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典故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響遏行雲:笛

五代十國 南唐 周文矩〈 仕女圖〉局部(公有領域)

相傳,在黃帝的時候有一位樂官名叫伶倫,他走遍千山萬水,一直到了昆崙山北,從那兒的峽谷中選取了最均勻最好的竹子,把它們斷開來做成十二竹筒,以此吹奏。那聲音就像雌雄鳳凰的鳴叫一般,而十二竹筒的音階也就成了人類的十二音律。

笛,在古人心中一直不是普通的樂器。

東漢‧應劭《風俗通》言:「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笛的原義是「滌」,它可以滌除邪氛,發揚正聲。聽聞笛聲,能讓人的思緒清揚,雜念隨之飄散淨化。

竹子有彎而不折,折而不斷的特質,正如做人宜柔中有剛;竹子空心,又代表了謙虛;竹節,則被視為氣節的象徵;竹製的樂器實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唐人宮樂圖。本幅無作者名款。畫後宮女眷十人環案而坐,中四人正吹奏胡笳、琵琶、古箏與笙助興。侍立二人中,一女執拍相和,其餘眾人坐聽,狀至閒適。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公有領域)

其實在唐朝以前,所有的竹管樂器都稱為笛。直到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經由絲路之旅引進了西域的音樂文化,丘仲又吸收胡樂的橫吹優點,製作出新笛,「橫笛豎簫」才逐漸有了區別。

唐朝以後,將笛定名為「橫吹」,「橫笛」。豎吹的竹管則稱為「洞簫」或「簫」。

唐朝詩人趙嘏名作〈聞笛〉:「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形容了笛聲的明亮遠揚,高昂時可以直通天際;委婉細膩時又如流雲書舒卷,把天上人間,盡收於十指之中。

唐代笛子大師李謨,技藝堪稱一絕。(大紀元資料圖片)

高樓傳出的悠揚笛聲,似乎是詩詞中最美的藝術景象之一。大詩人李白便特別喜愛笛子,在他的詩篇中,絕大多數提及的樂器都是笛;有時是詠笛抒懷,有時是聞笛生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或許是出於對仙鄉的渴望吧,清遠明亮的笛聲,特別能讓人滌盡俗慮,帶人穿透雲層,重返天際。@

《獨釣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紀元讀者購書優惠

責任編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