢,將會繼續緩慢爬升,人民幣也將持續面臨貶值壓力,短期內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人民幣「入籃」後 長路漫漫
《財新週刊》今年第40期表述,「入籃」並不代表人民幣業已成為國際主要貨幣,特別是廣泛使用的國際儲備貨幣。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的一些指標出現下滑,作為支付貨幣的排名由於基數過低現已下滑至第五,人民幣迄今在國際銀行業負債、國際債券餘額、跨境支付、主要外匯市場交易量等方面的份額依然偏低。
人民幣國際化似顯後勁不足之態,金融運行也形勢嚴峻。目前,去產能、降槓桿等政策執行進展曲折緩慢,導致實體經濟萎靡,金融部門脫實向虛,資金在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房市間輪動,造成資產市場行情大起大落,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槓桿率進一步攀升,金融風險加劇,中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愈發脆弱,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減。
SDR是一種國際性的儲備資產,由國際貨幣基金(IMF)在1969年創立。它既不是一種貨幣,也不是對IMF的債權,而是IMF成員國可對其他成員國自由提取和使用的一種權益。每五年,IMF均會對SDR籃子中貨幣以及可能納入其中的貨幣做例行評估。一種貨幣在符合條件的時候可以加入SDR,當它不符合條件的時候也可以(被迫)退出SDR。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曾言,加入SDR不是一勞永逸。
人民幣能否成為主要國際貨幣之一,還是要取決於國際市場使用和持有人民幣的實際情況,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分析:人民幣貶值是否突破6.8?
國泰君安固收分析師徐寒飛認為,短期人民幣匯率只是在「補跌」,持續下行的動力並不充分。從外部看,相信加息對美元的推動作用是有邊界的,即不太可能超過首次加息的影響程度,美元目前很可能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拉升」階段;從內部看,匯率仍將獲得一些支撐,本輪貶值不太可能突破6.8。
瑞銀集團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將取決於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走勢,因此也將取決於美聯儲加息的市場預期和實際步伐。鑒於美國大選和加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央行將會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以免動搖市場預期,衝擊國內外匯和金融市場,或引發大規模資本外流。
英國投票選擇脫歐後,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疲軟。業界分析師表示,人民幣會繼續承壓。今年7月11日,大陸盤古智庫有研究員表示,人民幣匯率在本年底可能跌破6.8。
美聯儲公布的紀要顯示,與會者普遍認為,加息的條件有所加強。隨後,美元指數一度高漲至98.1;而人民幣匯率在跌破6.7後仍未有迴轉跡象,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後,首次貶破6.73關口。匯率6.8是否成為新底線,還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