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逾九成獨立屋超百萬
【大紀元2016年01月29日訊】 (大紀元記者魏思明溫哥華編譯報導) 已躋身全球最住不起城市之一的溫哥華市,已再非中產階級的樂園。 根據譚秉榮建築事務所(Bing Thom Architects, BTA)城市規劃師Andy Yan繪製的溫哥華百萬元以上獨立屋分布圖,在2015年之前,Main街是百萬獨立屋的分界線,多數百萬房產位於Main街以西,而Main街以東的大部分房屋都在100萬元以下。而2015年這一分界線在一年間消失,根據卑詩物業估價局的數據,價值超過百萬元的獨立屋比例從一年前的65%突增至91%,百萬房產已隨處可見。
而今新的獨立屋格局分布地圖的分水嶺由100萬元變更為200萬元,地圖顯示,根據卑詩物業估價局的數據,2015至2016年期間溫哥華有32%的獨立屋超過200萬元,而上一年度的比例為23%。
大部分200萬元以上的獨立屋多集中在溫西豪宅區,如Shaughnessy。而新的分界線為 Ontario街,Ontario街以西的房價更高,而這條街以東的少部分地段的房價也超過了200萬元。
據環球郵報報導,Yan認為房價高企基於多個因素,如低利率,嬰兒潮一族幫助子女購房,中國買家推高溫西房價等。
據HuffPost報導,當被問及「這是溫哥華宜居的措施?成功的標誌?或是會對城市經濟承受能力構成威脅?」 他認為這是本地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資本,但也影響到年輕一代未來的生活。包括城市過度擁擠、負債過高、擴張,年輕人搬遷到其他城市等。「他們要麼負擔不起,要麼就得承擔這種遊戲的風險。」
當被問及政府應採取哪些措施改善房屋可負擔性,Yan建議,增加更多的面向家庭的混合型住宅區,在各個地段建造公寓、城鎮屋、雙拼屋,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地段。
Yan在去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溫哥華西區豪宅的買家有大約七成來自中國大陸,其中36%的屋主是家庭主婦或學生,他們在當地幾乎沒有收入。
該報告收集了從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溫哥華西區獨立屋銷售數據,在此6個月期間,溫哥華Alma街以西的地區上市出售的獨立屋總共有172間,總價值為5.25億元,平均房價為305萬元。
研究還發現,溫西172座豪宅的購買者中,華人買家占73%;32間售價超過400萬的豪宅中,94%的買家是華人,其餘6%登記者是企業。 ◇
責任編輯:何堅